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作风整顿的法治思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作风整顿的法治思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要时刻警示我们的领导干部,千方百计让群众看得起病、上得起学、住得上房,千方百计畅通群众的利益诉求渠道,健全社会保障和救助体系;要转变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学风、领导作风和生活作风,为民生福祉牵挂,为构建和谐社会助力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宪法》(1999年修正案)确立的治国基本方略。法治的特征在于系统性、公平性、稳定性。而这些特征恰是作风整顿这样的专项行动所不具备的。如能将法治的上述特征贯穿于作风整顿始终,定会使作风整顿的方向进一步明确,活动进一步深化,成果进一步巩固。

用法治的“系统性”来找准作风整顿的定位。用法治系统性的特点来审视作风整顿,可以看出,在我们党已经成为执政党的今天,作风整顿早已不仅仅是一次单纯的党内行动,而是整个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与其他各项事业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因此,一定要准确定位作风整顿建设活动,使其发挥出预期的作用而不至于迷失方向。首先,要把作风整顿放到整个社会发展战略中去审视,放到纷繁复杂的社会事务中去检验。比如要将作风整顿自觉融入省委“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四川”的战略部署,注重在贯彻落实总体战略的过程中去考察、识别干部,用良好的干部作风来推动总体战略的实施。其次,要把作风整顿纳入整个党风廉政建设的长远规划当中。作风整顿决不能搞成“见子打子”式的短视行为,而应当使之成为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的组成部分,并确保在较长时间内发挥作用。这次领导干部作风整顿建设活动中提出的“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四个方面的新风正气”和“三用心”等要求。就应当统筹于党风廉政建设长远规划之下,固化为领导干部的经常性要求,而不是搞成“水过地皮湿”式的过场。只有这样,作风整顿才会有更持久的生命力。

用法治的“公平性”来确定作风整顿的内容。法律在对所有人的利益进行一体调整和保护的同时,对社会弱势群体给予特别关注。体现了法治所宣扬的基本价值理念――“公平正义”。而“公平正义”恰恰是处于转型期的中国应当高度关注的问题。当前。我国正步入人均GDP1000―3000美元的战略机遇期和矛盾凸现期,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逐渐打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建立。在新的体制下,各阶层、各群体的利益重新调整,少部分人的利益没有得到有效关注,甚至有时表现为事实上的损害,整个社会的“洛伦茨系数”(亦称“基尼系数”)已超过0.45的国际警戒线(注:数据来源于2006年9月12日的《人民日报》),这些问题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和深思。“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要用这样的“疾苦声”来时刻警示我们的领导干部,千方百计让群众看得起病、上得起学、住得上房,千方百计畅通群众的利益诉求渠道,健全社会保障和救助体系;要用这样的“疾苦声”来时刻提醒我们的领导干部,转变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学风、领导作风和生活作风,为民生福祉牵挂,为构建和谐社会助力。

用法治的“稳定性”来把握作风整顿的方法。法治具有稳定性、持久性的特征。用法治的“稳定性”来指导作风整顿。就要在方法上突出两点:一是作风整顿必须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作风整顿涉及人的思想和行为。而思想是管总的。也是最不易改造的。当前,我们的法律和制度还很不完善,一些层面的工作仍需用道德规范来加以约束。所以,一定不能把干部在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简单化,更不能在干部作风整顿时采取一刀切的办法。要从行业特点、人员状况、公权力大小等多方面综合考虑,采取分类指导、各有侧重的办法循序渐进,才能真正收到实效。二是要构建保持良好干部作风的长效机制。要从思想建设人手,注重干部教育培训的作用,加强对干部的正面引导;要从规范建设人手,注重制度的设计和执行。加强对干部的日常约束;要从司法建设人手,注重违纪违法案件的查处,加强对干部的警示提醒。通过上述措施,逐步完善覆盖全面、环环相扣的作风保障体系,从而构建起各级领导干部保持良好作风的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