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马克思跨越理论及对中国的启示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马克思跨越理论及对中国的启示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本文通过对马克思跨越理论的科学梳理,阐明了马克思主义迄今仍具有强大生命力和指导意义。当今中国现代化正面临一系列的发展困境,马克思跨越理论为我们解决发展问题、走出发展困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跨越理论 现代化建设 启示

1 马克思跨越理论的提出与形成

1.1 卡夫丁峡谷问题的由来 “卡夫丁峡谷”典故出自古罗马史。公元前321年,萨姆尼特人在古罗马卡夫丁城附近的卡夫丁峡谷击败了罗马军队,并迫使罗马战俘从峡谷中用长矛架起的形似城门的“牛轭”下通过,借以羞辱战败军队。后来人们就以“卡夫丁峡谷”来比喻灾难性的历史经历,并且卡夫丁峡谷成为了“耻辱之谷”的代名词,而把“卡夫丁峡谷”借用于社会历史领域则源于1881年3月他写给俄国民粹派女革命家维·依·查苏里奇的复信。

1.2 马克思跨越理论的基本内容 马克思跨越论的内容非常的丰富并且复杂,至今在学术界和理论界对马克思跨越论的认识都存在着很大的分歧和争议,主要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1.2.1 社会形态。马克思指出:“农业公社既然是原生的社会形态的最后阶段,所以它同时也是向次生的形态过渡的阶段,即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向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过渡。不言而喻,次生的形态包括建立在奴隶制上和农奴制上的一系列社会。”

这段说明,马克思在晚年的时候,有了新的认识,这种认识主要是针对的人类社会原生形态及其历史的残留。马克思在自己的晚年,考察了原生社会形态并对其历史演变和残留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经过研究,他对当时存在于东方的落后国家俄国和印度等国的农业公社这一事物进行了历史定位:马克思认为从时间上看,农业公社的存在是人类生产方式的过渡,体现的是人类社会从原生形态向次生形态的过渡;从空间上看,农业公社是历史的残留,在一段时期内和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并存,对于研究世界历史在各个历史条件下的一些古老的社会结构提供了参考。

1.2.2 跨越战略。在马克思看来,一方面,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将俄国的传统生产方式特别是它的农村公社推向崩溃的边缘;但是,在这同时,世界市场作为资本主义生产和交往发展的产物,在这种历史环境下,为俄国吸收和掌握西方资本主义的积极成果创造了条件。马克思认为,关于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俄国是很有可能跨越过去的,这其中最主要的因素就是因为,俄国和资本主义生产的世界市场是有联系的,并且利用这种联系,将资本主义的积极成果运用在农业公社中。

1.2.3 实现跨域的条件。在马克思看来,俄国的农业公社要想实现“跨越”,还必须要具有一些必要的条件,不仅有外部条件还有内部自身条件。从外界条件看,主要是指的在资本主义存在的环境下,便于俄国顺利的吸收资本主义的积极成果。马克思认为,俄国农业公社存在的同时,资本主义制度内部正在蕴藏着危机,这种危机将会伴随着资本主义而一起消失,最终的结果是随着现代社会倒退到“古代”类型的集体所有制和集体生产的高级形式。从内部自身的条件来看,俄国的农村是公有制的制度,而且俄国还握有革命胜利的果实,正是因为这种内部条件,为俄国农业公社跨越“卡夫丁峡谷”创造了有利的前提条件和机遇。

2 马克思跨越论的理论意义

2.1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在马克思早期思想中一直主张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单线决定论,而随着晚年跨越理论思想的提出,马克思认为在实现生产力跨越之前可以首先实现对社会制度的跨越,这种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不一致性存在是东方社会落后国家所特有的现象,体现了生产关系具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生产关系可以先于生产力实现跨越,但最终还必须通过大力发展生产力,达到二者的统一。

2.2 历史环境理论 马克思晚年跨越理论设想的提出是马克思长期研究和具体分析俄国农村公社所处的历史环境后的设想。马克思晚年反复强调了历史环境的重要性,相似的事情但是发生在不同的历史环境中就会出现完全不同的结果。判断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发展向度和社会发展道路,必须从其所处的历史环境入手进行具体分析和研究。这样才能够根据现实的条件和情况制定出符合本国家和民族的道路,社会主义的建设也应该如此。

2.3 世界历史的思想 强调世界的整体性,东方社会也是整个世界的有机组成部分,注重用“世界眼光”来看待问题,“世界历史”的全面发展和加速推进以及当今中国与世界的紧密联系,内在要求我们继承马克思恩格斯的宽广胸怀和世界视野,坚持用“世界眼光”来分析和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与发展。

3 跨越理论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启示

当今中国现代化正面临一系列的发展困境,马克思的跨越理论为我们解决发展问题、走出发展困境有着很大的启示。

3.1 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是中国发展的必经之路,不能够走捷径 马克思关于俄国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论述给我国的启示,社会的发展是需要符合很多条件的,其跨越发展需要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如果条件不成熟或者不具备,都不能够实现跨越式的发展,如果违背了社会发展的规律,强制性的让社会实现跨越发展,不但不会成功,还会受到历史的惩罚,付出沉重的代价。因此,带给我国的启示就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要坚持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并结合国内外的环境形势,不能够盲目的追求跨越式发展。我国在发展的过程中,坚决不能走资本主义的老路,要根据我国的国情,走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中国现代社会发展的科学道路。

3.2 中国要继续坚持改革开放这条路走下去,在改革开放中不断的吸收和掌握世界先进的文明成果 马克思认为俄国之所以能够实现跨越发展一方面就是因为俄国吸收了资本主义的先进成果,这对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我国也是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的。当前社会是一个全球化的时代,全球性的特点比俄国当时更要开放,比19世纪资本主义向外扩张的时候更加“全球化”。在这种环境下,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联系非常的紧密,相互之间的合作和交往非常的多;相互之间的政治关系合作很多,但是时常与冲突并存;在文化上,相互吸收和交流。在这样的全球化环境下,是不可能独立于世界发展的,中国当然需要融入全球的发展中,广泛的吸收世界发展带来的经验和技术,在建设我国社会主义的道路中,不断的发展我国的生产力和综合国力。

3.3 中国必须紧紧抓住机遇,不失时机地促进生产力跨越式发展 从马克思、恩格斯对俄国农村公社的分析可以看出,俄国有可能“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而实现跨越式发展,这种跨越不仅是社会形态的跨越,而且也是生产力的跨越。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一定的条件下生产力与社会形态的跨越式发展同样是可能的,关键在于条件是否具备。因此我们一方面要大力发展先进的科学技术,积极发挥高科技的推动作用,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另一方面我们可以通过与其他国家的科技合作和经济合作,充分吸取发达国家的历史经验教训,避免再走它们走过的弯路,从而实现生产力的提高,由此可见,生产力跨越式发展不失为一种迅速提高生产力水平、增强经济实力的发展模式。

在一个需要多方面进行改革和发展的中国,跨越“卡夫丁”峡谷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需要我们不断的摸索,抓住社会主义的本质,坚持社会主义的方向,为促进我国社会全面发展和进步而努力!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十九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

[2]张凌云.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与当代社会主义.武汉出版社,1999年版.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十九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

[4]孙来斌.“跨越论”与当代中国社会历史发展.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1.85-90.

[5]王金磊.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对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问题的再思考.烟台大学学报(哲社版,2002.4.374-379.

[6]任吉刚,滕向红.马克思恩格斯“跨越”理论与当代社会主义发展.山东师大学报社科版,2000.4.8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