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调查与管理策略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调查与管理策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所谓课堂问题行为,一般指发生在课堂上的与课堂行为规范和教学要求不一致并影响正常课堂秩序及教学效果的课堂行为。这样的行为不仅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而且常常引起课堂纪律问题,影响教学质量。

山东省胶南七中地处城乡结合部,学生来源复杂。我根据自己的教学观察和对其他班级师生的访谈以及对学生的问卷调查,发现在城乡结合部这样的特殊环境下学生的问题行为一般表现为以下几种形式,针对这些表现形式,我提出自己的管理策略

一、注意力不集中,做与学习任务无关的事情

这是许多学生都会有的问题行为,不过轻重程度不同而已。有的学生玩手指、玩弄头发、转圆珠笔、发呆等。对这样的问题行为,好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好导演,能够调动起每一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每一个学生每一分钟都有事情可做。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动静结合,动手与动脑结合,让学生的注意力始终集中于课堂上。

另外,教师要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水平,让每一个学生都意识到他们是课堂的参与者,而不是旁观者,注意力不至于分散。给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问题,让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成就感,当发现学生即将有或已经有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行为时,教师可通过单独提问、目视、在其旁边驻留等方法来暗示。

二、通过言语、肢体动作,故意引起教师注意的课堂问题行为

这类问题行为一般在教师新任教的班级发生率较高。如果教师不注意处理方式,很可能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使自己一直处于被动地位。出现这种问题行为的学生心理特征一般有两个:一是单纯地只是想引起新教师的注意,如,总要把手高高举起抢着回答教师的问题等,满足自己的表现欲和虚荣心,并不存在什么恶意;二是想试探新任教师的管理水平与处理问题的方式,试图找到教师在课堂教学管理中的漏洞,以便在以后的课堂上为所欲为,如,回答问题时故意特别大声或小声,非常明显地做与学习任务无关的事。

对于第一类学生,教师以个别谈心为好。从人的本性来说,对于表扬的话语,不管是否符合实际,都是先接受再说;对于批语的话语,也不管其正确与否,都会不自觉地生出抗拒之心。所以,教师要首先肯定学生的积极性,再让他认识到这种问题行为的破坏性,一定会取得很好的效果。

对于第二类学生,他们虽然认识到自己行为的危害性,但由于一贯散漫,积习难改,企图通过抓新教师的管理漏洞,逃避处罚。因此,教师首要的是保持清醒的头脑,以免使自己处于被动地位。当发现学生有这种问题行为的苗头时,教师应予以严厉的制止,就事论事地当众批评,让这些学生知道你是一个讲原则的老师,让其他学生引以为戒。另外,教师要切忌雷霆震怒,虽然有可能引起立竿见影的效果,可这种方法有时也非常危险,一旦被批评的学生恼羞成怒,与教师当面发生冲突,教师很可能骑虎难下。师生之间的这种博弈是具有长期性的,关键是要做事公正,对事不对人。你可以对一个学生进行无数次的批评,但每次的批评都要有针对性。

三、注意力过分集中在教师对自己态度上的课堂问题行为

由于胶南七中学生的家庭背景具有复杂性,这种问题行为便很多。有的学生父亲或母亲由于进城务工或外来务工,对子女疏于管理和照顾,这种家庭结构的不稳定性,造成学生心理上的阴影与创伤,于是,便把与他们朝夕相处的老师当成亲人来依赖;有的学生父母是个体工商户,从小就让孩子独立生活学习、孤独成长,孩子表面上看很独立,但由于长期得不到父母的悉心关爱,表面看感情淡漠,内心却非常渴望来自老师同学的关心。这类学生的问题行为表现在过分关注老师对自己的态度与评价,也希望得到老师的关注,学习的目的就是让老师肯定自己。

对于这类学生,教师对他们给予一定的关心是必要的。让他们意识到老师对他们的关心。需要注意的是关心他们的同时也要与他们保持一定的距离,否则不利于学生以后学习与成长,教师与学生是两种不同的角色,一旦教师过于关心学生而与学生之间失去距离,也就失去了管理学生的权威和合理性基础,有可能一件小事会导致学生“反目成仇”,功亏一篑。

一种管理策略即使再高明,如果固守不化,效果都是有限的,只有因时因地灵活进行管理,才能游刃有余,超然于众人之上。岳飞讲“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带兵打仗如此,学生管理亦是如此。

(作者单位:山东青岛市胶南珠海路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