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略谈语文课堂教学收束的艺术形式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略谈语文课堂教学收束的艺术形式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收束,是语文课堂教学结构中的一个组成部分。精彩的语文课,除了要有扣人心弦的开头,环环相扣、紧紧衔接的过程,还要有余味无穷的结尾。固然,导入安排得巧妙,能起到先夺其人,引人入胜的作用,而收束也不可小觑。因此,我们既要强调导入,也要讲究收束,使学生一进入课堂便在美的享受中开始,最后又在美的陶冶中结束。为达到这一效果,语文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传授知识,而且要十分重视语文课结束艺术形式的探索。

一、寻味式

教师借助同课文内容紧密联系的文艺作品等,在课堂原有气氛的基础上,巧妙引入,课堂再起波澜,拨响听者的情感之弦,使之产生强烈的共鸣。如;我在讲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时,趁学生还沉浸在父爱子,子恋父的父子深情这至真至纯的人情美中,找学生轻声深情地诵读文中描写背影这一特定镜头的句子,然后自己饱含深情地吟起东坡那令人回肠荡气的名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使学生再次联想起“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霎时,一种豁达与理解,洋溢于胸。

二、 点睛式

许多记叙文形象生动,内容具体,蕴含着深刻的哲理。然而,讲解中即使周身画龙,缺少结尾点睛,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往往只停留在表面的感性认识,缺少理性的升华。因此,如果在周身画龙的基础上,以精炼含蓄的语言进行课尾点睛,将更有利于引导学生体会文旨,达到领悟道理,陶冶情趣之目的。我在教杨朔散文《荔枝蜜》时,抓住文眼“蜜”在课尾深发开去,点出蜜蜂辛勤酿造的花蜜,留得芬芳在人间,劳动人民辛勤的创造生活蜜,奉献芬芳飘人间。我们品尝蜜时,要更加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这一“点拔”,促进了学生对文章的主题,作者的意图和千千万万“酿蜜”的劳动者真正的理解。

三、巩固式

一堂课讲完了,学生掌握的怎样,教师心中往往是无底的,这时需要通过提问、测试等手段来调查实情。因此,在课堂教学结束时,抓住一堂课或一篇课文的教学重点、难点,设计一些精巧的问题,通过学生的动脑、动口、动手,强化和巩固所学的内容,以实现知识和技能的迁移。比如,我每每教学完一篇文言文,总要就文中的一些重要文言现象(诸如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特殊旬式等等)进行抽查学生。事实证明,必要的测验是能反馈教学情况的,而且有利于学生巩固知识和能力。

四、拓展式

课本上涉及的内容广泛,天文地理,诸子百家,若不适当拓宽教学内容,会把学生引入一个十分狭小的认知天地。因此,拓展学生的阅读范围,很有必要。比如,学了鲁迅先生的散文《从百园到三味书屋》,可引导孩子们去读散文集《朝花夕拾》,使之较全面了解先生的回忆散文。总之,阅读仅局限于课文是不够的,只有引导学生进入一个广阔的阅读天地,才能真正学好语文,而这种结尾,正是为这一目的作的尝试。

五、 总结式

这是最常用的一种收束方法。它是对所教内容、课文特色作提纲挈领的总结和归纳,是对知识进行条理化和系统化的工作,意在让学生纲举目张,牢固地掌握所学的知识。自然,用语必须简明扼要,力戒重复罗嗦、拖泥带水,避免产生消极作用。如,教学完鲁迅的《藤野先生》,我们可以这样收束:“这篇文章写于1926年,它通过‘我’与藤野先生交往的几件小事,赞扬他正直热诚、治学严谨、没有狭隘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作者追述他弃医从文的思想变化,文中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文中用了一明一暗两条线索,明写与藤野先生的交往,暗写作者的爱国感情。此外,环境描写有力地烘托人物了心情,渲染了气氛。”这样的收束,既有对课文内容的总结,又有对课文艺术特色的归纳,能够加深学生的印象,起到强化和深化的作用。

六、悬念式

课堂教学的结尾也应像文章的结尾一样讲究悬念迭出,回味无穷,给人一种课已结束而意未尽的感受。因此,在课堂教学结束时,有时采用巧设悬念的方法,能收到很好的艺术效果。比如教学完《背影》第一课时,可以这样收束课堂结尾:“人们总说,母爱温情似水,父爱厚实如山,我们都是沐浴在爱的雨露下幸福成长,爱是征服人类最有力的武器,也无怪乎铮铮铁汉朱自清,在世界上最平常最朴实的父爱面前潸然泪下,父爱真的这么伟大吗?”这样的收束,能紧紧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理,在学生的心理激起悬念,为第二课时的教学做好铺垫,使前后课时互相关联,形式一个整体。

此外,还有提纲挈领式的结尾,图表式结尾等。总之,课堂的结尾要遵循如下原则:①情绪饱满。只有感情真挚充沛的话语,才能感动学生。②方法灵活。我们必须因文、因人、因时、因地制宜,绝不能死搬硬套。③语言精炼。结尾不是对课文的讲析和重述,语言必须尽量概括、系统。同时,下课在即,也不容许我们挥洒无度。当然,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由于每个教师的智能结构,课文的体裁和内容等差异,收束课堂教学的方法也会有所不同,但不管怎样,最终应当给学生一种“教学己随时光去,思绪仍在课堂中游”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