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培养中学生数学问题素养初探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培养中学生数学问题素养初探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现代数学教学观念指出:数学是问题。一个人若没有疑问,哪来的创新可言?要保护和发展中学生的创造性,首先要从培养中学生数学问题素养入手。问题是数学的灵魂,没有问题就不会有较高质量的思维。数学问题素养是思维的动力,是创新精神的基石;是中学生探求问题并解决问题的保证。培养中学生的数学问题素养是培养中学生探索创新精神的起点,在数学教学中注重培养中学生的数学问题素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中学生敢问、想问、会问、善问,是我们数学教学成功的关键。在哈佛大学师生中流传着一句名言: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让人不断提出问题、思考问题。

在中学数学教学中,要引导中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必须培养中学生的数学问题素养,因为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是数学的灵魂。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动力;有了问题,才会有主动探究学习的愿望;有了问题,才会有创新。人的思维开始于问题,中学生的思维也是伴随着层出不穷的问题而展开的。教学的最终目标就是教会中学生学习,即“授之以渔”;教会中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因此,将问题贯穿于数学教育过程,让问题成为知识的纽带,培养中学生的数学问题素养是培养中学生探索创新精神的起点,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下面结合自己的经历及在这方面所作的尝试谈几点。

一、培养中学生数学问题素养的措施

1.营造自由氛围,使中学生敢问

青少年思想活跃、求知欲旺盛,对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这就是数学问题素养的种子。然而,这颗种子能否萌芽,取决于是否有一个适宜的环境和气氛。在现实课堂教学中,许多中学生还是习惯于让教师提出一个个问题,丝毫不敢越雷池一步,即使有疑也不敢向教师提问。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教师没有真正转变教育观念,对问题的培养素养重视不够,一怕影响自己的权威,二怕打乱教学程序,中学生只有接受再接受,于是课堂上便只剩下教师的声音了。久而久之,中学生也就没有问题可问了,师生间的心理距离也拉大了。要培养中学生的数学问题素养,首先要破除这种“习惯”和“成效”,营造宽松、自由的教学氛围,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鼓动中学生大胆质疑、提问,鼓励中学生求新求异,正确对待中学生的提问,不讥讽、不嘲弄,挖掘其可贵之处。特别要鼓励中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教学中“少一些不准,多一些允许”,让中学生在课堂上能够“自由地呼吸”,敢想、敢说、敢做,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只有这样,才能为数学问题素养这颗种子的生长提供了充足的阳光、水分、适宜的土壤,利于其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2.激发中学生的求知欲,使中学生想问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教育心理学角度讲,兴趣是一种内在动力,它能促使中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自觉努力地去探求,去发现。这就要求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应采取多种数学教学方法,要善于打破教材条条框框的束缚,引入中学生感兴趣的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特别是联系一些社会政治、经济方面的热点问题,以及发生在中学生周围和身边的问题,使每堂课都有新异的信息,并通过图画、录像、多媒体等多种数学教学手段来让中学生掌握,避免内容的枯燥和方式的呆板化。

3.交给中学生发现问题的方法,使他们善问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当前中学生无疑可问的另外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不能发现问题,总觉得没有问题可问。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重视教会中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方法。首先,要求中学生牢固掌握基础知识,理解弄懂课本上的基本原理,这是中学生基本的理论武器,是他们发现问题的基础。其次,要求中学生学会理论联系实际,要他们多关注新闻事件,多读报刊杂志,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然后尝试用课本上学的一些知识和原理来分析、解释这些社会现象,看看课本所讲与社会现实是否矛盾,为什么会不一致。教师还可以在数学教学中引导中学生针对教材的课题、重要原理等内容有意识的多问一些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进而来增强中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深刻性,提高中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4.鼓励中学生带着新问题走出课堂

传统的数学教学是把问题在课堂上弄懂,走出课堂没有问题了。其实,这是片面的数学教学观。现代的数学教学理论认为,问题的解决并不是数学教学的根本目的,不能满足于中学生已经掌握了多少个问题的答案,而是在获得结论的同时,鼓励中学生自主地提出新的问题,带着新问题走出课堂,并想办法解决。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中学生探求知识的思维活动,总是由问题开始,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发展的。古人说得好“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我们教师在数学教学中须切实重视培养中学生的数学问题素养,让中学生真正成为问题的主人,成为学习的主人,使中学生的素质得以全面提高。

二、培养中学生数学问题素养的体会

1.培养中学生数学问题素养,有利于调动中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学习是中学生主动建构的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培养中学生的数学问题素养能使中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在这一富有挑战性的过程中,成为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主动参与者、知识的积极探求者,中学生自己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个性品质会得到锻炼,主体性逐步形成、发展。

2.培养数学问题素养,有利于培养中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科学史上几乎每一项发明创造都始于问题的产生,弗莱明发现青霉素是从“为什么霉菌周围不长细菌”开始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人类的宝贵品质,因为问题是科学发现的前提,不能发现问题,就谈不上创新,可见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于培养人的创新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强调数学问题素养不但能促使中学生不断发现问题,还能促使中学生去解决问题,直至有新的发现。在此过程中,中学生的多种能力尤其是创造能力会得以发展。

培养中学生的数学问题素养,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在课堂数学教学中,要真正体现“学生为本”,给中学生主动提问的时间和空间,同时要处理好“放”与“收”“提问”与“释疑”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培养中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为中学生主动创新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在今后的数学教学中,要更好地考虑怎样培养中学生提出有价值问题的能力,让中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带着更深刻,甚至更多的问题走出课堂,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中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强烈数学问题素养的中学生大多有好问、多问、深问的思维品质,在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同时,他们又在积极地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而只有通过解决问题的训练,才能逐渐学会发现、探究的技巧和方法。因此,可以这样说,加强对中学生数学问题素养的培养,必然会使中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和技能技巧,提高中学生的素质。

作者单位: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龙泉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