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痰热清注射液佐治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临床应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痰热清注射液佐治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临床应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佐治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方法将60例患者分为两组,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应用痰热清注射液联合头孢哌酮钠,对照组单用头孢哌酮钠,10天后观察患者的基本症状,体征变化和综合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具有临床价值。

【关键词】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痰热清注射液;疗效

【中国分类号】R2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44-5511(2011)11-0085-01

1 引 言

慢性支气管炎是呼吸系统常见病、多发病,治疗该病的药物及方法甚多,但由于抗生素的滥用和病原体的变异,临床耐药现象十分普遍,给治疗带来许多困难。笔者应用痰热清注射液佐治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2 资料与方法

2.1一般资料:2009年1~11月,入住我院的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92例,均符合[1]慢性支气管炎诊断标准。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6例。治疗组:男31例,女15例,平均年龄69±2.3岁,病程4-30年,平均13.2年;对照组:男30例,女16例,平均年龄68±2.9岁,病程5-31年,平均18年,排除合并肺结核、糖尿病、肾病、肿瘤及免疫性疾病患者。观察病例入选前3天未用过消炎、祛痰、镇咳药。胸部X线均示肺纹理增多、紊乱或有斑片状炎症阴影,两组性别、年龄、病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2.2治疗方法

2.2.1对照组给予头孢哌酮2.0g/d溶于100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1小时滴完,1天2次,并于雾化吸入(沐舒坦15mg、庆大霉素8万u、糜蛋白酶5mg、生理盐水10ml)及止咳对症处理,发热予物理降温,不予退热药。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给予痰热清注射液20ml加入5%葡萄糖或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1天1次,两组疗程均为7天。

2.2.2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治疗期间,每天体温、症状和体征变化,治疗前后血常规、尿常规、CRP、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心电图、胸部X线或CT变化,并进行比较。

2.2.3疗效标准[2]痊愈:体温正常、症状和体征消失、白细胞、CRP正常、X线胸片肺部炎症吸收;显效:体温正常、症状体征基本消失、白细胞、CRP正常、胸片肺部炎症大部分吸收;有效:症状体征有好转,白细胞、CRP正常或高于正常,胸片肺部炎症有所吸收;无效:体温正常或高于正常,症状体征无变化或加重,白细胞、CRP高于正常,胸片肺部炎症未吸收。

2.3疗效评定标准 :临床控制: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显效:症状和体征明显好转,病情级别由重度改善到轻度;有效:症状和体征好转,病情级别由重度改善到中度或中度改善到轻度;无效:症状或体征无改善或有恶化者。

3 结果

3.1两组疗效比较: 详见表1.由表1可以看出,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3.2不良反应 两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

4 讨论

慢性支气管炎是呼吸系统常见病、多发病。由于长期慢性气道感染,反复使用抗生素,使敏感菌被清除而新的耐药菌株又产生,故使用一般抗生素疗效欠佳。我们应用具有清热解毒、化痰解痉作用的痰热清注射液联合抗生素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 其临床控制率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单用抗生素者。

痰热清注射液由金银花、黄芩熊胆粉、山羊角、连翘组成,是一种纯中药制剂。黄芩的有效成分为黄芩苷,具有清热解毒、抑菌抗炎、清除自由基、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显著提高血清中溶菌酶的含量,及良好的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金银花、连翘有广谱抑菌、抗病毒双重作用,对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嗜血流感杆菌有明显的抑制[3]。并有增强白细胞的吞噬能力,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松弛平滑肌作用。药理研究表明,痰热清注射液具有广谱的抗菌、抗病毒作用,同时有解热、镇静、祛痰镇咳、抗炎作用。

本组结果提示,痰热清注射液在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者的治疗中不但有广谱的抗菌和抗病毒作用, 同时可减少抗生素用量, 缩短病程, 明显减轻气道炎症反应, 恢复纤毛清除功能, 对肺炎链球菌、嗜血流感杆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小,用药安全, 因而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57-58.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993.3.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4: 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