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求学”说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1917年1月,蔡元培先生就任北京大学校长。“其时北京大学学生,颇为社会所菲薄。”[1]蔡先生认为,学生为社会所菲薄的原因是,“学生之入大学,仍抱科举时代思想,以大学为取得官吏资格之机关”[2],因此,在任事第一日,就对北京大学学生发表演说,这就是著名的《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在蔡先生的演说中,有这么一句话:“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所以诸君须抱定宗旨,为求学而来。”[3]蔡先生在此阐明了大学的宗旨和作为大学的学生的任务,其所谓的“求学”一词,我们或许并不陌生,可是,在当前的大学校园和大学生的口中却不太容易听到了。我们经常听教师们谈到的,倒是有些学生的“逃课”现象。
在我任教的学校,每一新学期的开始,管教务的教师会发给我们每一位任课教师一本上课班级学生名册。按我自己粗浅的理解,学生名册的作用就在于方便任课教师认识和了解班上的学生,在期末时用来登记学生的成绩。然而,在有些教师和同学那里,学生名册又多了一个功用:供教师在上课时点名,因此又称作点名册。我上课的时候很少点名,一是因为班级人数较多,有时甚至到了一百多人,如果逐一点名的话,任务很繁重;二是因为我觉得大学上课没必要点名。对我来说,省却点名的一个弊端就是对班上的学生大多不认识。本来,教师认识所在班级的学生是理所应当的事,但现在却不然,班级这么大,要教师都能叫得上学生的名字来,确实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所以我便放任了,能记住几个算几个。但没想到,这竟然给一些同学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教师不点名他们就可以逃课,一学期仅来课堂坐上几次,如果最后考试通过,也算顺利地结束了一门课程的学习。有的人说,如此一来,逃课同学的得分岂不太容易了!我也曾经如此认为,觉得似乎有些不公平,大多数学生辛辛苦苦来上课,而有的学生却逃课,最后还都通过了考试,似乎结果是一样的。但后来又一想,这实在是多虑了。学生来上课的目的是求知,除求知而外,也可能在其他方面有所领悟,并不是仅仅为了得一个高的分数。如果把“上课”的目的看做是“得高分”,实在是本末倒置!如果一个人不来上课,即使得了一个高分,那又有什么用处呢?何况如果不来上课,得高分的机会几乎不会有;如果有,那也是天才或课外用功的缘故。有的同学会说,高分可以用来评奖学金、保送研究生等,可是如果一个学生经常逃课,不认真学习,得奖学金或保研的机会是极小的。大家应该牢记,学习是为自己做事,不应有任何投机取巧的行为。如果一个人在学习的事情上取巧,其结果是十分清楚的。
这学生名册以及点名的事,也让我想到了另外的一次经历。几年以前,我在韩国的一所大学短期任教,教务人员也给了我一本学生花名册,据说其功用之一也是供教师上课点名,而且,那里的教师一般都点名,因为出勤要占成绩的一定比例。我却不愿意费此时间。这时一个韩国的学生来问我:“老师,你为什么不点名呢?”我跟她解释说:“在中国有一个说法,学生来学校接受教育的行为被称作‘求学’。按我狭隘的理解,所谓‘求学’者,就是学生对知识有所‘渴求’,对老师有所‘求’;而不是老师‘求’学生去学习。老师的责任是传道、授业、解惑。如果我上课时点名,这似乎表明,是我约束学生来上我的课。我自己认为不存在老师‘求’学生学习的问题,因此点名为我所不取。”这话固然是对一个外国学生说的,自然也有一点把我这个中国人对教育的理解介绍到异域的意思。但对于中国本土的同学们,我一直觉得“求学”的道理人人都懂,无须我来多谈,谈了反而让人生厌,觉得我饶舌。
2008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大家都在谈一些改革开放30年的成就,其中便有人谈到高等教育问题。2008年6月30日的《北京师范大学校报》有一篇访谈《春天里的聚会(三)――78级校友畅谈高考恢复30周年》,文章后面配发一帧照片,题名为“恢复高考后的大学生在听课”。从照片上看,大阶梯教室座无虚席,从大家的眼神中可以看出那个时代的同学们如饥似渴的求知心情,真可谓“求知心切”。然而30多年后的今天,教师要靠点名才能把同学“求”到教室里来上课,这是何等的反差!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从学习的动机和教学的效果来说,“乐而为之”的乐学状态是最理想的。如果达不到“乐而为之”的态度,起码也要达到“好之”的程度,如果需要教师用点名的方式将学生“致之”课堂,那么,教学效果也是可想而知的。对于学习,当代的大学生是否能达到孜孜以求、争先恐后的状态呢?我个人觉得完全可以。要知道,任何时代都不乏勤奋志学的学子。如果没有了对知识的渴求,对教育的尊崇,一个民族的希望就很成问题了。
现在,即使是在教师点名的情况下,为什么还有逃课现象出现呢?我想,除了任课教师的教学相对枯燥之外,估计是学习的机会来得太容易了吧。对任何事情,人们大都有一个大致的心理倾向,“取之轻易则轻易之”,就是说,大凡什么事情来得容易,人们便容易对它重视不够。例如,现在人们不再为吃饭问题发愁,不再饿肚子,似乎花了不多的钱,便能吃饱,所以,学校的食堂里满是倒掉的吃不完的饭菜,可是倒掉饭菜的同学们是否知道种粮种菜的艰辛呢?记得我上大学的时候,食堂里写有朱柏庐的“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以及李商隐的“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这样的警句,看到这些,浪费粮食便觉得有耻。现在的物质生活极大丰富了,“物力维艰”“勤俭节约”之类的话语似乎成了絮聒。有些同学没有体会过挣钱的不易,花起钱来则大手大脚,不知有“节俭”二字。再回到教育,据说现在的高等教育已经达到了大众化的程度,考大学已经不像30年前那样困难,所以大学生们对轻易取得的东西,便没有了“履艰之后,终而获之”式的珍爱,这也是可以理解的。但学习不同于其他的事。古人早有慨叹,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我觉得,现代学人的求学动机中“为人”的成分虽多,但也有不少“努力为己”的学子。大学阶段,是多么宝贵的时光,为己而学,正当其时,即便是为了将来的雇主或老板而学,大家也应该积极行动起来,拿起书本,走进课堂,珍惜寸阴。有人说,现在的大学校园已经不同于以前,现在大学生最关心的不是学习知识的过程,而是学业完成之后的就业。诚然,当前的就业状况确实令人忧虑,但大家是否想过,现在的学习过程正是为了将来的就业作准备;如果没有充足的准备,就业的机会就会与我们失之交臂。机会只垂青那些作过充分准备的人。这一道理大家都能明白,无须多谈。
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每一名教师,也应该努力培养学生的“求学”之心,向学之意。只有学生“求学”了,才能夯实整个教育过程的基础,教师的工作也才能变得轻松。如果把教师的教育工作比作砍柴,那么,培养学生的求学之心就是磨刀的工作。从另一方面来说,培养学生的“求学”之心也是培育学生独立人格的重要一环。许多学生到了研究生阶段还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或者说自己干什么才好,到写毕业论文的时候,只得向教师要题目。可以这样说,这类学生很迷茫。以我自己十分粗浅的理解,真正的教育,应该是因材施教,为学生创造自由发展的空间,让学生自己选择,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选择,各从其志,而不是越俎代庖,为学生指定研究题目。也有人说,教育应该“授人以渔”,培养学生的“求学”之心庶几就是“授人以渔”吧。
参考文献:
[1][2]黄世晖.蔡元培口述传略(上)[A].蔡元培先生纪念集[C].中华书局,1984:260-261.
[3]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A].刘琅,桂苓.大学的精神[C].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8:11.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