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记者以“人”为大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记者以“人”为大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至今忘不了五年前的一个眼神。汶川地震后,我去北川中学临时安置点采访。得知我是记者的一瞬间,一位心理援助志愿者的眼睛里射出了敌意。她以近乎哀求的语气对我说:“求求你们,不要再打扰这些孩子了!”

我有过瞬间的错愕:记者出现在灾难现场、关注灾难中的人,是天职所在,有什么错吗?但当我收起记者证,蹲在对面听她“控诉”完,也是在一瞬间,我决定马上离开这个“新闻现场”。

我们一味地强调所谓的“职业状态”,追求所谓的“深度挖掘”,以为只有挖掘到那些凄美绝伦的“独家故事”,才算尽到了一个记者的使命;甚至以为只有采访对象在镜头面前的眼泪,才能丰满灾难的底色。我们往往一面自以为是地关注着人物的命运,一面却粗暴地将采访对象推回命运制造的悲剧阴影之中。

这是很多涉及人物命运冲突的报道,尤其是灾难报道中存在的常识悖论。其实回归新闻的“初心”,任何有价值的新闻,价值链的终极一端一定是“人”——不仅仅是服务“人”,而是新闻操作的每一个细节要尊重“人”。记者的职业行为和职业追求,绝不可僭越这一基本常识。

老新闻工作者、新华社前社长郭超人有句名言:“记者笔下有财产万千,记者笔下有毁誉忠奸,记者笔下有是非曲直,记者笔下有人命关天。”说的是“铁肩担道义”的记者,笔头系着千钧责任,为业要公,做人要正。同时,正因这责任,记者采访和报道时更应慎之又慎,尤其不可为求一时的“职业荣耀”而鲁莽“入侵”他人的“隐私”。

这样的鲁莽,我在汶川地震采访中碰到过,在玉树地震采访时也撞见过,在芦山地震的新闻镜头里也看到过。这些缺乏专业精神和人文关怀的新闻操作,在芦山地震时一度因微博等自媒体被网络放大,使整个记者群体陷入舆论狂飙,被要求“滚出灾区”。

不可否认,在灾难面前大多数记者展现了媒体人的良知、责任与人性,也因此获得了职业荣耀和社会尊重,那么为什么不能再仁慈一次,把镜头和话筒从这些受难者面前移开?北川中学的采访之后,我很认真地反思过,也写了一篇新闻评论——《尊重生命永远比记录新闻更重要》,我说:“面对罹难者,面对悲惨凄苦的伤者,面对痛不欲生的生者,新闻总该有所禁止, 哪怕是出于一个人人性的本能,我们也该从他们面前,把镜头移开,把话筒收起。因为,对生命的尊重,对心灵的呵护,永远比新闻记录更重要。”

庆幸自己有过这样的反思,所以在我亲历的汶川地震和玉树地震报道操作中,没有因人性和伦理的失误而造成职业遗憾——尽管别的遗憾很多。很多从汶川归来的记者应该都有类似的“共识”,但遗憾的是,这远没有成为国内业界的共识,或者说至少在国内记者中还没有形成真正的伦理规范,很多缺乏经验的记者往往因为所谓的“新闻冲动”,而将“人”抛于脑后。

台湾公共电视《节目制播准则》(2007年修订)规定:“尊重悲伤为私人的时刻,属于个人隐私范畴,不过度侵扰悲剧或灾难受害者,不强迫访问哀痛中的人。访问时应避免询问空乏冷血的问题(例如‘你有什么感觉’),而应询问具体实际的问题(例如‘你希望政府提供什么样的协助’等)。如果同时采访的其他媒体问了不得体的问题,尽可能在报道中删除。”①

美国、英国、韩国、日本等国家的专业媒体都有类似的“准则”,我们看到的他们的报道呈现更多的是理性一面,恰恰是这样的理性,体现的是处处为“人”着想的人文关怀。

我至今对两年前日本“3·11大地震”中日本媒体的报道印象深刻。中央电视台转播的NHK电视画面很少血腥的镜头和悲情的渲染,更多的是报道灾民当下的处境和需求,以及政府的作为。他们不断将镜头对准政府发言人:政府刚刚做了什么?接下来要做什么?反而是央视自采的报道,记者将镜头对准了废墟前的灾民,让其讲述海啸袭来时的情景。

一个“大记者”或者说成熟的记者,要件一定有很多,比如资历、才气、勇气和思想,可能因人而异,特长不同,但有一点是共通的,那就是深深根植于其职业生涯的人文关怀。敬业的记者可以忘我,但不可忘记自己首先是人其次才是新闻人,更不可忘记自己面对的是可能会被自己改变命运的人。

记者,当以“人”为大

注释:

①陈力丹 周俊 陈俊妮 刘宁洁:《中国新闻职业规范蓝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2年版

(作者为科技日报社新闻中心副主任,第十二届长江韬奋奖长江系列获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