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铁通深陷股权僵局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2003年1月22日,《人民日报》、《经济日报》等数家报纸收到一封来自铁道部政治部的传真,题为《关于请求帮助制止关于铁通控股公司股权纠纷新闻炒作的函》,其中表示“中铁通信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与新产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等四家公司发生股权纠纷”,但希望各媒体对此事件不予报道。
更为戏剧化的情节是此前一个星期,来自中铁通信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下称中铁网络)的一位高层在向《财经》透露类似消息的同时还证实,因双方相持不下,中铁网络公司的公章已被四家小股东强行拿走了。
作为惟一一家直属铁道部的电信运营商,铁通从成立之日起就被人们寄予了打破市话垄断的厚望,但同时也一直在怀疑声中苦苦挣扎。2003年初,在成立两年之后,公司内部错综复杂的矛盾终于以前所未有的激烈姿态公开化了。
成立于1999年7月的中铁网络,是时任铁道部铁通筹备组组长的彭朋在铁通还没有获得电信运营牌照的情况下为融资埋下的伏笔。2001年4月,中铁网络进行了一次私募,引入了新产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产业)、北京华泰贝通科技贸易有限责任公司、北京海智源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泰融信业控股有限公司四家股东,而大股东铁通的股份稀释至40%。
据加盟的股东透露,彭朋最初的打算是将铁通公司的主要资产注入到中铁网络公司,这样,原本完全从属于铁道部的铁通可以有一个更加开放的股权结构,公司也可以因此获得更加自由的发展空间。然而内部人士的说法是:“铁通内部复杂的人事关系使老彭未能如愿。”但在外人看来,彭朋虽然是铁通的总经理,但是董事长仍由铁道部副部长蔡庆华兼任――铁通绝非彭朋说了算的主场。在铁通成立之前,彭朋的职务是铁道部信号局局长。
2001年3月,铁通正式挂牌,中铁网络对外被称为铁通旗下主营互联网业务的公司。尽管如此,国家计委下属的新产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仍然有意与铁通继续合作,而从铁通挂牌之日起就陷于资金难局的彭朋也不会放弃任何引资的可能。在挂牌前后,新产业又与铁通共同注资5000万元设立中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进行电子商务的开拓,新产业为大股东,其董事长翁先定则顺理成章成为中通的CEO。据悉,铁通后来的电视会议项目就出自中通的手笔。
铁通此后表现出的进取心颇为引人注目。2001年底,铁通宣布仅用不到一年的时间建设了一个覆盖全国除拉萨、海口以外所有省会城市的宽带高速基础网络。坊间传闻,铁通铺建网络的资金除贷款以外有相当部分来自于私募,显然,中铁网络式的引资在铁通并非惟一。然而对于引资各方,隐忧并未解除――铁通董事长蔡庆华从未在铁通与各股东于2000年签订的一系列《增资扩股协议》上签字,由于蔡是铁通的董事长兼法人代表,这让中铁网络们的存在形同虚设。
一位刚刚离开中铁网络的高层人士表示,这一现实所有人都看到了,但出于不影响公司(中铁网络)经营的目的而未予声张,而是希望通过进一步的谈判协商解决。遗憾的是,协商迟迟未有结果,也就让中铁网络在过去一年多与其他企业签订的全部合同等于废纸。
2002年9月,铁通爆发人事地震,长期负责铁通运营的彭朋辞去了铁通总经理的职务,仅保留副董事长的虚职(详见《财经》2002年12月20日号文章《谁需要铁通》)。业内知情人士透露,彭离职的祸因在其四处引资的过程中已经埋下,正是外来股东的进入使铁道部越来越清晰地感觉到铁通离心的趋势。
而对于先后进入铁通系统的各类小股东而言,彭的离去使得投资风险陡然扩大――铁通体系内更无人可以为新产业投资公司等股东说话。据中铁网络的一位高层透露,铁通随后提出希望对方撤资,但当初投资的1亿元不能归还。一位与铁通有过深度合作的业界人士认为,这是铁通政企不分的表现,“以为还像铁道部内部一样做个资产划拨就可以了事了”。交涉无显著效果后,小股东们取走了中铁网络的公司公章。
不甘于投资打了水漂的四家投资人于今年1月6日向铁道部递交《请愿书》,向铁通发出《保护公司公章、合同专用章等财产和权益事宜》的律师函。10天后又发出《对铁通公司关于网络公司有关问题的解决方案的回复函》,其中明确表示“限贵公司在收到本声明的六日内,即本月22日之前,作出贵公司将履行合同及完成工商变更登记的书面承诺和日程表。这将关系到贵公司是否还具有起码的信用,是否有解决问题的诚意,以及我们是否有继续协商的余地和必要”,否则将“在1月23日在国内外同时举行新闻会”,正因如此,才有了铁道部给各主要媒体发送请求不予报道此事的传真。
铁通内部人士和外界分析人士普遍认为,此次矛盾的激化依然源于铁通路线之争:董事长蔡庆华认为铁通应专心为铁路运输通信服务后再向外拓展,而彭朋则希望尽快借助中铁网络这样一个具备明晰股权和便利融资渠道的公司把铁通的公共业务尽快展开。
截至记者发稿时,此事仍未有明确结果,但从各方态度分析可以确定的一点是,这一次即便四家股东的身份得以正常化,最终很可能难逃退出的命运。在给蔡庆华的声明中,四家股东明确表示,“关于贵公司1月13日的《解决方案》中提出的业务与资产调整,我们表示理解,并愿意在工商变更登记手续完成以后,在不损害网络公司及股东的权益基础上,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则,另行协商。”
中铁网络一位消息人士告诉记者,过去一年间公司曾尝试与AT&T等国际巨头合作,并在适当时候引资,但在此次事件之后,引资希望已越来越渺茫。而铁通最大的合作伙伴、电信抵押租赁公司信德电信也表示与铁通的合作过于困难,有可能选择放弃。对于本就资金匮乏的铁通而言,这无疑为其前景蒙上了新的阴霾。
1月11日,在铁通公司2003年工作会议上,去年9月取代彭朋成为总经理的乔金洲宣布了公司上一年的业绩:2002年铁通公司共实现业务收入57.3亿元,新增固定电话用户209.36万户,累计用户达到342.83万户;全年共完成投资98.7亿元,为年初计划的70.54%――如果减去为铁道部铁路通信服务而获得的30亿元收入,这依然是一个差强人意的成绩,而新增加的200万固定电话用户相对于全国21441万户的总数而言更是微不足道。整个会议惟一的亮点是,铁通明确表示将实施减员分流,到年底将主业从业人员控制在6.2万人以内。
而在1月22日,另一件出乎铁通员工预料的事情是,铁通前任总经理彭朋主持了只有公司总经理才能主持的铁通公司全国电视会议,这还是他离任以来的头一次。在有心人看来,这或许意味着铁通内部之争再现转折。
但无论是彭朋还是乔金洲掌舵,对于应运打破电信垄断潮流而生的铁通而言,首先应当解决的显然已不是反垄断这样的大课题。现在已经不是“谁需要铁通”,而是谁还敢和铁通合作的问题了。
对于从成立以来就内忧外患的铁通,中铁网络的股权僵局揭示的也许仅是冰山一角。而这些股东的命运也不仅取决于铁通内部人事之争的最后结局,铁通自身的走向也会在更高层面上影响决策――从2002年下半年以来,关于铁通将与中移动合并的传闻就一直在业内悄悄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