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字正腔圆 事半功倍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字正腔圆 事半功倍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随着普通话推广程度的加深,地处西南地区非核心城市的师范院校普通话教学任务日益艰巨,特别是师范生受方言影响,致使在普通话测试中冤枉失分。为此,师范院校的非师范生普通话语音发声教学,应从语音发声开始,结合科学发声方法进行有效的训练。使学生练习普通话语音的标准程度作好前期准备,掌握了科学发声习惯,也对以后教学工作奠定扎实的声音形象基础。

关键词:普通话;语音发声;教学;科学发声;呼吸控制;气息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3-0164-02

随着我国社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就业形势也日趋严峻,就业压力也在不断增大。与此同时,各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要求也是越来越高,作为大学生基本素质之一的语言交际、表达能力也日显重要,通常在招聘时都会遇到要求必须用普通话进行交流,并能进行流利沟通、表达。“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科学的发声方法是在为提高师范院校的非师范学生今后在职场的竞争力(特别是地处西南地区的院校),有效且高质量地完成工作任务,奠定用声传递信息的基础。同时这也是作为师范类院校必修课——《普通话》课程,学生在学习的前期应掌握的最基础的教学内容。根据多年普通话语音教学工作实践经验,笔者总结出学生们在普通话语音发声中的主要问题有:不理解普通话语音发声中呼吸控制(气息控制)的原理;头脑中没意识到普通话语音发声对呼吸控制的要求;找不到普通话语音发声对呼吸控制的要领;不明白呼吸控制运用的感觉。因而从语音发声开始,探索科学发声方法并进行有效的训练,对学好普通话非常重要。

一、普通话语音发声的呼吸原理

针对西南地区高校中许多同学学习普通话,说话的时候感觉很“吃力”,特别是感觉说普通话很“费劲”的同学不占少数,这也致使许多同学进行普通话测试时屡考屡败(没有达到标准,从事教育的同学要求达到二级甲等)。笔者认为想要学好普通话并非难事,首先需要的是让同学们清楚了解普通话语音发声的原理及方式。只有了解其发声原理才能进一步学习呼吸控制,合理用气发声。

1.吸气收缩肌肉群的时候,胸腔会扩大,这样胸腔内部的气压就会变得比体外气压小,空气就会由口、鼻经过呼吸道进入肺泡,肺部便会扩张起来,这个就是吸气过程。犹如充气的气球。

2.呼气肌肉群收缩,或者是吸气的肌肉群自然放松下来,那么胸腔也会随之变小,肺里的气又会经过呼吸道被挤压出来,这就是呼气。自然的呼吸可以分为胸式呼吸法、腹式呼吸法,胸式呼吸法又称锁骨式呼吸法[1]102。

二、普通话语音发声对呼吸控制的要求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我们自身的呼吸方式是纯自然的呼吸方法,自然的呼吸方法远远不能满足长时间说话,而且一旦音量加高、音强加大,对嗓子是有很大损伤的。如果想让自己气息稳固,声音优美并科学保护好嗓子,建议用“播音发声”中的“胸腹式联合呼吸法”。其突出的特点是:气下沉(这样为发声打下稳定的“地基”),两肋开,小腹收。在这过程中是忌讳吸气的时候有意识地使腹部瘪缩,那样会把腹腔内的器官挤向上从而阻碍膈肌的下降,致使气发飘,未能沉下去(气下沉也只是“意念”式)。也就出现了开始所说的自然呼吸法[2]42。

1.持久的控制力

对于一个初学者来说,气息控制对他们很重要,因为这直接关系到他们普通话语音标准程度。作为一个初学者来说,从基础上就打牢,也为他们以后的学习说出标准普通话打下坚持的基础。

2.稳定的气息压力

我们平常说话,吸气后第一句话开始用气量总是比较多,气息压力比较大,逐渐就会变弱下来,这是对气息没有控制的自然现象。往往许多刚接触普通话学习时,呼吸发声每次吸气后呼气的声音都是前强后弱,就会形成一种为受众所不能忍受的固定腔调。

3.呼吸时间

对于这个问题,在对同学们晨练时经常强调,一般可采取的方法是:运用“闻花香”沁人心扉的感受,强调一定要“吸得深”,在练习较长篇幅绕口令的时候,我们需要一口气念完,在适当的时候做呼吸调整,绝对不能一句一停,或者较明显地表现出换气的过程,这样会让人感觉很“累”。

4.气息的“常态化”、“自动化”

气息练习是个熟能生巧的环节,在学习普通话语音发声时,对气息要求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能让气息在一定幅度内根据内容做一些细微的调整,并且能达到“常态化”、“自动化”[3]141。

5.无声呼吸

在同学们学习普通话朗读文章时,经常会遇到,同学中间大口大口换气,致使语意不连贯,被冤枉扣分,特别是在“机测”普及时代,大家都将在话筒前进行测试,如换气声音太大,或换气时用气过猛会导致后面的发音可能存在语调偏误和停连不当之过,因此要求大家必须学会短暂的时间内无声吸气。

三、普通话语音发声对呼吸控制的要领

学习普通话语音发声时,播音与主持专业的学生要求采用的是胸腹式联合呼吸法,在非专业类学生学习普通话语音发声时,我们也可以采用相同方法,并不是太难,我们要求做到以下几点。

1.吸气

(1)吸得深——吸气要深,吸气要吸到肺底的感觉,就是胸口以下的地方,有种膨胀的感觉。通常我们会比喻练气功时要求的“气沉丹田”,其实并不玄妙,主要是需要使体内可以暂存较多的空气,便于发声。

(2)开两肋——吸气需要双肩和胸部自然放松,从容打开两肋。感到身体后腰的地方有种膨胀感,左右打开的幅度大于前后打开的幅度,后腰部大于腹部,有种矩形的样子。

(3)腹壁“站定”——要求学生吸气时一定要控制住腹部不要跟平时吸气的时候一样,腹部涨得挺鼓,一定得注意腹壁得“硬”,腹壁要保持一种不凸不凹的“站定”状态,感觉就跟举重(抬举重物)一样。

练习久了就会感觉到“兴奋从容两肋开,不觉吸气气自来。”[4]35

2.呼气

这个环节往往很多同学会忽视它,轻视他,感觉也就是把吸进的气呼出来就好了,并不重要。这种错误想法也经常会使一部分同学陷入误区,一直找不到自己哪儿影响了语音。

呼气控制主要体现在呼气控制上,呼气的感觉也就是这样的一个过程:产生稳劲状态;锻炼呼吸持久力;掌握调节方法。

“气乃情所致”——在日常生活中,气息“自动化控制”的枢纽是感情的运动。利用感情调节呼吸的运动方式是呼吸控制的高级阶段,在练习过程中,只有通过较为长期的,有意识的训练,熟练掌握要领,达到自如的境地,才能做到“自动化”,即气息随着感情的运动而变化,这就是“以情运气”。

3.换气

气息必须在使用过程中得到及时的补充,才能持久、稳定的发挥动力作用。我们需要注意换气的要点是“二十字原则”:句首换气,换气到位,换了就用,留有余地,无声吸气[5]167。

四、呼吸控制运用的感觉

要想自如控制气息,必须要了解气息运用的感觉与特点,很多同学或多或少会有点这样的感觉,在练习过程中怀疑自己的感觉是错误的,很迷茫,很无助,很想知道其感觉到底是怎样的。因此更应该了解呼吸控制运用的感觉和特点。下面的总结或许能解决大家学习呼吸控制时“头疼”、“头晕”的感觉。

1.呼吸控制运用中的一个重要感觉就是流动感

气息本来就是流动的。曾经有这样一个比喻:气息好比声音的血液,气息的流动形成声音的动力。也有人说过,呼出的气流就像山涧小溪,溪水流动不停,随着石头、随着山坡而萦回,时而跳跃,时而平缓,不断向前。气息就是这样的,随着感情的运动变化而变化,语气的强弱、急缓,需要从容控制[5]110。

2.控制呼吸流动的关键在小腹

在发声过程中,小腹都处于一种工作状态。也就是保持了一定的紧张度。小腹是随着发声的需要而改变紧张度的。很多同学不能理解这一点,这是没有理解到:因为需要较高较强的声音时,气只需要吸五、六成满就可以了,呼气的压力不大,小腹可以灵活控制,发声的效率最高;当发低音时,小腹控制很轻松,进出的气量比较大。因此呼吸控制发声多在中等强度,也就是经常强调的一般发声多用自己的中声区发声一样,很舒服、很自然,在这个基础上灵活变化,腹肌调节灵活,能使声音得到有弹性的气息支持。

3.在补气时,胸中要有种“皮球”感

练习时,同学们需要根据稿件内容的需要而进气。在使用过程中,及时得去补充,使气息经常处于有余力还可以支撑的状态,这样练习才让自己从容不迫,不至于气喘嘘嘘或者声嘶力竭才换气。因此,在句段朗读进行中使人听不出痕迹的快速补气很有必要,也是要求大家必须掌握的一项用气技巧。当小腹和两肋两者对抗使胸廓处于适度扩张的状态时,胸廓就形成了一个充满气的有出口的“皮球”;随着气息的外流释放用掉,这样慢慢逐渐松下来。当需要补气的时候,小腹一收,两肋同时张开,气息就这样“自动”地经过口和鼻得到了补充,又使“皮球”鼓了起来,这就是补气的感觉。

4.这也是最重要的一个感觉,那就是“顺畅、自然、一气呵成”之感

“顺畅、自然、一气呵成”这样的感觉首先来自于情感贯穿,而气息的运用也起到一定的作用。在这种感觉中重点就是以情发声,用暖声(柔和的声音)发声,笔者上大学的时候,曾有专业教师教导说,当播读一条稿件的时候,自始至终,气息都要保持有控制的状态。

5.气息强弱缓急的弹性变化源于感情的运动

感情的运动是推动气息变化的内部动力。如果不动情,气息状态就会凝滞不带变化,声音显得呆板,没有活力,重则显得特别苍白。也像在给学生上新闻播读课时一样,配新闻的过程中完全没有在稿件中运用自己的感情,最后听起来就是纯粹的读字机器。

气息运用就是一个打基础和升华,再到综合运用的过程,也是普通话学习前期的一个“必经”环节,可以说也应是关乎普通话各环节的重中之重,要想自如地控制气息,首先要有一种能吃苦、敢吃苦、能坚持的精神,因为呼吸控制的学习与掌握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学好的事,更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就能做到的,要想掌握并熟练运用只有一条路可走:由量变到质变。

参考文献:

[1]张颂.中国播音学[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3.

[2]白龙.播音发声技巧[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

[3]王峥.语音发声[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

[4]赵秀环.播音主持艺术语言基本功训练教程[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

[5]吴弘毅.播音主持艺术语音发声[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