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旅行不是为了记住什么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旅行不是为了记住什么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春节,女儿说想出去旅游,理由有三:一是今年是马年,她12岁;二是下学期快升中学了,会很忙;三是她在微信上创办了《吃货日报》,要多出去吃喝玩乐,才能办好。很有道理,就这么办吧。

于是我们出门了。

年初一我们从广州出发飞上海,当天看了上海博物馆。上博的造型是个青铜器,女儿远远就说,快到了。我说你怎么知道?她说:“这个形状像我们在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看过的那个锅。”我心中一喜,那是幼儿园的事了,她还记得。

第二天去苏州博物馆。苏博人不少,要排队,我竟有点高兴。我希望女儿知道,不是什么事情都有贵宾通道,有很多东西是需要等待,值得等待的。在排队时,我告诉女儿,我在排队看《富春山居图》合璧特展,排了三个小时。这幅画等待合璧等了三百年,我们为什么不能等三个小时呢?女儿说:“哦,黄公望啊,要等,要等。”

她知道黄公望,是因为我从买回的高仿《富春山居图》。我们把画铺在床上,跪坐在床边一点点看。女儿对富春江里几只鸭子最感兴趣,我则读沈周的题跋欲泪下。虽然我没有向女儿解释这样深奥的感触,但她记住了我的动容。后来我带她去北京故宫,在武英殿看到了沈周的《春牛图》,她惊喜地说:“哦,原来这就是沈周啊!”

这次到苏州博物馆,一看到文徵明的简介上有沈周的名字,女儿就兴奋地叫道:“嘿,沈周!”我喜欢她这种把古人当熟人的感觉。

所谓传统的传承,无非就是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有朋友问我,孩子几岁带去博物馆合适,我觉得因人而异,一定要孩子自己喜欢。在博物馆经常看到小孩不耐烦吵着要走,大人威逼利诱要留下。看到小孩脸上气愤的神情,我心里真着急。宁可没兴趣,你也不要叫他恨传统文化啊!

节后几天,我们到荔枝湾坐游船,吃云吞面、竹签牛杂。我们到佛山游祖庙,比较一下岭南新天地的老房子和上海新天地的老房子有什么不同。过两天,我们还要去香港,到文化博物馆看粤剧馆,到历史博物馆买《失明人杜焕忆往》专辑。女儿不需要记住这些,也许哪天她重遇这些东西,依然有似曾相识的触动。

这次旅游,女儿已能帮很多忙了。出门前收拾行李,路上照看行李。餐厅订座、点菜,途中问路,用身份证买高铁票。到了酒店负责所有手机、iPad的充电以及连接wifi,泡茶、煮咖啡。一路拍照片发微信,我说她,这朵花这样拍好看,她说,不用,我和你角度不同!

光是这些,我就觉得不枉此行。

我希望她快点独立,对吃喝玩乐驾轻就熟,小小年纪,就能自己走天涯。不必太依靠我,也不必有太重的家庭观念。

也许有人认为,我是在摧毁传统美德。我可以毫无愧色地说,我重视传统到了腐朽的地步。但我重视传统,却从不灌输传统,更不迷信传统的教育。

孩子千差万别,最美也正在千差万别。我就想这样看着她长大。别人说女儿是贴心小棉袄,我的女儿还是我的小枕头。肉肉的,软软的,在旅途中当枕头,可舒服了。

(慕纱摘自《新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