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改革专业课程考试模式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改革专业课程考试模式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本文作者对大部分学院专业课程的考评体系的现状进行阐述,并结合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提出对专业课课程考试模式改革的一些建议,以期能客观评价学生的学习,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关键词: 专业课程 考试模式 综合能力

考试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校检查教学效果、评价教学质量、评定学生学习成绩及反馈教学信息的主要手段之一。教育的本质是提高人的素质和能力,而不是让大脑记住知识。记住的知识再多,如果不能运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那么再多的知识就只是静态的知识。而专业课程如计算机辅助设计类的软件课程等,如果采用传统的考试模式进行考评,就不能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也不利于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旧的传统的考评体系,只是考查人脑储备知识的能力,已经不能适应以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的的职业教育,因此,深化教育改革,必须从旧的传统的考评体系的弊端进行。只有通过考试考核方法的改革,才能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其综合运用知识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专业课程的特点

各专业所开设的专业课程具有以下一些特点:第一,实践性强;第二,应用性强;第三,综合性强。

二、旧的考试模式存在的弊端

1.考试形式单一,考试内容不合理。

大部分院校的课程按考试模式分为考试课程、考查课程两种,考试课程的考试主要以一学期一次的闭卷笔试形式为主,而考查课程有些则是采用开卷形式进行。这种考试形式只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情况,内容以理论知识为主,过于重视书本知识的机械记忆和理解,忽视对学生知识运用、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培养出来的学生规格单一,动手能力差,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差。

2.无法考核学生的真实专业水平。

因为专业课程的特性,如果采用理论笔试的方式进行专业课程的考试,则无法将课程的实践性与应用性在考题中得到充分体现。而考试时,常常会出现有些平时专业能力较强的学生,考出的成绩却不好,反而部分成绩较差的学生,常常在考场上进行作弊但可能没有被抓,成绩会很好。或者部分平时实践成绩较好的学生,因为考试当天,身体出现不舒服状况,进行考试,成绩受到影响。还有部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是较差的,但是记忆力却很好,他们在理论考试的时候,一般成绩都较高,但其成绩不能说明其专业实际能力。所以,旧的考试模式不能考出学生的真实专业水平。

3.重最后的考试结果,不重学生的学习过程。

旧的考试模式,只是由最后的一场考试来定学生的成绩,学生不论平时学得如何,态度怎样,只要最后在理论考试那一关能顺利过关即可。这种考试模式会导致学生在平时不注重学习,考前临阵磨枪,不论考点知识有没有理解,都强行记忆,且考完就忘,学习无效果。

4.无法在学期中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对教学活动无助。

旧的考试模式,一般都选择在学期结束或此门课程结束,即便可以得出学生学习的情况,也只是用来评定学生学习情况,因为学期已结束或此门课程已经结束,所以教师即便得到这种信息,也不能利用这种信息及时调整教学。

5.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旧的考试模式,因为试卷是闭卷考试,几乎都是学生独自完成的。考试的过程不能培养生生间的共同进步、团队协作的精神,同时也不能培养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的查阅及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更不能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创新考试模式

1.考试形式的改革。

(1)开卷考试。重点不是考核学生的记忆能力,而是在于考核学生对知识理解和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考核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与查阅资料的能力。

(2)口试。是指已组织好同类难度的问题若干,由学生抽题,抽题后可让学生准备十分钟,要求学生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自己组织好语言进行问题的解答。口试可以考核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思辨能力、反应能力、想象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及心理素质等。但此种考试出题要求较规范,难易程度要把握好,同时可以以最为关键、最为核心的内容作为课程的考点内容。

(3)操作实践性考试。可以分成个人,或是小组来进行考试。如与计算机技术有关的课程,可以采用上机考试,如果与金工实训有关的课程,则可以采用实际机台操作做出成品来进行考试。这种考核形式可以考核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同时如果是分组考核的话,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4)论文写作方式考试。可以出若干个较为综合的论文题,要求学生自己撰写文献调研报告、研究报告等,能较好地加强学生在写作时逻辑能力的培养,同时也能较好地对学生的查阅资料能力及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行考核。

考试形式多样,但什么课程采用什么方式来进行成绩考核,任课教师在课程开始前就必须与教务处进行考试方式申报,批准后,在课程开始时告知学生,使学生明白此门课程的考核方式。

2.考核成绩算法的改革。

考核成绩的算法:总评成绩(100%)=出勤分(10%)+平时成绩(40%)+期末考核成绩(50%)。

出勤分是用来考核学生上课出勤的情况,可按随机点名的形式来记录学生的出勤情况,以此作为后面打分的依据。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参与情况(5%)、作业完成情况(15%)、实践活动完成情况(20%)。课堂参与情况指的是上课发言情况或是分组讨论的情况,上课态度认真程度不同的学生的分值是有区别的。对于作业完成情况,则要求统计学生完成作业的次数,分别对应所得的分值。实践活动完成情况是考核学生每次理论课后,对相应的实践活动中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以按相应课程的实训操作指南来进行安排,让学生在指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实践活动,最后按次数及每次的成绩(优、良、中、及格、不及格)等来确定最后的分值。

3.注重过程的考核,及时反馈教学信息。

考核不仅要体现学生学习的好坏,教师教学的优劣,更重要的在于通过对学生的考核充分了解学生学习的情况,进而对教学、管理效能信息全面、准确、及时、有效地进行评价反馈。教师通过得到的反馈信息及时进行分析,不断地改进修正,使教、学相互结合,快慢适中,深浅适度。这对教学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四、实践效果评价

事实证明,在专业课程的考试模试改革以后,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的成绩考核较为公平。因为注重平时过程,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均可以很好地配合教师的教学进度,学习更加脚踏实地,增进了学习兴趣和学习自主性,促进了动手能力、综合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文涛.职业教育考试制度改革初探.职业技术教育,2007.11.

[2]孟凡英.专业课考核方法改革的实践.中国科技信息,2005,(21).

[3]郑广华.专业课程考试方法改革的新尝试.河南教育(高教版),2007.9.

[4]向小红.考试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职业技术(教改探讨),20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