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阅读教学“读”领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阅读教学“读”领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朗读是阅读教学中经常运用到的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等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以朗读贯穿整个课堂,让学生从朗读中理解文本,从朗读中学会发现。

【关键词】朗读 阅读教学 理解 体验 入情

【中图分类号】G62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7-0075-01

朗读是阅读教学中经常运用到的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等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小学语文新大纲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对“朗读”的要求:“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熟读,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如今,朗读在阅读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已得到广大语文教师的认可,我在教学实践中也不忽视朗读训练。然而,全国著名的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的一堂课――《林冲棒打洪教头》令我醍醐灌顶,窦老师不着一字分析,而是以朗读贯穿整个课堂,让学生从朗读中理解文本,从朗读中学会发现。对比之下,才发现自己对教学中的朗读认识是多么肤浅,训练是多么不到位。经过不断的反思和实践,我对阅读教学“读”领,有所体验和感悟,现在和各位同仁们分享我的收获。

一、变换形式 愉快读

原来在教学中,为了既能让学生熟悉课文内容,又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分析课文,我往往采用单一的齐读形式。结果,学生对朗读越来越不重视,越来越不感兴趣,在家朗读不开口,不出声,课堂朗读没精打采,滥竽充数,一篇课文学完了,依然有些学生读不通顺,读不流利,更不用说语文教学中常说的达到“以读代讲”“以读促解”的目的。为了让学生充分地读,为了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朗读中,必须变换朗读形式,让学生喜欢上朗读,在愉快的心情中主动去读。我在课堂中采取多种朗读形式,如齐读、个人读、分组读、领读、导读、分段接力读等。最能引起学生朗读兴趣的是分段接力读。老师根据课文内容指挥用不同的形式朗读,时而齐读,时而个人读,时而分组读,时而引读,时而老师范读,一篇课文就在这多种朗读形式中完成。这样进行朗读,学生不得不认真听读,而朗读形式的多样化,加上老师的参与,也有效地激发了学生朗读的兴趣。其次学生喜欢的就是竞赛式朗读。学生都喜欢参加竞赛,都希望自己在竞赛中获胜。因此,我在班上开展“谁是朗读能手”的活动,并贯穿于每一课的朗读教学中。学生在竞赛式朗读别喜欢找茬,哪儿读错了,在哪回读了,是否读出感情?不服输的年龄特点让学生积极投入到朗读训练中。变换形式,使学生的朗读积极性和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总能看到学生愉快投入地读,越读越有感情。

二、咬文嚼字 理解读

学生在窦老师的引领下,逐步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在咬文嚼字中有滋有味地读。通过朗读的方式,不仅训练了这样文本的语言特点的表达方式,同时通过朗读理解内容,通过朗读发现人生。即朗读就是理解,读出“书艺”味道;朗读更是发现:读出“书魂”味道。

三、创设情境 入情读

别林斯基曾说:“阅读时,你到处感觉到他的存在,但却看不见他本人;你读到他的语言,却听不到他的声音,你得用自己的幻想去补足这个缺点。”没有想象,就无从对语言进行感受和理解。因此,我在教学中创设情境,在想象中指导学生入情地朗读,很好地帮助学生走进作品所描述的那个看得见、摸得着,能闻其味、听其音、辨其色的活生生的具体形象的世界。

1.借助音乐。

音乐能使人在浓郁的气氛中得到感情的熏陶和哲理的领悟。针对小学语文不同类型的课文,我常常选择与课文内容的感情基调相宜的音乐进行伴读,使学生的情感引起强烈的共鸣,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借助表演。

小学语文课文中有许许多多不同的角色,特别是一些文艺性较强的童话,文中角色感人的语言,只能通过朗读,才能把深刻含义和丰富感情传达出来。在教学中我努力启发学生具有角色意识,启发学生去揣摩体悟角色的思想感情,甚至让学生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朗读,这样既提高学生的朗读兴趣,又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使学生在具有角色意味的绘声绘色的朗读中心领神会,从而取得教师条分缕析细致讲解也难以收到的效果。

3.借助想象。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而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想象可以帮助学生悟出文中的真谛。教学中我常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边朗读边想象,把文字变成一幅幅活的画。

总之,在朗读教学中,情境的创设能拉近学生与作者的情感距离,能引导学生进入作者所描绘的情境,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并用自己情真意切的朗读去描绘她,表现她,而这对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增强其语言表现效果是很有效的。

四、尊重体验 个性读

教育家洛克说过:“每一个人的心灵都像他们的脸一样各不相同。正是他们无时无刻地表现自己的个性,才使得今天这个世界如此多彩。”语文学习是极具个性化的行为,感悟语言是一种个性化的语言感受。学生都是个性鲜明的个体,他们的理解能力、朗读水平、感悟能力、感悟角度等也各不相同,有着自己的知识经验,“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朗读实践中,我们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自读自悟,从而产生有个性、有价值、多元并存的感悟效果。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用心体验作品情境,珍视每一位学生的独特情感体验,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朗读,读出自己对文本的感受。

我的耳边还在回荡着洪教头“来!来!来!”的声音。(窦桂梅老师执教的《林冲棒打洪教头》)学生在窦老师的引领下,走进文本,深入体验,透过学生个性化的朗读,我们似乎看到了脱衣热身的洪教头、急不可耐的洪教头、狂妄自大的洪教头、急于炫耀的洪教头……

从他们的朗读中不难看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阅读感受,这是个性的感受在张扬,这是智慧的火花在迸发!

语文课堂上,琅琅的书声最美。“有感情朗读”已经日益成为语文园地里最具春意的一枝,它根植于《语文课程标准》的土壤里,绽开了反复诵读、切已体察、情境创设、移情体验之花,结出了融通智慧、放飞灵性、突显真情、张扬个性等一串串令人惊喜的果子。叶圣陶先生说:“学语文,说到底就是培养语感。”“把课文读好了就无需讲解。”所以,让学生大声地朗读吧!让学生动口动心地读,读出语文的美,读出自己最真实的感受!让我们阅读教学“语”味更浓,“读”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