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鹰派”和“鸽派”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在很多国家的政府和中央银行中都有所谓“鹰派”和“鸽派”之分,他们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上都存在对立的观点。在财政方面,“鹰派”和“鸽派”的对立在欧洲表现得特别突出。在欧洲,财政方面的“鹰派”色彩一直占上风主要是由于德国的影响。这一派的观点认为必须将财政平衡放在重要的地位,为此不惜牺牲一些经济增长。在学术界也有同样的“鹰派”理论研究。哈佛大学和马里兰大学的雷哈特(Reinhart)和罗格夫(Rogoff)在2010年美国经济评论(AER),发表了政府债务和经济增长的论文(‘Growth in a Time of Debt’,)他们的结论是认为存在雷哈特-罗格夫转折点,即政府债务占GDP的比例的转折点为90%,超过该比例经济就要出现大幅度的下降,而且通过实证分析表明债务对GDP的比例与国家的经济增长呈负相关关系。这一研究具有广泛的影响并成为在欧洲和北美实施财政紧缩政策的科学依据。
最近的发展对于上述研究提出了更严厉的批评。麻省大学经济学研究生Thomas Herndon重新验证了雷哈特和罗格夫的结论。该研究生发现原计算存在计算误差,如果正确地计算,这个结论并不成立。目前在欧洲,通过长期财政“鹰派”和“鸽派”的争论后,财政方面的“鹰派”观点也有转变的迹象,欧洲对于财政紧缩的反对声日渐高涨,目前所实行的财政紧缩面临挑战,而那些“鹰派”的反对者也利用了新的研究成果。
但是公平的说,如果相信欧债问题是一个长期的问题,那么“鹰派”和“鸽派”的解决方法的最终效果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但这种实践的道路往往具有不可逆性,一旦历史最终证明所选择的道路是错误的,实际已经难以挽回。因此现在就来判断财政方面的“鹰派”和“鸽派”孰是孰非,还太早。
货币政策方面的“鹰派”们命运则不同。我们可以回想2008年美国开始推出货币量化宽松政策,其他国家纷纷跟上的时候,各国的“鹰派”们提出了多少通货膨胀的警告和预言。但是五年过去了,这些警告和预言都落了空。目前主要发达国家的通货胀涨纷纷创下近三年的最低水平。伯南克在5月22日的国会证词中甚至表达了对通货胀涨过低的不满,“过去几年中,通货胀涨似乎长时间低于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设定的2%的目标,而美联储认为通货胀涨低于但接近2%最有利于达成最大化就业和价格稳定的双重使命。”4月份美国CPI同比增长只有1.1%,降至2010年11月以来的最低水平。德国、法国、意大利和加拿大的通胀情况与美国类似,即使是相对较高的英国,4月份CPI同比增长也下降至2.4%,也是2012年9月以来的低点。日本4月份CPI同比增长为-0.9%,创下2010年8月以来的最低水平,依然处于通货紧缩当中。日本的通货紧缩已有多年,同时日本又是最早和最持久推行货币量化宽松政策的国家,时直今日,日本政府反通货紧缩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而那些自2008年以来持货币政策“鹰派”观点的人实在需要检讨一下自己的分析方法所存在的问题。
在欧洲,德国背景的欧洲央行行长特里谢是坚定的“鹰派”,因此特里谢在的时候,虽然欧债危机已经爆发,欧洲央行还在加息。而欧洲央行在特里谢离开后走向“鸽派”,最近欧洲央行宣布降息25个基点至0.5%,成为该行近10个月以来首次降息。美国自危机以来央行基本是“鸽派”占上风,财政方面也具有较浓的“鸽派”色彩。所以美国经济在危机爆发五年后开始呈现一些复苏的势头。
在中国,实际上也存在货币政策上的“鹰派”观点。我们看到人们被各国的货币量化宽松政策和所谓热钱流入搞的心烦意乱,并继续高度警惕通胀风险。但在现实中,5月份一些重要的原材料价格呈现明显下跌的趋势,如焦碳、中厚板、电解镍、线材、罗纹钢、热卷板、动力煤等。从这些原材料价格的走势可以判断PPI在5月份继续保持一定幅度的同比负增长应该是没有疑义的。
PPI持续出现负增长也是一种通货紧缩现象(目前已经持续15个月),PPI持续出现负增长首先是经济下行的一个警示,其次PPI作为出厂价所昭示的生产领域通货紧缩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抬高实际利率,相当于在经济下行的过程中变相实行了货币紧缩政策。再次按照价格的形成过程,出厂价将会传导到零售价,因此PPI的持续负增长将会传导到CPI。
在货币量化宽松政策的发源国,人们在抱怨通货胀涨过低,黄金、原油和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下跌,国际食品价格处于低位,PPI连续负增长以及经济疲弱不堪的背景下,继续担心中国CPI通胀的上涨是不是有点杞人忧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