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几丁质喷雾剂联合LEEP刀治疗宫颈炎的疗效观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作者单位:445813 湖北省恩施州鹤峰县太平乡卫生院
通讯作者:王小燕
【摘要】 目的 探讨慢性宫颈炎的治疗方法,减少并发症,提高治愈率。方法 将LEEP刀治疗的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分别于LEEP刀治疗后即刻、第7天在宫颈创面喷几丁质喷雾剂,并于术后30 d、90 d复诊,观察并记录相关指标。对照组LEEP刀治疗后不涂任何药物,并与治疗组同期观察记录相关指标。结果 治疗组术后流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创面感染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几丁质喷雾剂联合leep刀治疗宫颈炎疗效满意,且方法简单,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宫颈炎; 几丁质; LEEP刀
宫颈炎症是常见的女性生殖道炎症。正常情况下,宫颈具有多种防御功能,是阻止下生殖道病原体进入上生殖道的一个重要防线,但宫颈管单层柱状上皮抗感染能力差,易发生炎症[1]。若不进行及时处理,部分患者有发展成为宫颈癌的可能。LEEP刀治疗是现阶段比较成熟的治疗方法,但其阴道排液及流血时间较长。笔者所在医院应用几丁质喷雾剂联合LEEP刀治疗宫颈炎,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8年10月~2009年6月在笔者所在医院妇科门诊就诊并经TCT筛选后确诊为宫颈炎的29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年龄20~54岁,平均(30.1±0.45)岁,无并发症,其中宫颈糜烂223例,宫颈息肉49例,宫颈腺囊肿26例。
1.2 诊断标准 根据糜烂面占宫颈比例分为三度:糜烂面占整个宫颈面积的1/3以内为轻度;占宫颈的1/3~2/3为中度;占宫颈的2/3以上为重度[2]。
1.3 治疗方法 将接受治疗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所有病例均在月经干净后3~7 d内开始治疗,术前均行宫颈TCT刷片或宫颈活组织检查,排除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阴道分泌物常规检查排除滴虫性、念珠菌性阴道炎及细菌性阴道病。采用LEEP刀切除病变的宫颈部位,破坏糜烂面单层柱状上皮,使其坏死脱落。治疗组分别于LEEP刀治疗后即刻、第7天在宫颈创面喷几丁质喷雾剂,并于术后30 d、90 d复诊,观察并记录相关指标。对照组LEEP刀治疗后不涂任何药物,并与治疗组同期观察记录相关指标。
1.4 疗效判断标准 治愈:宫颈糜烂面消失,宫颈光滑,宫颈恢复正常大小。显效:糜烂面减少Ⅰ度以上,宫颈肥大减轻。无效:宫颈糜烂减少未达到Ⅰ度以上,宫颈肥大无变化。
1.5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2.0统计学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以P
2 结果
术后阴道流血时间、创面感染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两组患者术后情况比较
3 讨论
宫颈炎是妇科常见病及多发病,国内文献报道我国妇女的发病率为25%~60%[3,4],而生育年龄妇女的发病率为50%左右[5],严重影响了妇女的生殖健康,甚至诱发宫颈癌,一般药物治疗效果欠佳,LEEP刀治疗是疗效可靠的方法之一,其机制为利用高频电刀波环切除病变的宫颈部位,破坏糜烂面单层柱状上皮,使其坏死脱落,新生复层鳞状上皮覆盖,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但术后阴道排液多,脱痂后阴道出血,愈合时间长,且阴道为有菌环境,易使部分患者再感染。因此,笔者选择几丁质喷雾剂涂于宫颈LEEP刀治疗后的创面,以促进创面的修复。几丁质又名甲壳素、甲壳质,其有效成分为几丁聚糖(壳聚糖),在自然界中,几丁质存在于低等植物菌类、藻类的细胞,甲壳动物虾、蟹、昆虫的外壳,高等植物的细胞壁等,是除纤维素以外的又一重要多糖。因几丁质的化学结构和植物纤维素非常相似,故几丁质又称做动物性纤维,当药物喷布于宫颈创面以后,在宫颈表面形成一层膜,对创面具有保护作用。同时,甲壳素能加强免疫细胞的增殖,因此,有调节免疫力的功效,能有效、非选择性地杀灭细菌、真菌、病毒及原虫等,为促进鳞柱上皮转化和防治宫颈感染提供了新的选择,从而减少阴道流血时间及创面感染的几率,但并不减少术后阴道排液的时间。几丁质喷雾剂联合LEEP刀治疗,可明显减少LEEP刀治疗后阴道流血时间,减少创面感染机会,且临床疗效满意,操作简便,值得临床推广。
参 考 文 献
[1] 乐杰.妇产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44.
[2] 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209.
[3] 刘凤英,郭光萍,周红,等.472例妇女宫颈糜烂影响因素分析.卫生软科学,1998,12(4):18-24.
[4] 邢燕.6583例已婚妇女妇科病况分析.江苏预防医学,2000,11(3):63-64.
[5] 王淑贞.妇产科理论与实践.上海:上海科学出版社,1985:496.
(收稿日期:2011-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