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煤都”大同的脱贫路径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煤都”大同的脱贫路径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从北京乘火车一路往西,穿越350公里就可到达大同,但因为没有动车,需要花6个小时。这座位于山西省东北角的城市,总人口333.9万,从人口数量上讲是省内第二大城市。

贫困并未因煤而解

大同因煤而兴,其煤炭储量718亿吨,位居全国产煤城市之首,是全国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基地。曾几何时,大同创造过夺目的辉煌,仅市民的收入就要比上海、青岛那些轻纺工业城市高得多。

但奇怪的是,大同不仅没有因此富裕起来,反而戴着“贫困”的帽子。

“十二五”前,大同市7县4区中原有5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64万贫困人口。事实上,作为一个资源型城市,大同的命运并不特殊。我国法律规定,煤炭等资源属国家所有,在开采过程中,地方政府只能在税收上“沾光”,因为负责资源开采的中央企业大都封闭运行,不能解决当地居民的就业,一旦资源枯竭,地方百姓还可能承担环境代价。

也就是说,有着“中国煤都”之称的大同,总体上讲并没有因资源优势彻底摆脱贫困,促进农民增收。因此,大同一直在寻找突破口。

欣慰的是,通过近十多年的努力,到“十一五”末,大同市贫困地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贫困人口降到24.1万,扶贫开发取得了明显成效。2000年,全市农村贫困人口64.87万人,到2010年底,贫困人口减少到31.1万人,减少52.1%,平均每年递减6.3%,成为自有组织扶贫开发以来脱贫步伐较快的时期之一。5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0年的673元提高到2010年的3173元,增长3.7倍。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由2000年的342元提高到2010年的1641元,增长3.8倍。

然而,看似完美的成绩单背后,脱贫形式依然十分严峻。“煤都”大同在源源不断输出乌金的同时,贫困并未因煤而解。

大同市的煤炭资源分布不均。位于东部的大同县并不像西部县市那样有丰富的煤炭资源,没有工业,仅仅依靠少量农田过活的农民,人均收入很低。在大同县,收入较高的家庭靠外出打工,或在镇上做小买卖,其余的农民都是靠天吃饭,贫困乡村人均一亩地,每年人均农田收入只有几百元钱。

大同县城所在地西坪镇景象凌乱,烟雾弥漫、货车首尾相连缓慢挪动、低矮的建筑散落在仅有的几条街道周围……大同县与大同市区毗邻而居,但20多公里的间隔令“卫星城”大同县城寒酸得如同一个乡镇。同样,阳高县和广灵县境内也几乎无煤,都以农业为主,两县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发展指数在山西省和大同市都排位靠后。

民富才能强市

但是,从“十二五”初开始,大同市扶贫开发有了新的发展和变化。浑源、灵丘、广灵、阳高、天镇和大同县6个县列入了国家“燕山―太行山”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范围。尤其是大同县在“十二五”期间可以享受与其他5个国定贫困县同样的扶贫政策,给大同县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2012年,天镇、阳高和大同县已被确定为省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试点县。天镇县还被确定为国家首批“燕山--太行山”连片特困扶贫开发试点县,有关扶持项目将陆续启动。

同时,近年来,山西省委、省政府始终以“转型跨越、绿色崛起”为统领,紧紧围绕农村脱贫、农民增收这个核心,加强项目建设,培育主导产业,扎实推进扶贫开发工作,不断完善发展思路,努力创新发展举措,使得大同市的综合实力跃上了一个新台阶,实现了经济发展的新跨越。

民富才能市强。如今,大同市的经济在改革发展的大潮中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可如何让农民实现脱贫致富,使大同市改革发展的成果让人民共享,是发展中的一个难题,也是大同市委市政府一直在孜孜求解的问题。

在实践中,大同市把扶贫开发与谋求民富作为改善民生的首要任务。按照国家“扶贫和低保”两项制度衔接要求,从2012年起,扶贫对象和范围也发生了明显变化,扶贫开发政策已覆盖所有农业县区。大同市扶贫工作范围扩大到南郊区、新荣区和左云县。按照2300元新的扶贫标准,全市贫困人口从2011年的24.1万人增加到42.7877万人,新增了18.6877万人,其中原来5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新增贫困人口9.4498万人,非重点县贫困人口新增9.2379万人,共涉及80个乡镇,1156个行政村,贫困人口占到农业人口的25.3%。

截止2012年底,全市贫困农民人均纯收入4616元,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2021元。贫困县和非贫困县贫困农民人均收入增幅均高于全市农民人均收入水平。

按照新十年扶贫开发纲要的要求,大同市坚持抢抓省转型综改试验区的机遇,以产业开发促进贫困地区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城镇化和生态化“四化”建设一起推进,同步发展,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努力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大格局。围绕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高标准农业示范区、京津地区 “菜篮子”和特色农产品供给基地,大力推进“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和种养规模化发展;围绕工业化大力推进扶贫龙头企业建设,构建“龙头+基地+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扶贫新格局;围绕城镇化和生态化实施山庄窝铺异地扶贫搬迁工程,引导贫困农民向县城或重点集镇集中,推进城镇化建设步伐,促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自然和谐发展。到2017年,力争使贫困农民收入实现翻番目标,到2020年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吃饭农业”向富民产业转变

产业扶贫是山西省推进连片贫困地区扶贫工作的重中之重。如何让产业化扶贫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一剂良药?基层扶贫干部建议,摒弃“小而全、多而散”的产业发展模式,把产业做大做强。同时,要建立产业化扶贫风险防范机制,确保贫困群众的利益。

根据大同市现代农业产业布局,围绕畜牧、蔬菜、杂粮、特色四大主导产业,建设循环生态、畜饲蔬结合、牛羊为主的京津“菜篮子”基地、杂粮生产加工基地、中药材生产加工基地和干鲜果经济林基地。阳高县立足县情实际,把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作为由“吃饭农业”向富民产业转变,由传统农业大县向现代农业强县转变的突破口,将设施农业作为主抓手,在加快发展设施蔬菜产业上进行了积极的实践与探索,使大棚蔬菜成了阳高人民致富的大产业。

阳高县现有耕地92万亩,其中水浇地38万亩,农业自然条件比较好;阳高蔬菜种植历史悠久,上世纪七十年代曾与山东寿光齐名,被国家命名为全国蔬菜基地县。作为农业大县、蔬菜大县,长期以来,该县在“兴菜强农富民”上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推动,但由于诸多因素制约,蔬菜产业发展步履蹒跚。到2006年,全县蔬菜大棚仅有391栋,面积仅占蔬菜种植面积的1%。2007年,县委县政府多方论证,把发展设施蔬菜作为提升农业发展水平和农民脱贫致富的主攻方向,咬定目标,强力推进,三年累计新建日光温室3345栋,移动大棚从无到有,达到6221栋;到2009年底,全县设施蔬菜面积突破1万栋达1.31万亩,是历史上大棚数量的13.8倍,蔬菜收入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6.5%;2010年确定建设目标8000栋,目前已全部铺开建设,并逐步探索出一套科学、完善、符合高效农业发展和市场需求的组织、建设、服务体系。

阳高的实践证明,发展设施农业,对于拉动农业经济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推动全县农村经济繁荣的作用非常明显,这无疑是北方高寒地区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一条重要途径。

大同市浑源县碾槽沟村村民蔡有今年格外高兴,他种的十亩仁用杏树喜获丰收。“原来种庄稼每亩收入200-300元,16亩地就是3000多元钱,但是种植仁用杏可以收入8000-9000元,今年片区扶贫,我又种植了6亩。”蔡有说的片区扶贫指的是浑源县仁用杏产业扶贫开发项目,作为山西省确定的15个片区扶贫开发县之一,2012年以来,浑源县总投资3700多万元,积极建设仁用杏片区扶贫产业基地32000多亩,涉及15000多贫困人口,目前整个项目正在有序推进。

搬出“穷窝窝” 踏上“康庄道”

山西省的许多自然村分布在山区的圪梁上、沟岔里,每村不足百人,被形象地称为“山庄窝铺”。当地群众这样形容:“山山和尚头,坡坡鸡爪沟,种田难见苗,十亩一担挑”。蜗居深山的村民们不光增收难、看病难、吃水难、行路难,孩子上学和年轻人结婚找对象更是难。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山西省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全省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意见》,将用10年左右时间,基本完成全省易地扶贫搬迁任务。

对于祖祖辈辈生活在自然条件恶劣的山区的农民来说,实施易地搬迁是拔掉“穷根”的有效路径。 但是,搬得出只是移民的第一步,能致富才是移民稳得住的关键。大同市在推进易地扶贫搬迁的同时,十分注重后续产业的培育发展,各地因地制宜定方向,优惠政策作引导,资金技术给支持,一些移民区的产业渐成气候。

目前,大同市6个连片特困县仍有300人以下的贫困村219个,16015户,47786人。计划到2015年完成搬迁3万人,2020年全部完成搬迁任务。并要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参与以工代赈扶贫搬迁、生态移民搬迁和农村危房改造工程,享受相应的补助政策。

在阳高县龙泉镇和富新村设施蔬菜产业园区内,工人忙碌,机器轰鸣,一排排整齐的日光温室蔬菜大棚已投入使用,移民住房主体已经基本完成。这是该县大力实施扶贫攻坚工程的又一力作。该园区项目负责人介绍,该项目是一个移民搬迁项目,占地约2300亩,规划建设日光温室1000栋、移民住房1000套3000间、蔬菜交易市场1处、育苗中心1处,总投资1.79亿元。项目分两期进行,正在实施的是一期工程,今年5月份开工,计划11月份全部竣工。

据了解,今年开工建设的一期工程总投资5000万元,新建土钢结构日光温室211栋、移民住房211套633间,移民户每户1套房1个日光温室。一期项目完工后可安置5个乡镇21个贫困村211户715人,其中因雨塌窑户47户137 口人。2014年二期工程全部完成后,该园区将成为全市规模较大的以设施农业为主的扶贫移民新村。

整个产业园区以种植设施蔬菜为重心,实行“龙头+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形成产、购、销一体化的经营格局。项目达效后年可生产蔬菜1.3万吨,户均纯收入可达2万元,人均纯收入达5000元以上,彻底改善搬迁贫困户生产生活条件,真正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为全县如期实现整体脱贫探索出一条新的发展道路。

实施易地扶贫搬迁,不仅能帮助贫困群众走出大山,改变一方水土不能养育一方人的困境,更重要的还是能让离开大山的群众开拓眼界,转变观念。

一个城市的幸福和谐离不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样,一个幸福和谐的大同也离不开大同人生活水平的改善与提高。而改善和提高生活水平,首先要解开贫困枷锁,才能彰显发展活力,其归根到底靠的是内生动力。贫困群众要发展,除了需要政策和资金的扶持外,更要有自我革新的勇气,消灭自身贫困“细菌”的能力。

多年来,大同市始终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积极依托现有资源优势,在绿色崛起中不断提高群众的生活水平,力争以帮助老百姓转变观念、革新思想,明确发展方向,找寻发展思路为民生根本,坚信用资金、政策激活贫瘠的土地,让贫困不再生长,凝心聚力阔步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