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关注放大效应 回归本心思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修辞中有夸张手法,即为了表达强烈的感情,对人对事物“言过其实”,从形象、特征、程度、数量、作用等方面作夸大或缩小的描述。夸张中的夸大或缩小往往源于对生活观察、实践后的放大。对生活的放大也就有了生活的常态和非常态。常态是我们生活中的平民式教育,而非常态是我们生活中英雄式教育。
孔子的思想继承者——“亚圣”孟子,极力推崇“舍生取义”。听亚圣心声,道德方面要具备“仁义礼智”,大义比生命更重要,他告诫人们不要做见利忘义、苟且偷生之人,要保持“本心”。孟子的《鱼我所欲也》是对平民式一次英雄的呼唤,在放大中回归。
鱼与熊掌的价值取向,常态中价值取向明朗,自我的人生观决定了自我的价值观。熊掌的美味与不易得到使我们作出了价值判断——舍鱼而取熊掌者也,这种选择结果也必是人们容易接受的。然后孟子将选择的对象放大到生与义的选择,句式与前面是相同的,仍是两物对举来作抉择,作者自然推导出“舍生取义”的结论。在人们接受了鱼与熊掌的比较后,再来说“生”与“义”的选择,便容易得多了,对于“舍生取义”的结论也就极易为读者所接受。在奥斯特洛夫斯基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对生命诠释过“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每个人只有一次,在这仅有的一次生命中,我们将怎样度过呢?……”正因为生命的仅有一次,使我们大部人在“生”与“义”彷徨中选择生,放大中看到了我们失去了本心;同时生命又不是唯一的高度,有高于生命高度的“义”。从古到今的舍生取义者一次又一次铸就了高于生命的高度,成了普通人仰视的对象。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长江大学学生在长江边发现两名少年落水,15名大学生冒着生命危险,跳入长江救起落水少年,陈及时、何东旭、方招不幸遇难的英雄事迹……景仰英雄,是对我们平民英雄情结的满足与修正,是对我们本心又一次地洗礼与回归,在放大中不迷失自我。
“不食嗟来之食”的故事为了证明人人都有本心,将生活又一次地放大。因一声轻蔑的吆喝、一个轻视的肢体动作而选择饿死。在生活的常态中,我们的尊严是否生活在真空呢?不同国家的元首到访,礼炮的响数都有因大国小国而差异;生活中有时别人的一个白眼,一句恶语嘲讽,漳平地方俚语中的“狗地有裤淌穿”,一个竖起大拇指朝下的肢体……我们会写遗书为那尊严而死亡吗?如果有,那是极少数心理不健全者才会做出的选择,他们的尊严底线人为地拔高了,生命这艘航船动不动就触礁而葬身海底。何况我们应对尊严作一个区分:自尊与他尊。自尊是我们自己生命可以把控的,男儿膝下有黄金,行道之人、乞人可以让双膝不下脆,让自己的本心站起来,甚至本心如上帝,行动如乞丐。而他尊往往是我们自己难以把控,只能在价值的权衡中作出选择。我们日常生活所谓“看不起”、“不给面子”、“不赏光”……历史上的韩信胯下之辱,韩信面对淮阴市场上那恶少的“他尊”的挑衅,内心权衡之后,一语未发,从恶少年的胯下爬过去,并引得市场上的人哄然大笑。为了消除这种羞辱感,我们常说“恨不得地上找条缝钻下去”。如果韩信面对十足的“他尊”,不加判断,不加选择就与那恶少较量,可能成为那恶少的刀下之鬼,也就没有后来的美名,以及对那恶少美丽的报复。因此,面对我们的本心受到“他尊”的挑战时,是否可以用孟子的话“……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来使我们的本心增强。如果我们想到人如一树花开,同发一枝,随风而逝,有的坠入绿茵,有的掉入污泥,那么我们面对他人的“看不起”、“不给面子”、“不赏光”就有笑面他尊的超然。“不食嗟来之食”的故事,如果侧重于嗟来之食不能食,而证明舍生取义的榜样,那么这种放大的“义”在常态中就贬值了。如果侧重于“乞人”、“行道之人”,把“义者”放大到连卑微者都可以拥有本心,那么这种放大的“义者”使我们在常态中看到人性中都具有善的一面。
“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在第三方的作用下而接受万钟的俸禄是对失去本心的又一次放大。人与人的关系,有时似契约关系:有甲方、乙方、丙方,给学生假设一个情景:“有一个人困在迷宫里,如果没有你的指引,他要冷饥挨饿受冻三天才有人来解救,这时你会不会帮他指引?”举手之劳,全班的同学都愿意。我接着问:“这时出现了乙方,手里拿着一张崭新的伍拾元,对你说,只要你不去指引,这伍拾元就是你的了。”有四个同学接受了伍拾元。我接着问:“同样情景,乙方掏出的是伍佰元,谁会要这伍佰元?”有更多同学接受了伍佰元,理由他只是受点苦头。我继续加大筹码:“同样情境,现在是伍拾万元,班上还有谁不准备要这笔钱?”有两个同学举起了手,不为金钱所累,超然现实我欣赏,同时我小结说:“一边是金钱数目的加大,一边是不帮受困者指引的人数逐渐减少,这反比关系告诉我们现实生活总是有人会被一定数量的金钱所收买。”我接着向这两位超然现实的同学假设第三方情况的出现:“如果你考上了香港大学,一家人正为四年伍拾万的学费发愁,再筹不到就面临着失去上香港大学的机会,你还会迟疑吗?”还有一个同学坚持,上不了香港大学,我可以上普通大学。好!“如果一边是伍拾万元,一边是你至亲的人等着钱做器官移植,又苦于等不到钱,手术也就无法做,也就失去了至亲的人。”最后一位同学没有表态,只是沉默不语。这假设很残酷,因为生活既简单又复杂。如果只是甲方,生活中总有人不失去本心,更不用说金钱的收买。同时,如果出现了第三方,是否失去本心就显得复杂化。我们不是常听到当父母的说:“如果可以用我的疼痛代替孩子的疼痛,用我的生命代替孩子的生命,我都愿意。”万钟的放大,使我们对失去本心有了更多理性地思考。
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本来是备受尊敬的,可是为何老师的行为会导致学生自杀呢?案件至此师生虽然各执一词,学生及其家长认为都是老师的罪过,而老师则认为自己并没有错,但是究其深层次的原因,概括为一句话就是:“钱‘高压’爱‘短路’扭曲了师德。”《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第三条明确规定:关爱学生。然而,在执行中,很多教师都打了折扣。突出表现为:师德沾染上铜臭,“关爱”短路了。教师为了金钱失去了本心。不能否认,学生的智商、情商参差不齐,成绩有好有坏,这是正常的。问题是教师如何对待,有调查显示,约80%的中小学生对教师个人素质的要求首先是“为人正直”要有“本心”。思想上,老师要有较高的境界;教学中,爱就等于成功,付出一点,就会得到学生真诚的回报。
放大效应让我们看到了生与义的对立与统一。生与义有时如两条平行线,有时又交织在一起。在平行后交织又在交织后平行,平行与交织中不断演绎着对立与统一。傅雷在《傅雷家书》论述贝多芬乐曲中两个主题的对立,是他内心的双重性:一个往往代表意志、代表力或者说代表一种自我扩张的个人主义。另外一个往往代表狂野的暴力,或者说命运,或者说神。斗争的结果总是意志得胜,人得胜。但胜利并不持久。所以每写一个曲子就得重新挣扎一次,斗争一次。到晚年,斗争仍不断发生,不是谁胜谁败,而是个人的隐忍与舍弃。皈依、觉悟、放弃斗争,放弃挣扎,以换取精神上的和平安静。挣扎中自我得到了扩张,同时又证明自我不能不限制的扩张下去。而且最后承认“自我”仍然是渺小,斗争的结果还是一场空,真正得到的只是一个觉悟,觉悟斗争之无益,不如与命运与神言归于好,求妥协。正因为人内心的双重性,一方面个体在宇宙中的渺小、短暂,使我们对现实多少带着超然现实的态度,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义重于生命,追求本心的至善,洋溢着英雄的情结。另一方面,生命的不可再生、不可复制、不可克隆,生活又离不开物质的需求,本心的失掉又回归于平民情怀。英雄与平民之间不断斗争,不断寻找生与义的平衡点。
生与义的平衡点,更需要我们善于斗争。赖宁式的舍生取义不是我们对尚缺乏自我保护能力的学生所倡导的。既要不失去本心又要热爱自己的生命,这个平衡点就要利用我们的智慧去斗争。面对小偷偷他人钱包,你大喊:“有小偷偷你的钱包。”这样的提醒,帮助了别人却往往伤害了无能力保护的自己。如果我们掏出手机,装着接电话:“什么?我们宿舍被偷,赶快报警。”此招不灵,再急冲冲地装着要赶车,不小心撞了被偷者连忙道歉:“对不起,对不起,我宿舍被偷了,急着赶路。”
放大的效应,折射了本心的真实与不易,回归本心的理性思考,不断地在斗争中寻求内心的平和安宁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