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英雄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英雄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英雄是社会的主心骨。产生什么样的英雄,其实就是一个社会发展根本取向的问题。

尽管央视"2001年度中国经济人物"评选已经时隔数月,但笔者的一个心结却怎么也解不开。大凡能够得上年度人物的,起码应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在当年有极具影响力的行为,二是这个行为还要对今后一个阶段人们的奋斗目标有一定的激发、引导意义(否则,诸如贪污犯等也要粉墨登场了)。而今年央视的年度经济人物好象缺少了这第二个标准。

这就是如何看待十大人物中国企的老总们占了绝对多数的问题。并不是国企老总不能入选年度人物,而是如此集中地成为入选的主体甚至是主导,在国有股开始减持、鼓励个人合法创富的今天而不是改革之初,就让人感觉困惑甚至是悲哀了:我们那些靠智慧、靠能力从市场中搏杀而出、且有一定实力的民间英雄都哪里去了?

评比的主倡者会找出一箩筐的理由,人们也深知现状赋予评比的只能是这个结果,现在再去谈论什么评选已经没有太多的意义,相反,反思这次评比并从中发现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从新的角度去思考未来的英雄和英雄的未来,其意义可能远比评比本身更有意义。

在不同的历史时段,在国有资本占主导的情况下,国企英雄的产生有其必然性、合理性。但着眼未来,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英雄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改革的过程,说白了,就是通过符合市场规则的制度安排对经济活动放权松绑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势必要越来越多地产生民间英雄。改革越是深入,这类英雄就会越多地产生。不幸的是,在改革开放20多年后,我们却丢失了这样的英雄。

英雄是社会的主心骨。产生什么样的英雄,其实就是一个社会发展根本取向的问题。因为缺乏清晰的发展取向,缺少操作这种取向的制度空间,所以在不同的时期,我们的英雄总是标准各异。

笔者愚见,这个高难动作的大问题可以通过以下几个简化的小问题来求解。

一是如何纠偏。前一阶段,出于宣传上的需要,主流媒体对国企的过多宣传牵引了人们的神经。相应地,那么一大批没有脱困之虞的民企和企业家们却被忽略了,这是一个充满风险的动作,因为只满足一时之需,会使社会模糊"我们最终要树立什么样的英雄人物"这样一个长期命题。

与此相伴生的还有一种风险,就是即使有那么一批民间英雄,难入主流的他们也只能是"补充",而不能成为创业者们效仿的英雄。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英雄迷失,潜在的影响肯定无法估量。在这个厚此薄彼的问题上,媒体难辞其咎。

二是国企英雄的资本。如今想成为国企英雄,再不能像有的人物那样仅仅靠进行一些经营层次的改革而成为含金量不高的英雄。试想,国家把几十亿、几百亿的资产交给你,以前这些资产低效运行,只要开始规范、开始激活就能尝到甜头,这样的操盘手,能成为英雄吗?在20世纪80年代之初,有马胜利、张兴让等人物,只要进行一些生产经营层次上的改革就可以成为英雄。数年后,张瑞敏、倪润峰等占据在当时算是高科技的家电行业,懂现代企业管理、率"中国造"走出国门的英雄脱颖而出,影响力一直持续至今。但在加入WTO的大背景下,国企老总们应该靠什么成为英雄?

笔者认为,应该靠在国企改革难点问题上的突破成为英雄,在真正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方面、在企业的市场化运作以及与国际接轨等多方面有所建树。不进行制度创新,到头来一切都只是暂时的,我敢说,明年的英雄准没他的份。

三是民间英雄们还需自强、自壮。应该说,要想成为这个时代的英雄,门槛已经比以前高多了,不是80年代的"机会英雄们"能望其项背的。知识成了财富之源。而且,通过政策机会效应成为英雄的概率也大大降低了,因为许多该放开的都已经放开了,所以,民间的创业者们只有积淀含知识、管理、市场等多种能力于一身的内力,才有可能荣膺英雄的桂冠。

通过自身诚实的创造而成为英雄的人,将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可爱的人。英雄莫问出处。

东土:

本名葛方新,现任《环球财经》杂志执行副主编。曾任经济日报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经济月刊》杂志、《新财经》杂志副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