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后管理对策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后管理对策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小型农田水利承担着农田灌溉和排涝功能,为粮食生产提供基础性保障。但农村实行联产承包生产责任制后,村级组织对小型农田水利管理功能弱化,尤其是税费改革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主体缺位,工程老化失修状况日趋严重,用水矛盾日益突出。本文就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后管理进行探讨,并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的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后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 TV 文献标识码: A

粮食问题始终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头等大事,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近几年来,为解决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长期以来存在的“投入少、项目散、成效差”的问题,中央不断加大对农田水利建设的投入力度,加快了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步伐,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对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用明显。由于历史欠账太多,工程建成后管理问题成为制约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发展的又一问题。为保证工程进行良性发展,结合河东区实际情况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成后管理问题进行探讨。

一、农田水利管理制度变迁

进入新世纪以来,尤其是农村税费改革以后。由于取消“两工”即农村义务工和劳动积累工,农田水利管理制度进行了深层次的改革。2002年国办转发《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要探索建立以各种形式农村用水合作组织为主的管理体制”。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关于建立农田水利建设新机制的意见》再次强调,要鼓励和扶持农民用水协会等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随后各地纷纷组建成农民用水协会。农民用水户协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政府和农民之间的这种不对称地位,便于将各村组农民利益集合起来,在灌溉水权交易中以对等的地位与政府进行协商和谈判。

二、小型农田水利现状及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小农水项目资金整合不够

水利部门是侧重水源工程、中小型灌区骨干渠系工程和末级渠系工程的建设改造,是以农田的灌溉工程为主要建设对象,部分为灌排结合的工程;而其他部门是以耕地平整和畦田改造、田间作业道路、农田防护林以及田间灌排工程设施建设为对象。水利部门和其他建设部门项目建设内容是不同的,而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方案要求水利部门和其他部门分摊灌溉面积,因此存在着不合理。

(二)、小农水工程建设上存在简单“一刀切”现象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相对而言是比较复杂的,不可简单按章办事搞“一刀切”。其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没有充分考虑建设当地的实际情况。例如,当地的水源丰沛或欠缺的问题,对于水源丰沛的地区,相对用水户对于水的需求就不会太高,而对于水资源相对不丰沛的地方,对水的需求就很高。那么两地在建设小型农田水利就考虑水源丰沛欠缺的问题。再者要考虑当地的地形,水源上下游的地理位置问题,上下游不同的地理位置也就决定了相对应农户对于水的需求是不同的。

(三)、小农水的建后管护体制尚未建立

农民用水者协会是建立在互惠互利、民主管理原则基础上的从事农业灌溉服务的非盈利性的农村互助合作用水组织,没有经济利益,目前这样的组织在农村很难可持续发展。通过项目扶持,农民用水者协会已完成了基本框架的构建,但没有盈利机制就像缺少“心脏”,没有资金就像缺少“血液”,因此政府在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对农民用水者协会提供资金支持是必要的,如何筹措,落实经费也是农民用水者协会面临的重大问题。

(四)、水利建设长久失修

在长久积弱的情况下,还是难以全面周到的覆盖到全部需要整修的地方。蓄水工程是以修建水库、拦河闸坝为主,大部分拦河闸坝都是年代久远,水源地的日常维护工作是重要任务,往往会忽视加大对大中型水库及拦河闸坝的除险加固力度,渠系的配套设施和建筑物也是年久失修,需要进行有规划的改造,可能根据具体的需要还会新建一部分。各地水源工程和干支渠的建设正在进行中,中型灌区节水改造项目也已拉开序幕,但由于规划的不周和地方申报的不及时都有可能影响到小农水的具体建设效果。

三、促进小农水建后科学管理、可持续利用的政策建议

(一)、编制建设规划与建后管护规划相配套

县级政府根据本地区农户的实际需要以及已经建成的农田水利设施类型实际情况,统筹安排各个乡镇的农田水利工程,坚持小农水工程和水源工程、干支渠建设相配套,推动小农水工程的整体协调发展。同时为了保证小农水建后管护,县级政府在制定本区域规划的过程中,应组织专家及有多年从事小农水工作经验的乡镇干部以及小农水工程的管护主体村民代表开展座谈会,听取各方意见的基础上制定适合本区域情况的小农水工程建后管护规划。同时为了保证建后管护规划的顺利实施,县级政府应成立的监督机构对小农水工程建后管理进行监管,确保对小农水工程管理政府监管的可持续性。

(二)、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具体责任

实行严格的领导责任制,将具体的小农水配套设施的管理落实到具体的责任人。一个领导负责一个或者几个小农水配套设施的管理,层层分解任务,签订责任保证书,增强具体责任人的责任意识。同时也可以根据小农水配套设施的管理情况进行绩效考核,绩效考核的成绩县级政府予以公示,绩效考核的结果可以作为年底评选优秀干部、个人政绩的重要参考依据,以此增加责任人对小农水配套设施建后管理监管的积极性。

(三)、整合资金,提高水利建设和管护资金的使用效率

国家一直以来十分重视农田水利,对其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但是目前国家支农资金的渠道比较多,资金下达的时间也不一致。容易造成建设项目的投资重复以及项目投资不均,限制了公共财政对农田水利的支持力度和作用效果。因此为了更好的发挥公共财政的支持作用,加大对于小农水建后管理资金投入力度,县级政府应整合政府部门(国土部分、农业部分、农业开发办、水利部门)水利建设资金,增加对管理的投入力度,保证涉农资金在小农水建设和管理中投资结构合理化。

(四)、政府构建激励机制,增加农户实际参与度

首先,用水协会作为一种民间组织,其法律地位难以得到保障,县级政府可以通过出台《XX县关于加强农户参与农民用水协会的相关意见》在保证用水协会的地位的同时也保证了农户参与用水协会组织的权利义务。其次,在小农水项目管理的过程中,坚持用水协会的主体作用,让农户充分行使自己的权利,建后管理坚持用水协会负责,充分让农户行使作为管理主体的管护权、使用权、监督权。政府积极构建本区域特色农业产业,增加农民农业收入。

(五)、引进和培养基层技术人员

在管护运行的过程中,聘请相关的专业技术人员全程跟踪小农水工程的管理,保证小农水管理的长效运行。同时,基层政府也可以组织水管单位人员、乡镇干部、水利服务中心人员开展培训,为小农水工程管理提供中间力量。鼓励水利服务工作人员不断学习,丰富自身专业技术,提高基层的水利技术人员的水平,为小农水工程管护提供稳健的技术支持。另外完善基层技术服务人员体系,地方政府可以选取一些比较优秀的水利工作人员去深造、进修、培养,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岗位需求。

(六)、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强化水费计收管理。

逐步理顺水价形成机制。水利工程供水水费为经营性收费,供水价格要按照补偿成本、合理收益、公平分摊、促进节水、统筹兼顾的原则由政府价格主管部门核定,对农业用水和非农业用水要区别对待,分类定价。水价根据水资源状况、供水成本及市场供求变化适时调整,分步到位。同时,强化计收管理。除国家法律、法规及政府另有规定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水价上加收任何名目的费用,不得截留、平调、挪用和减免水费。水利工程水费由供水经营单位计收,未经供水经营单位授权或委托,其他单位和个人无权计收水费。

(七)、改善用水协会组织管理

经过实地调研发现,大部分的用水协会的管理层结构与村委会的干部结构一致,会长都是由村长兼任。一般而言,村长担任会长有比较高的威信而且村长一般对于政府对用水协会的各项规定比较明确,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因此有一定的优势。但是这种领导结构缺乏民主难免会影响农户参与用水协会组织的积极性。为了更好的激励农户参与用水协会组织,可以公开选举管理层,鼓励农户参与用水协会管理层的选举,增加农户的主人翁意识。另外,从调研数据上看,临沂市、河东区的农村用水协会以政府的主导的形式成立居多,组织设置、制度创建都是政府主导牵引,因此应更多的鼓励农民自主成立用水协会。

结束语:

通过近几年的工程建设基本完成区域内主要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配套改造,形成较为完善的灌排工程体系,达到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抗御自然灾害能力明显增强的效果。初步实现基本农田“旱能灌、涝能排”,建设优质、高产、稳产、节水、高效农田,促进农业增产,增加农民收入,形成田成方、树成行、路平沟通、灌排自如、旱涝保收的高产高效农田新格局。

参考文献:

[1] 石玉波.关于水权与水权市场的几点认识[J].中国水利,2001(2):31-32.

[2] 姜文来.水权及其作用探讨[J].中国水利.2000(12):13-14.

[3] 郑守仁.农田水利小知识[M].武汉:长江出版社,2010.8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