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产教融合模式下的“UML建模技术”课程改革与实践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产教融合模式下的“UML建模技术”课程改革与实践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在“教产融合”教学模式下,以“uml建模技术”课程为例,以课程改革与教学改革为核心,通过校企深度融合使企业充分参与课程标准的制订、教学质量监控等教学过程,构建了课程的典型任务,开发了学习情境,制订了产教融合模式下的课程考核。本次课程改革提高了学生的核心职业技能,促进了学生的就业。

关键词:产教融合;课程改革;工学结合;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21-0122-03

“UML建模技术”课程是计算机软件技术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旨在构筑学生软件建模这一核心职业技能,使学生掌握面向对象的软件系统结构和行为,对软件系统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设计,为学生毕业后的竞聘软件开发类职业岗位增加机会。本课程打破了传统的学科结构化的教学体系,与企业专家共同从需求分析员、软件设计员、数据库设计员的典型职业岗位的工作标准和职业能力出发,校企融合,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及考核方式,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产教融合模式的实施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探索好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以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人才为培养目标,学校必须与企业紧密联系,针对计算机相关专业,坚持产教融合就是要走工学结合-产教融合之路,实现订单式人才培养。

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计算机软件技术专业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按照“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为根本,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的办学方针,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建立了有企业专家参加的专业产教结合指导委员会,先后与苏州恒泰科技有限公司、苏州城里网络科技有限公司、郑州光子软件有限公司、河南中瑞科技有限公司等公司建立订单式培养关系,建立了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为实现产教融合提供可靠保证。同时聘请企业技术专家作为我校专业课及实训课兼职教师,公司定期委派技术专家来校讲座。假期派学生到这些公司进行实习,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得到实际的工作经验。本课程改革正是在这样的背景和强大的企业人力与技术支持下进行的,使企业充分参与课程标准的制订、教学质量监控等教学过程,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典型任务,开发课程学习情境,制订工学结合―产教融合模式下的课程考核。

二、课程体系改革

1.典型工作任务确定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包含岗位调研工作任务分析典型工作任务提炼确定学习领域确定学习情景教学过程与反馈。典型工作任务提炼是根据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结果,改革学科型教学体系,构建以工作过程为主导的项目课程。确定学习领域是根据项目课程的特点,确定课程中的项目组成,完成每一个教学项目进行目标设计、教学内容设计和考核评价设计。

为了确定课程的典型工作任务,每学期定期进行行业调研,邀请企业行业专家参与课程设计,分析建模领域的发展和企业的人才需求,校企共同进行课程的设计开发,确定本课程在人才培养体系中的位置,即培养学生软件分析及建模能力。本课程以企业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为依据,安排教学项目,通过岗位分析得出本课程的典型工作任务。

2.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情景设计

经过教师和企业专家对工作任务与工作过程进行分析归纳的基础上,合理地选择行业和企业做过或经典的软件项目为载体,并把选取的教学内容进行整编后,设计成4个学习情境,如图1所示。学习情境1的目的是介绍UML基本理论知识和Rose的使用方法,为后续情境打基础。后3个学习情境以3个项目为载体,3个项目以工作过程的方式贯穿于各自的学习情境中,增强了教学的可行性。

3.课程内容

传统的课程教学,知识点分布于课程的各个章节,学习每个章节只能学习到一些零碎的知识点,课程结束学生把知识点学完了,但综合应用能力不强,以至于胜任实际岗位能力不强。本课程的基本知识内容在学习情境1中介绍了大部分,在学习情境2~4中融会贯通,使学生在工作项目中掌握知识,积累职业能力,达到一定的职业标准。后3个学习情境的设计按照从简单到复杂的难度。虽然每个情境都包括需求分析、用例分析、静态建模和动态建模等,但是每个情境同等环节的内容都有所增加。在学习过程中,随着学习情境的深入,不但建模内容有所增加,建模难度也不断加强,但始终都是围绕软件建模这一核心职业能力展开,层层深入,使学习能力步步提高,学习情境之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

1.教学环节

对每个情境,本课程都设计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引导式的课程教学,教学资料包括课程教学设计表、任务单、引导文、作业单。每个子情境的教学过程大概包括提出任务学生预习(任务所涉及理论知识)学生交流并演讲预习内容老师补充并总结理论知识老师引导,学生做出任务解决方案学生完成任务。具体教学设计如表2所示。

2.教学模式

(1)工作过程导向。3个项目都是基于工作过程的,分别贯穿在3个学习情境中。这3个学习情境包含了软件建模的所有内容,富有覆盖性和典型性。项目学习情境都以系统需求、用例分析、静态结构建模及动态结构建模等为工作过程,每个阶段包含的具体内容有增加。学习情境逐步深入,难度也越来越大。

(2)任务驱动。在每个情境教学中,教师以项目为背景,以提出的任务和对任务完成的评价驱动学生完成学习内容,使学生围绕任务展开学习,大大提高了学生主动探究、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3)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练一体化。课程全程都在实训室授课,过程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模式,教师鼓励帮助并指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并引导他们进行积极的讨论。学生可以跟随老师进行资料查阅、操作模拟、自由练习等,在老师的授课过程中,学生可以边学边练,实现教、学、练一体化。3个教学情境虽然建模的过程和步骤有所重复,但是建模的具体内容并不重复,引导学生在比较中进行学习,能使学生能熟能生巧,达到一定的职业目标。

3.教学方法

(1)项目教学法:授课过程以项目的形式进行,对于完整的项目,教师指导学生自己完成信息的收集,设计方案,完成项目的实施以及最后项目的评价。在过程中主张学生先学老师再教,充分主张学生当“主角”,老师当“配角”,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

(2)角色扮演法:在项目的完成过程中,学生扮演系统中的不同角色,调动学生的内在动力,把职业知识、职业技能有机结合起来,圆满完成角色承担的工作任务,为学生进入未来的职业岗位奠定良好基础。

(3)小组讨论法:学生每4~5人自愿组成一个小组,对于任务的分析、讨论、总结、实施都是以组为单位。这样可以使学生之间相互监督,克服单人完成任务的惰性和片面性,不但培养了学生的沟通能力及团队精神,也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课程考核改革

在工学结合-产教融合模式下,采用以核心能力为中心的考核,考核内容及成绩评定均包括理论和实践环节,坚持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

1.考核内容

由企业根据市场需求选取合适的项目,根据项目的难易程度,由学生单独或分组协同完成。对于项目建模的结果要求学生进行展示和答辩,由企业人员进行评估并打分。对学生的评价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理论知识的掌握、成果完成情况、团队协作情况。

2.考核标准

授课老师与企业专家一起制订考核标准。把过程性考核与结果性考核相结合,更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考核方式分为小组评价、老师评价、企业评价。

实践证明,基于工学结合-产教融合模式的“UML建模技术”课程改革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使学生转变了学习态度,培养了学生在建模领域较强的职业能力,培养了更适合企业需求的软件分析及建模人才。在课程改革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下一步的工作将进一步探讨更有效的课程改革方法,不断完善课程设计。

参考文献:

[1]周林福,黄先福.“引厂驻校、产教融合”办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2,(14).

[2]俞瑞钊,高振强.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课程体系构建之实践与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2007,(5).

[3]赵迪琼,覃群发.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广西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为例[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