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全球化视野下的国际广播发展趋势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全球化视野下的国际广播发展趋势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近年来,随着国际局势、各国国家利益取向的变化和新媒体技术发展等因素的影响,作为长期以来国际传播的基本和重要组成部分的国际广播在信息传播全球化的过程中对其发展战略进行了调整,呈现出一系列新的发展趋势。

由政治“硬”传播转为文化“软”渗透

现在,全世界共有105个国家和地区开办了国际广播。国际广播是以国家为主体加入国际传播的一种宣传行为,其根本出发点是政治考虑,为国家的对外战略服务。

在信息传播全球化背景下,以往的政治“硬”传播已经不能适应新的传播环境的需要,于是改用文化渗透这种“软”手段代替。用文化传播的方式蕴涵政治信息,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受众的价值观。

改为文化传播的另一个考虑是节目的准入问题。一些国家和地区出于本国信息安全考虑,对外国落地国际广播电台实行限制,即不能有明显的政治偏见。此外,文化渗透的力量是巨大的,舆论战是短期效果,只在重大事件和战争爆发时作用明显,从长远来看,文化的影响力是深刻和厚积薄发的。

由传者本位转为本土化传播

在节目内容上,传者本位的策略只适用于信息流动不畅通的时期。信息传播全球化的一个特征就是受众接受全球信息的障碍减少,获取信息的渠道多元,主要国际广播电台都调整了节目的总体定位。

在节目内容上,本国内容和目标国内容并重,以贴近性吸引受众,比如美国之音的普通话新闻节目,与中国相关的新闻占新闻数量的77.64%,占新闻播出时间的79.57%;BBC的新闻节目中与中国相关的新闻占新闻数量的45.11%,占新闻播出时间的58.02%。

在传播渠道上,改变了以往短波为主的传送方式,采用租用当地电台时段和设立海外电台的方式提高广播到达率,比如BBC已经在150个国家的首都实现节目调频落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今后的重点是在境外整频率落地,计划在境外达到100个调频台。法国国际广播电台通过非洲20多个城市的调频电台已经覆盖大部分法语国家的首都。

在用人机制上,主要国际广播电台雇佣了解当地听众的从业人员。美国之音、自由亚洲电台、法国国际广播电台、BBC实现了播音人员的本土化。

在参与方式上,主要国际电台如美国之音、BBC在节目当中设立免费国际长途电话,保证听众参与节目。美国之音2006年6月推出移动新闻服务,还通过电子邮件向听众发送每日电子要闻。

由单一广播媒体转变为跨媒体传播机构

信息传播全球化背景下,互联网和卫星电视成为国际传播的新兴力量,国际广播的受众在流失,国际广播的不可替代性受到了挑战。各主要国际广播电台对此扩大了自己的国际传播业务,由单一广播媒体发展成为集广播、电视、网络、移动信息为一体的跨媒体传播机构。

随着网络受众的扩大和网络技术的进步,各国际广播电台的网站渐渐成为与国际广播并行的相对独立的媒体,这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网站成为国际广播的有效补充,各国际广播电台网站除了刊登节目稿件和收听指南外,还增加了音视频点播服务,拓宽了在线收听的功能;其二,网站成为相对独立的媒体,在新闻报道上体现网络特色,先于节目新闻,制作新闻专题融入互动元素,内容设置更为丰富,弥补了广播时长的缺憾,呈现方式多元,新闻图片、新闻视频大量运用,成为相对独立的媒体。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网站“国际在线”凭借其内容资源、服务功能、受众规模、网页流量等指标在世界主要的国际电台网站排名第一,成为国际广播电台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外,国际广播电台大多担当起了国际电视传播的任务。

由规模受众转向年轻、精英受众

进入21世纪各国际广播电台的受众定位发生变化,在年龄上的趋势是由“大众”变为“小众”传播,即年轻人,在受众层次上侧重精英群体。国际广播的一个主要用途就是公共外交。公共外交旨在通过公众传播的手段加强目标国民众对本国的了解,进而改善本国在目标国的舆论环境和国家形象,从而为本国的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服务,是国家对外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国际广播的受众由规模效益调整为质量效益,即侧重精英群体。

信息传播全球化视野下的国际广播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只有认清形势、把握方向、跟上潮流,国际广播才能在国际舆论竞争中继续发出强大的声音占据优势,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