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缩宫素配伍米索前列醇预防剖宫产出血202例临床观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缩宫素配伍米索前列醇预防剖宫产出血202例临床观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剖宫产出血;缩宫素;米索前列醇

近年来围生医学不断发展,为了降低围生儿病死率,加之麻醉技术和手术操作水平的不断提高,剖宫产率也在不断上升,伴随剖宫产术中出血也就相应增多,剖宫产术中出血是产科常见且严重的手术并发症,严重威胁产妇的生命安全。如何防止剖宫产术中出血及时有效止血成为产科处理中一个重要问题。为寻找方便、安全、有效的防治剖宫产术后出血的方法,本院应用缩宫素配伍米索前列醇预防剖宫产出血202例,效果明显,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7年1月至2007年12月间,在本院产科住院行剖宫产的产妇共202例,年龄23~38岁,足月妊娠,行子宫下段剖宫产,202例对前列腺素均无禁忌证,按随机选样分为米索前列醇+催产素组101例,催产素组101例。两组孕妇在年龄、孕周及孕次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

1.2 手术指征 社会因素57例,头盆不称39例,胎儿窘迫37,臀位13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28例,产程异常12例,前置胎盘4例,胎盘早剥1例,二次剖宫产5例,双胎6例。

1.3 给药方法 米索前列醇+催产素组,剖宫产术中胎头娩出时立即给予米索前列醇400 μg舌下含服,胎儿娩出后立即宫体肌内注射催产素20 IU。催产素组,剖宫产术中胎儿娩出后立即宫体肌内注射催产素20 IU,同时静脉滴注催产素20IU。

1.4 血液收集及计量方法 术中打开子宫下段吸尽羊水后,用吸引器收集术中出血量并测量,纱布浸透不滴血以10 cm×10 cm为10 ml计算失血量。术后2 h阴道出血使用专用纸垫收集,称重法计算失血量。最后累积即为产后2 h总出血量。

1.5 观察项目 ①术中、术后对产妇进行心电监护,了解给药前后的血压、脉搏情况;②宫缩情况:子宫收缩强度及阴道流血情况。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产后2 h出血量、出血发生率 米索组产后2 h出血(180±40)ml,缩宫素组产后2 h出血量(282±74)ml,两者相比较米索组产后2 h的出血量较缩宫素组2 h出血量明显减少,差异有显著性(P

2.2 应用米索前列醇对血压、血氧饱和度及平均动脉压的影响 术中、术后应用心电监护,连续监测产妇血压、平均动脉压、脉搏及血氧饱和度变化。2组对照比较无明显差异,包括妊高征等患者。

2.3 不良反应 米索组:用药后有5例出现寒颤,给予地塞米松10 mg,非那根25 mg肌肉注射后,寒颤消失,无恶心呕吐,无腹泻,缩宫素组无不良反应。

3 讨论

由于产妇全身因素如产妇衰竭,产程延长;子宫本身因素如:子宫肌纤维发育不良,或退行性变;子宫以外的局部因素如尿潴留;或产程中过度使用镇静剂发生宫缩乏力,子宫不能正常收缩,子宫壁的开放血窦不能闭合,以致发生产后出血。产后2 h又是产后出血发生的高峰期[1],因此产后及时应用子宫收缩剂可有效预防和治疗产后出血。目前一般用缩宫素促进子宫收缩,缩宫素受体含量与子宫对缩宫素的敏感性有关,同时子宫平滑肌对缩宫素的敏感性也有个体差异,临床研究发现缩宫素使用不宜超过40 u,继续使用则促进宫缩效果不明显。米索前列醇为合成的前列腺素E1的衍生物,它通过增强子宫张力及宫内压,起到增强子宫收缩频率和幅度的作用,可强烈收缩妊娠子宫。本品黏膜吸收速度快,舌下含化最快2.4 min即可起效,最慢20 min,平均6.7 min,口服或舌下含化30 min药物浓度达高峰,半衰期1.5 h[2],对子宫的收缩作用强于催产素,即使催产素无效时,仍能发挥较好的促宫缩作用。临床观察表明:剖宫产术中给予米索前列醇舌下含化200 μg,经舌下黏膜吸收能迅速引起子宫收缩,并持续2~3 h,给药方便,同时给予缩宫素20单位宫体注射,预防产后出血效果明显,副作用小且对新生儿无影响。观察发现米索前列醇用药前后血压比较平稳,未见明显的增减,且米索前列醇能扩张血管平滑肌,松弛支气管平滑肌,增加肾血流量,增加冠脉血流及心输出量[3],提示即使某些与血管变化有关的高危孕产妇如妊高征、合并心肾功能不全、腹水,心动过速、糖尿病、上消化道出血、妊娠期特发胆汁瘀积症和哮喘史等等,为预防产后出血也可选用。因此采用缩宫素配伍米索前列醇舌下含服给药预防剖宫产出血,方法简便易行且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颖杰,吴连方,单家治,等.临床妇产科诊疗关键.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193-199.

[2] 徐永萍,孙嘉珍,张师前,等.米索前列醇用于促宫颈成熟和引产.国外医学妇产科分册,1997,24:131-133.

[3] 余江,张进,宋岩峰.米索前列醇在妇产科临床的应用.中华妇产科杂志,1998,33:5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