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绘在感觉――以德勒兹论培根为例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绘在感觉――以德勒兹论培根为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绘画乃是一门古老而又神奇的艺术,有史以来令多少才子佳人沉于其中,如痴如醉。然而,绘画背后隐藏的秘密却鲜有人知。吉尔・德勒兹先生在其名著《弗朗西斯・培根:感觉的逻辑》中详细探讨了关于绘画艺术背后隐藏的秘密,让人恍忽间如拨云见日。

关键词:绘画;德勒兹;感觉

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18-0055-01

世间万物要想通过我们的身体还原成近乎其本来的面目,我们都离不开感觉。即使是具象之物,作为主体的人类也不得不通过头脑及周身对种种表象的视觉回放或塑造,主体才能记住具体之物,并随时以表象的形式在大脑中形象化地再现或者回放。由此及彼,我们方知,其实绘画亦离不开感觉,感觉自始自终都融于绘画之中,所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一、感觉的层次

每个感觉都处于不同的层次、不同的范畴或不同的领域中。以至于并没有不同范畴中的种种感觉,而只有唯一和同一的感觉中的不同范畴。感觉必须包含不同的构成层次,一种构成领域的多样性。任何主体感觉的发生必然有其层次性,此里头有两方面的解读:其一,不同感觉器官所构成的具有先后顺序的感觉秩序。其二,同一感官面对同一对象或场景所作反应。感觉具有不同的逻辑层次不难理解,然其与形象化的事物有何种关联,其感觉要素中如何存有形象化的过程。这些都让我们好奇不已。

二、形象化的感觉

当我们在真实地描摹具体的形象时,例如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尽管再现的形象中也一定有看不见的意义――那种神秘而世俗的微笑,决非是供奉上帝的禁果――像引力场样地透射了出来,即表现了出来,但我们毕竟是借助了具体的形象。意义可以是我发现的,甚至灌注的,但形象总是外在于我的,我受动于形象。不管是画家的 “我们”,还是读者的“我们”,我们总是要在一个外在于我的,我受动于形象。没错,任何绘画作品,不管其优劣如何,它总能形象地带给我们什么。而这种绘画给人带来的形象美感其实是我们新旧感觉交互作用所形成。所谓旧感觉是指由表象所组成的呈现于画卷中的旧式感觉;而新感觉乃指当前观赏画卷者当下的感觉作用。当两种感觉交互作用时,又会产生一种新的感觉,那是一种,一种飞流直下三千尺的痛。

不论怎样,培根一直都试图排除“刺激人的感官”的效果,也就是一种能带来强烈感觉的、基本的形象化。这就是他的说法的含义:“我试图画出叫喊,而非惊恐。”画家在作画时刻其基本思路是将脑中和身体中的抽象信息符号转化成形象化的实物,即当画家自落笔时,事物形象化的过程亦开始。作为画家,我们始终不离形象化的过程,我始终在画出形象化的叫喊,而非抽象的惊恐,当然这里形象化与抽象仅是相对而言。一幅画卷从白到黑的,便是从无到有,从脑中抽象的表象到具体的形象。

由此得出,感觉刺激导致形象化的开端。换而言之,绘画形象化的过程乃是感官不断刺激的过程,这里的刺激可以是实物刺激,也可是“知觉场”、“环境场”等的有效刺激。然而,绘画过程中的感觉刺激具体详情如何呢?其感觉刺激中是否隐含着神秘的节奏呢?我们可先深思一番。

三、感觉与节奏

所谓“节奏”并不是指通常意义上的线条或色彩的变化,而是指感觉本身从一个系列到另一个系列,从一个层次到另一个层次,从一个区域到另一个区域的流动。而当节奏进入听觉领域时,它就作为音乐而出现,在视觉领域出现时,就体现为绘画。塞尚说,有一种“各种感官的逻辑”,是非理性的,非智力性的。所以,在最深处,就是节奏与感觉的关系。绘画的过程就好比一首曲子的高低起伏,它是收缩与舒张,并在收缩与舒张中用线条和颜色描摹出一个个别具特色的轮廓。俗话说得好“感觉在哪,画就在哪。”任何艺术的创作都伴随着节奏的快慢变化,伴随着节奏样式的变化万千。

每当画家怀揣着神秘的灵感跃然纸上时,我们总能发现,他的手时而慢闲,时而轻快;时而紧缩,时而舒展;时而浓密,时而开阔。其笔尖的每一朵浪花都有高低起伏,变幻无穷。也因此,画家在作画时才会感受到不同作画阶段的痛快淋漓,感受到笔尖每一处所凝聚的芬芳,体会到那粗细多样之丝条给人之心灵的无穷震撼。总之,整个作画过程中,其节奏总是伴随着丝丝灵感随心而动,随笔而跃。

不论是从感觉的层次,还是感觉的形象化,抑或是感觉的节奏,这些都是绘画艺术当中必然包含的过程或要素。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绘画就是感觉,感觉就是艺术。

参考文献:

[1]吉尔・德勒兹.弗朗西斯・培根:感觉的逻辑[M].董强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姜宇辉. 感觉的双重意义――德勒兹美学的一种诠释[J].求是学刊,2004(2).

[3]夏颖.绘画与感觉[J].北方美术,2001(1).

[4]耿幼壮.如何面对绘画――以德勒兹论培根为例[J].文艺研究,2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