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我国聚酰胺纤维行业的发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我国聚酰胺纤维行业的发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聚酰胺(PA)纤维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耐热性、耐化学腐蚀性、耐磨损性和自性,在服装、家纺和产业用领域应用广泛,是仅次于聚酯纤维的第二大合成纤维品种。

1 我国聚酰胺纤维行业的进展

1.1 产量和需求量稳定增长

我国PA纤维行业经过多年发展,从2007年起产量一直稳居世界第一。“十一五”期间,在国内下游纺织品市场及PA制品出口带动,大容量、先进装置的引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聚合、纺丝装置的成功开发等的共同作用下,我国PA纤维工业快速发展,其产能、产量和需求量均大幅增长。2005 ― 2010年间,PA纤维产能增长了 82.4%;产量从2005年的 71.66 万t增加到2010年的 161.8 万t,增长了 125.78%,年增长率达 17.69%;需求量从2005年的 89.98 万t增加到2010年的 168.86 万t,增长了 87.66%,年增长率达 13.4%。

国内产量增幅大于需求增幅,进口量逐年降低,出口增长明显。2005年进口量为 25.55 万t,2010年进口量减至 20 万t,平均每年下降 4.78%;出口方面,2005年出口量 7.23 万t,2009年为 9.9 万t,2010年快速增长至 12.94 万t。

1.2 出现了具有良好竞争力和成长性的企业

伴随着行业的快速发展,近年来PA行业出现了成长性较强的龙头企业,这些企业的规模、技术水平和产品品质均具有良好的竞争力。其中,广东新会美达锦纶股份有限公司的PA6切片产能达到 20 万t/a,生产规模位居世界前三,长丝产能 7 万t/a;福建长乐力恒锦纶科技有限公司年产PA6切片 18 万t,是目前中国已经投产的单线产能最大的企业,长丝、高弹丝产能达 15 万t/a。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的己内酰胺(CPL)国产化取得突破,2010年CPL产量达 29.79 万t,占国内总产量的61%。随着2013年中石化巴陵石化年产 30 万t CPL项目的改造完成,加上先期与浙江恒逸集团合作的年产 20 万t CPL项目的建成,其在CPL领域的竞争优势将进一步得到巩固。

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年产 20 万t PA66盐的产能基本满足了下游PA66切片和纤维的需求。2012年PA66盐的产能将达到 30 万t,工程塑料 8.4 万t,工业丝和帘子布 14.2 万t。PA66帘子布工业丝的生产规模稳居世界前列。

1.3 己内酰胺及其聚合物的国产化取得重大进展

长期以来,CPL因其生产工艺复杂,技术难度大,主要依赖进口,国产自给率低于 40%。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开发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CPL成套生产技术,先后在巴陵石化、石家庄化纤实现年产 10 万t规模以上的扩能改造。CPL产能表现出强劲的扩张势头,预计到2014年国内总产能将达到 140.5 万t,2015年CPL自给率将达到60% 以上,PA6聚合原料短缺的问题将基本得到缓解。

CPL新建装置多采用国产成套新技术,规模为年产能20 万t以上。随着国产技术的推广,产能规模化和集中化程度加深,将进一步压缩CPL的建厂投资成本及其他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从而带动整个行业的良性发展。

PA6聚合技术在“十一五”期间取得了重大进步。截至“十一五”末,国内锦纶行业聚合装置在规模、单位投资、运营成本、综合能耗等方面均取得了大跨越。装置规模最高达 200 t/d,单位投资 2 500 ~ 3 500 元/t,单位运行成本1 000 ~ 1 300 元/t,综合能耗 180 kgce/t。装置国产化率由“十五”末的 10% 上升到 60%,技术水平由过去的小容量、常规品种,向大容量、连续装置、高自动化、多品种发展。

2 我国聚酰胺纤维行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2.1 产品结构有待优化

PA品种繁多,工业化生产及应用量最广的是PA6和PA66,约占PA纤维总量的 98%。美国以及英、法等西欧国家以生产和应用PA66纤维为主,而日本、意大利、俄罗斯、东欧各国及亚洲国家以生产PA6纤维为主。在我国,PA6与PA66的比例达到了 85∶15,PA6占有绝对优势。

我国PA纤维材料主要有服用长丝、产业用丝、BCF、短纤等。其中,服用长丝占 49%,产业用丝占 21%,而短纤、BCF仅占 8%。与发达国家相比,产业用丝、BCF比重偏低,品种结构仍有很大的优化空间。随着国家内需拉动和新产业刺激政策的引导,以及国民收入提高和消费理念转变的影响,汽车用纤维材料、装饰用纤维发展潜力巨大。

2.2 国产化单体与聚合物是主要瓶颈

PA纤维的原料品质与国外差距较大,高端原料缺乏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瓶颈。当我国其他一些种类的纤维及其纺织品遭遇国外反倾销调查时,我国却先后对进口聚酰胺和己内酰胺进行反倾销调查。

国产PA6大容量连续聚合技术取得了重要突破,但在产品品质、生产成本上还有待尽快提升。重要的高端原料PA6高速纺丝用切片尚主要依赖进口。己内酰胺的品质、成本与国外相比也有不小的差距。PA66盐的原料己二腈目前国内还无法生产,仍需从国外进口。

3 我国聚酰胺纤维行业发展的主要趋势

3.1 提高品质与降低成本是主要方向

追求产品高品质化的过程实际体现了生产装置、设备、工艺的高精度、高稳定性和高可控性,代表行业技术和产品发展的水平和方向。为了进一步降低单位产能的建设投资和生产成本,提高在市场上的竞争力,生产规模的大型化和超大型化是世界化纤行业发展的趋势。

国内锦纶企业的利润率不高,2010年1 ― 11月行业平均利润率为 4.32%,处于各产业下游水平。因此降低成本是企业成长和行业发展的保证。另外,扩大产能、提高装置规模和技术水平、向上下游延伸将成为行业新一轮发展中的突出特点,在此基础上,将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

3.2 功能性纤维材料及其系列化产品开发是市场需求

由于PA纤维价格较PET纤维等要高很多,纤维材料及其系列化产品须定位在高端,才能保证企业的竞争力。

2010年PA民用长丝差别化率为 55.2%,比2006年提高了 11.3 个百分点。一些高性能、多功能纤维材料越来越受到市场重视,包括复合超细、细旦异形、高弹性、全消光、增白、远红外、抗紫外、抗菌防臭、阻燃、抗静电等产品。

此外,近年来受国家对汽车工业一系列政策拉动的影响,PA11、PA12、PA1212、PA612等长链尼龙需求快速增大,受到企业的重视。上海、山东等地已建设多套国产中试规模的装置,市场已出现相应产品。

4 发展建议

4.1 充分发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作用

国产化关键共性技术的快速推广,大力开发差别化和精细化的产品和技术,是当前产能扩张期的迫切需求,对提高整个产业的抗风险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具有现实意义。否则,容易出现靠成套引进设备来扩大产能,以压低劳动力成本、牺牲环境为特点的恶性竞争,从而对行业发展造成威胁。

依托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优势,以研究院所、大专院校、工程公司为主体进行研发和技术推广,行业内骨干企业负责实施产业化示范,将快速提升行业重大关键技术的国产化水平和成熟度。加大产业链上下游衔接,建立面向消费者需求的生产、研发、服务的快速响应机制,将快速提升行业的技术水平和产品水平,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4.2 建设完善面向行业技术创新的技术服务平台

现阶段,我国PA6生产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仍不强。行业内的多数企业单线产能低,以PA6聚合企业为例,截至2010年年底,规模在 10 万t/a以上的企业只有 2 家,5 万 ~ 10 万t/a的有 11 家。截至2009年年底,国内 70%以上的聚合装置为引进技术。

与此同时,行业内各企业面临的问题往往共性突出,解决方案在全行业具有可推广性。因此,构建产业技术集成平台,集中资源开发和推广国产新技术,为企业提供便捷、低成本的技术研发服务,是快速提升锦纶企业生产水平的有效手段。

4.3 加大清洁生产的约束

开发和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及其评价指标体系,对于提升技术本身的竞争力、引导和规范行业发展具有重要性和紧迫性。

此外,发展清洁生产技术对提升竞争力也具有积极作用。比如,CPL聚合生产中,PA6中含有 6% ~ 10% 的单体和低聚物,去除这些物质需要大量的水。开发提高单体利用率、低聚物再利用的清洁生产技术具有突出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也将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

4.4 加强标准体系建设

在PA产业链众多环节中,国产原料的高端应用、功能性产品的标准匮乏,已经不能适应行业快速发展、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需求。比如,高速纺丝用的CPL与PA6质量指标体系缺乏研究基础,企业只知道某种原料适合高速纺,不知道影响高速纺应用的指标参数。这也造成生产商没有针对性的产品质量控制指标,而用户在选择产品时则缺乏统一的标准。因此,加强标准体系建设,促进流通环节畅通,杜绝以次充好,将有利于行业健康有序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