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如何锤炼历史课堂教学语言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如何锤炼历史课堂教学语言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教师的课堂语言是最普遍、最直接、最常用的教学手段,“是一种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本文将结合笔者自身的教学实践,谈一谈锤炼历史课堂教学语言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艺术性;凝炼性;文学性;幽默性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8-0238-02

孟子说:“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学记》也有专门论述:“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教师的语言是一种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从教学理论上来讲,课堂教学是中学历史教学的常规形态,教师的课堂讲授是完成历史教学任务的主要方式。而语言又是课堂讲授的直接工具和载体,“语言是最普遍、最直接、最常用的教学手段,但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教学因素”,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水平体现了教师的综合素质,对教学效果和效率的提高具有重要影响。下面笔者就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一谈锤炼历史课堂教学语言的方法和途径。

一、语言的艺术性

教师艺术性的语音、语调具有重要的审美价值,能够极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对课堂有效性的提高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师音量的控制要适当,声音太高,会让学生产生聒噪的感觉;声音太低,学生听起来十分费力,会成为催眠曲。其次,语速要适中,语速过快,学生接受不了,从而感到心烦意乱,无所适从;语速过慢,学生容易走神,逐渐脱离教师的课堂教学步伐与节奏。语句之间要有适当的停顿,一则给教师留下一点思考的缓冲时间;二则留给学生一点反应和接受的时间,有利于学生的消化;三则有提示作用,引领学生思考,可以使学生形成一种探究的潜意识。语调是指句子音量高低强弱的变化。美国心理学家赛门斯指出:“在教师的许多特性中,语调占着一个重要地位。一种不好听或低沉的语调,很可能阻碍教师成功事业的发展。”教师课堂语言的语调要高低起伏、抑扬顿挫、有节奏感,使其与知识深度和学生生理心理状态相适应。教师对语调的应用很影响课堂氛围,同样一句话,因其声音的抑扬顿挫就会有大不相同的效果。

二、语言的凝练性

凝炼性是指历史教师的课堂语言言简意赅,直取主旨。恩格斯曾经说过:“言简意赅的句子,一经了解就能牢牢记住,变成口号,而这是冗长的论述绝对做不到的。”历史教学内容的时间横跨上下几千年,所涉及的内容方方面面,头绪繁多而复杂,要使学生能高屋建瓴,从宏观上把握教材的内容,抓住教材的重点,教师课堂语言的凝练性——简练、干净、明确、字少语精、提纲挈领是必不可少的。

三、语言的文学性

虽然我们时常提倡上课的语言要口语化,让学生听懂,但对于高中生来讲,已经具备了相当的国学知识和文学基础,听懂已经不再是一个问题,好听才是高中教师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对历史这样的文字学科来说,语言必须要具有一定的文学性,文史结合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而且“文史结合是历史教学本身的规律所决定的”。如果高中教师的课堂语言再是平淡如水,就会让学生听起来感到冰冷和生硬,无法满足学生的要求,从而使历史课堂的吸引力大受影响。因此,高中历史教师的课堂语言应该注意遣词造句的优美,经常引用一些典故、诗歌、散文、小说、戏曲、对联、民谣等中的一些经典语句以及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成语等,讲出色彩,讲出声响,讲出形象来。

四、语言的幽默性

斯维特洛夫说过:“教育家最主要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教师需要幽默,据调查,具有幽默性的教师上历史课,学生是百分之百的欢迎;反之,学生则反感。教师语言的幽默可以长时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正如心理学家所分析的,学生在上课时最佳状态一般可以维持在15~25分钟,超过这个范围,学生的注意力就会被分散。”“幽默风趣的语言犹如沁人心脾的春风,让课堂洒满阳光”,是吸引学生注意力最好的方法。

幽默有多种功能,最明显的就是能将平淡化为趣味,将繁杂化为简洁,将单薄化为丰富,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幽默能调节课堂气氛,使课堂变得宽松和自由,启迪学生的思维,活跃学习气氛,给人以美的享受;此外幽默更能让教师的课堂收到余味隽永的艺术效果,是教师聪明才智的表现。

语言幽默的方式很多,比如比喻、情境化、使用网络流行语言、“正话反说、飞白、夸张、利用民间和地方的通俗语言均可产生较强的幽默效果”。如果历史教师让历史幽默一点,“课堂上将更易激发学生探索的乐趣、创新的乐趣,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岳麓版必修(II)《新航路的开辟》这一课,在讲“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这一子目时,怎么便于学生理解而又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呢,教师完全可以采用幽默——比喻、夸张的方法。教师可以把学生知道的“郑和下西洋”和《新航路的开辟》进行对比,为什么比欧洲人早而且规模要大得多的“郑和下西洋”在以后历史发展的长河中默默无闻,销声匿迹了呢?因为两者的根本目的不一样。“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为了宣扬国威,教化万邦(“宣教化于海外诸番国,示中国富强”),说白了就是“显摆”。郑和带着大把的“钞票”(瓷器、丝绸等)下西洋,招摇过市,到处“显摆”——十足的古代“郭美美”。“郭美美”是人见人恨,草见草枯;而郑和是一个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散财小童子”(“郑和从内库提取丝绸动辄几十万匹,向景德镇派造瓷器一次即达数十万件。为了显示富强,以达到以重利诱诸番的目的,赏赐都极力从丰”),走到哪里撒到哪里,换回了一些根本没有什么经济价值的狮子、金钱豹、大西马、骆驼、驼鸟、贝壳、椰汁……极大地消耗了明朝的国力,根本不具有“可持续性”;而欧洲人就是一群“流氓”,走到哪里,抢到哪里。抢到了大把大把的“钞票”(白银、黄金等),为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带去了“兴奋剂”(白银、黄金等),还提供了原料市场和商品倾销市场,因此具有“可持续性”。这样讲的话可以把课本上非常复杂的过程讲得很形象很生动,学生豁然开朗,课堂效果也不言而喻。

总之,历史教师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和手段,精心锤炼教学语言,可以大大提高历史课堂的吸引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进而最大限度地实现课程计划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