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把课堂“还”给学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把课堂“还”给学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案例背景】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是现在人们说的最多的话题.如何把课堂“还”给学生呢?我们从“还”字上入手,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改变过去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我尝试以学案为引导,以活动为载体,通过小组自主、合作、探究、展示,充分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下面以《力和弹力》教学为例谈谈我的做法.

【案例描述】

师:我们来做一个游戏——扳手腕

话音刚落,学生们兴高采烈地行动起来,迅速完成学案上的“活动1”.

活动1 前后桌的同学扳手腕,体验:扳手腕时,你的肌肉有什么感觉?.

师:扳手腕时,你的肌肉有什么感觉?

生甲:我的肌肉收缩了.

生乙:我的肌肉紧张了.

……

师:你用力了吗?

生(齐答):用力了.

师:什么是力呢?请同学们带着刚才的感觉,小组合作完成“活动2”.

(在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基础上让学生感觉出力的存在,同时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什么是力呢?自然而然的过渡到“活动2”.)

活动2 用手拉弹簧,手压直尺,手推木块,小组同学共同观察、思考下列问题:

(1)你用力了吗?有什么现象发生了?

(2)要使弹簧、直尺、木块发生相同的现象,用其它物体代替手怎么做?

(3)分析以上力的现象,它们的共同点是什么?

各小组成员合作完成“活动2”后,汇报、交流、展示各自的成果,教师在此基础上适当引导,学生归纳出力的定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等.

师:手拉弹簧,弹簧受力时会伸长,那么其它物体受力时会有什么现象发生呢?在撤去力后又会有什么现象发生呢?请各小组合作完成“活动3”.

活动3 小组同学分别对橡皮筋、橡皮泥、铁丝、气球、弹簧施力,观察:

(1)物体受力时什么发生了变化?

(2)撤去外力后,又有什么现象发生?

(3)结合课文阅读,说说什么是形变?什么是弹性形变?

……

活动4 两手拉紧橡皮筋保持不动,体验你的手有什么感觉?结合课文阅读,说说什么是弹力?

……

活动5 对橡皮筋、气球、弹簧等施加更大力时,关于它们的弹性形变的大小

(1)你们小组的猜想是什么?

(2)怎样验证你们小组的猜想?

(3)你们小组的猜想是否正确?结论是什么?

……

活动6 阅读课文P46,尝试回答以下问题:

(1)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及符号分别是什么?

(2)弹簧测力计主要由几部分构成?

(3)课本图8-5的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分度值分别是多少?

(4)课本图8-7介绍的弹簧测力计,你见过吗?

……

活动7 阅读盒中“说明书”,回答问题并测量:

(1)弹簧测力计在使用前、测量、读数时,应该怎样做?哪些是关键?你记住了吗?

(2)将木块挂在竖直弹簧测力计的秤钩上,测出木块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是多大?

(3)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缓慢的拉动木块,木块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是多大?

……

活动8 阅读课文P47,思考、回答:

(1)结合课文阅读,说说什么是弹性势能?

(2)弯曲的跳板、撑杆为什么能把运动员弹起?

……

【案例分析】

这堂课知识点较多,易上成“流水账”式的课.我在设计教学过程时,注意是以学生为主体去组织教学进程,将本课的知识点分解到8个活动中,由学生独立完成和小组合作完成:活动4、6、8由学生独立阅读课文完成,培养学生的阅读分析理解能力;活动1、2、3、5由各小组成员合作完成,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探究能力;活动7由学生阅读说明书和动手体验学会操作,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及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变教为诱”、“变教为导”,我在本堂课中主要是通过情景将“活动”串起来,做到过渡自然,有“诱惑”性和趣味性,使学生想去体验下一个“活动”, 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充分的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同时使“教”和“学”和谐一致,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案例反思】

1.本堂课主要运用了“小组合作学习法”

小组合作学习法,又称合作性学习,是通过教师有指导性的使用小组合作形式,使学生的交际能力和主体能动性得以充分发挥.如“活动5”中先由各小组成员合作完成探究活动的各个环节,接着各小组汇报、展示、交流各自的学习成果,充分发挥出了“小组合作学习法”的优点:①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的主体地位更为突出,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形成自我设计、自我判断、自我调整,拥有高度的参与性;②促进全体学生能力的提高,开发每位学生的创造潜能,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③在学习过程中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为达到学习目标,学生必须人人参与,小组成员间必须相互合作、相互信任、取长补短;④有利于学生“三维”目标的均衡达成.

2.本堂课注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阅读课本是学生自学的主要手段,是培养自学能力的起点,也是会学的主要途径.通过阅读课本能丰富学生的已有感知,纠正平时形成的错觉;通过阅读还可以促使我们弄清各个知识点的真正含义及它们之间的联系,明确它们在生活、生产和科技上的应用等.

3.本堂课的教学始终与生活密切联系着

物理新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理念是“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脱离生活的物理必定是枯燥乏味的,让物理教学的内容、教学的空间走进学生的生活,走向学生熟悉的环境、走进家园,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体现知识的价值,而且能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乐趣、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

4.本堂课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特别注重了体态语言,有一份特殊的心境

整堂课精神饱满,心情舒畅,带着兴奋和激动与学生交流,使学生也产生一个良好的情绪且持久高昂,课堂气氛活跃,师生感情融洽.

总之,把课堂还给学生,才能让学生主动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在活动中要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条件、营造愉快和谐的氛围,使学生不仅“学会”,更主要的是让他们“会学”,而且不断地发展他们“乐学”、“好学”.为此,教学活动应贯彻“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本”的思想,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着眼于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教学活动,使他们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