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解密”央视特约评论员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唐怡: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评论员组制片人,负责央视评论员队伍的管理维护和评论选题策划、实施。
去年7月27日,央视评论员队伍正式亮相。从最初的关注评论员形态在央视新闻频道的出现,到评论员的评论内容被网络媒体广泛转载,央视的评论员队伍受到了来自各方面的关注。在特约评论员机制运行半年后,本刊记者采访了央视新闻中心评论员组制片人唐怡。
深化新闻改革举措之一
记者:在去年7月评论员队伍正式亮相之前,央视是否有特约评论员的形式存在?
唐怡:没有,从来没有过。以前大多是特别嘉宾的身份,但是字幕上肯定不会打评论员。不管是特约也好,评论员也好,从来没有这种正式的称呼。我们这个队伍,大概是去年5月份开始进行组建的, 6月初的时候正式成立评论员组。7月份在中央电视台的机构重新调整中把评论员组划归了评论部,现在的评论员组是隶属央视新闻中心评论部的。
记者:能否介绍一下当时组建评论员队伍的背景?
唐怡:背景就是要强化新闻的效果。这也是中央电视台深化新闻改革的举措之一。央视作为一个新闻媒体,在发生重大事件的时候应该旗帜鲜明地亮出自己的观点。当时我们也做了很多调研,不管是CNN也好,或是BBC,他们都有这样的评论员队伍。他们有的叫本公司的顾问,其实就是以评论员的身份出现,BBC就很正式地称作新闻评论员。这一举措也符合中央电视台要加强打造新闻的国际传播力的目标。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提出了要建立自己的新闻评论员队伍。
在第一时间对观众解释
记者:当时是怎样组建这样一个评论员队伍的?在什么范围选人、选多少人、为哪些节目配备评论员等,是怎样考虑的呢?
唐怡:当时有一个最基本的考虑,就是我们的评论员是要跟新闻的,特别是因为新闻频道是24小时播出的,评论员就是要在有事件发生的时候,在第一时间能够对观众解释。最起码要对看新闻的方向有一个引导作用。因为我们都知道,新闻本身是事实,但是评论是主观的,评论就是你的评价和你怎么来看这件事情,我们觉得是需要有一个人来引导的。
当时选评论员的范围,主要是基于中央电视台多年来嘉宾合作的基础去选,要选择特别适合电视表达方式的。当然也有一些以前没有做过嘉宾的,有的时候我们也会看一些纸媒的评论文章,去约见一些评论的作者。有的人能写,他未必能说,当然电视的评论员一定是既要能写,又要能说,而且还要有面对镜头的表达能力。总之,电视比广播和报纸都要多很多程序。在确定了评论员人选之后,再试镜,再经过跟我们的打磨,才有去年7月27日评论员的第一次正式亮相。
在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第一批24位评论员中,特别是构成评论员最核心队伍的八九位评论员,分别来自中央电视台、其他新闻媒体和研究机构,年龄、知识结构比较合理,普遍具备较强的政策水平和把握舆论导向的能力以及新闻表达的能力。
“1+1”的值班模式
记者:我们知道特约评论员都有自己的本职工作,那他们跟央视的合作模式是怎样的?
唐怡:因为他们都有本职工作,尽量使两边兼顾,工作的时间都是双方协商而定的。评论员抽出时间到这边来,按照评论员固定的空闲时间,形成一定的值班制度。其实值班制度肯定是有缺陷的,未必能在当天事件发生的时候能够有最合适的人选,但是值班制度有一个好处,就是在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会有人出来评论。
记者:能具体介绍一下值班制度和特约评论员的工作流程吗?
唐怡:目前采取的是“1+1”的模式,每天会有两个评论员值班。每天有1位国际评论员、1位国内评论员以值班形式,随时根据最新新闻内容在新闻频道和中文国际频道插入即时评论。另外每天还有2到3位评论员参与“环球视线”和“今日关注”两档专栏性评论节目。
具体的工作流程,如一些预见性的新闻,像奥巴马访华这样能够预见性的新闻事件,我们都会提前做出安排,排班的安排都是有针对性的,也会让评论员有针对性地做出准备。但是如果碰到突发事件,评论员的准备时间可能很短,短的时候只有半个小时,长的时候最多也就一个小时。现在我们的评论能在第一时间发出,比其他媒体都快,正因为有值班的评论员在,才保证了我们的评论。
央视给了他们平台
记者:您怎么评价央视和特约评论员之间的关系?
唐怡:我觉得更多的是合作的关系。他们代表央视在发言,央视也给了他们平台。作为央视的特约评论员,央视对他们都是很信任的,台里没有给他们过多的约束。
记者:具体到某一位评论员去发表评论,说些什么,怎么说。央视有一定的审核吗?
唐怡:网上一些人说评论员是念稿子,其实不是这样的。我们的审核,只是说我们的主编和评论员有一个交流,大概知道评论员会说些什么样的内容,提出怎么样的观点。观点就是屏幕上的字幕,是双方协商出来的。
我们评论组一共有10位工作人员,我们的主编有丰富的新闻从业经验。我们主要是负责选题,提出自己的看法,比如我们会提出和评论员不同的意见。另外从电视表达这方面讲,特约评论员们都不是从事电视行业的,而我们都是专业干电视的,我们会从电视传播上提出一些意见。至于评论员具体怎么去说,是没有稿子的。在网上看到的评论的稿子,都是同时速记下来的。
“放得开也要把得住”
记者:特约评论员制度推出后,业界和观众的评价是怎样的呢?
唐怡:央视的评论员推出半年多以来,领导给我们提的要求是既要放得开,也要把得住,基本上是做到了。
我们认为观众是比较认可的,其实电视观众认不认可不是在于你能拿到多少观众来信或表扬,我们每天做的一项工作就是研究收视率。评论主要靠说,那别人就要听,其实这是反电视传播的一个方式,因为电视是靠画面的。现在我们的形式也很简单,因为评论打造的是让你要听,就是你说的要让人听得进,电视在这方面天然就有弱势,但是从我们这半年对收视的研究来看,评论的一般收视率都是处在一个中间水平的。如果事件关注度高,或是评论精彩,也经常有各个栏目创造收视高点。大部分评论时段都处于中间水平,这说明比好多新闻对观众的吸引力还大一些,我认为观众其实还是认可这种评论的。
记者:特约评论员得到大家的认可,您认为主要原因是什么?
唐怡:首先是话题的选择。我认为中央电视台的评论跟新京报、南方都市报这些报纸的评论点是有区别的,我们的评论选择的题材一定是符合国家大台的身份的,初步的定位还是跟国计民生相关,要么是国家大政,要么是民生,这些都是大家所关心的话题。
还有就是评论本身,我不敢说我们的评论员在各大媒体当中是最好的,每一件事的评论都是最好的。但是我认为一定是在中上的,这点我很有信心。
避免“万金油”式的评论
记者:对特约评论员是否有一个考核的机制?
唐怡:我们没有一个量化的考核方法,因为评论本身就是一个主观的工作,有的评论你觉得不好,但是有的人就觉得好,因为每个人的价值判断是不一样的,很难用量化的方式去考核他,只能说是从传播效果和大家的认可度上来看每一位评论员的表现。今年我们的评论员名单肯定会相应地做一些调整,会是一个多方综合考虑的因素,我们终归是想吸引一些更新鲜的血液,进入到评论员队伍中来。
记者:最近一段时间,央视特约评论员有哪些新的动向?
唐怡: 一个是两会评论的推出,这是中央电视台第一次在两会这种政治性特别强的时事政治方面,推出自己的时评。还有一个重大的突破,杨禹以他个人命名的评论已经出现了,而且把他派到了大会堂前方,这也是我们台第一次把评论员派到新闻的现场,让他近距离地观察,然后来发表评论,我认为这也是在力求让他的评论不是空洞地发言,而是来源于新闻事件现场。这就是一个很重大的突破。
记者:现在这个模式中有没有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唐怡:第一点我们比较需要改进的是,大家还没有脱离嘉宾和评论员的这种认识,觉得出了一个新闻,我们一定要找到这方面最权威的人来说,可那个人是嘉宾,不是评论员。评论员一定是站在媒体的立场,评论员本身的知识背景储备可能也达到专业人士的程度,但是他一定是站在媒体的视角去看待问题,他跟研究这个领域的资深专家一定是有严格区分的。这点是我们的认识,但是这个认识好多人还没有达到,因为这个队伍才建立半年多。
第二点就是尽量避免评论员被外界评说是“万金油”,其实我们内部都是做了设置的,还做了一些规范。我们在制作设计的时候,已经在避免评论员的万金油化,按照评论员个人的特长做了相应的分工。比如分为国内和国际,但国际上也有分类。比如他熟悉欧美,或者说熟悉其他国家的,已经做出了一些细化。比如被观众说“万金油”最多的就是杨禹老师了,但是我认为这是因为他擅长的领域确实很多,比如说他擅长经济,好多人觉得擅长经济的人就不能去说体育,说足球,可他也擅长足球评论,而且他的观点也被大家所接受,也很客观很犀利,那为什么不让他说呢,我觉得我们现在就是要打破这种固有的观点。
还有很多人认为我们的评论员都很年轻,但我认为这也是老化的一个观点。年轻,我觉得这个是个谬误,不能说年轻的人就不能做评论员。年轻未必就代表他不是媒体的资深人士,我觉得年轻有一点好,他的语言更适合80后90后,他其实更能熟悉现在的包括网上的一些言论,他们更熟悉新媒体的新奇,电视媒体上应该有这种新人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