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扩展儿童音域是歌唱训练的重要环节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扩展儿童音域是歌唱训练的重要环节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内容摘要】歌唱几乎是天真活泼的儿童的本性之一,歌唱又是儿童音乐教学中的主要内容,它对培养儿童的音乐兴趣,陶冶儿童的性情,发展儿童对音乐的感受力、理解力、记忆力、表现力以及儿童的品格培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作者通过多年来对儿童歌唱教学研究,指出扩展儿童音域歌唱训练重要环节

【关键词】儿童声乐 音域扩展 歌唱教学

提高儿童的演唱水平,扩展儿童音域,是发声训练中不可忽视的环节。怎样才能以正确的观点和科学的训练方法,在不破坏少儿原有的明亮、纯净、甜美音色的情况下扩展他们的音域,从而提高演唱水平和歌唱技巧呢?笔者在多年实践教学中得出以下经验。

没有经过系统声乐训练的儿童,音域较窄,基本上在九度左右(中央C1―d2),使演唱的歌曲受到限制,只能唱些较简单的儿童歌曲。在声乐教学中,面对的学生是6至12岁的儿童,他们的音域虽不完全相同,但大部分的音域在中央C1―d2这个范围,低于或高于这个音域就容易出现叫喊声,也就是“喉音”“白声”。虽然有些学生会用些所谓的“假声”来唱高音,但由于气息没有支撑点,头声没有共鸣,声音发虚,这样的“真”“假”结合不当,音色差异较大。要使儿童能较科学地唱出音域较宽而又动听的歌声,就必须对儿童进行较系统、科学的声音训练,在训练中慢慢地逐步向上或向下扩展音域。

一、真假声的区分

在训练中,换声的技巧是很重要的,要使儿童能较自如地将“真声”“假声”,就是“头声”与“胸声”混合演唱,并不是件容易的事。首先强调,音越高,就要使用“头声”,也就是“假声”;音越低,“真声”也就是“胸声”成分较多。但也不能过分强调“头声”,也不能过分强调“胸声”,这样上面声音太虚,音量较小;而下面声音太强、太真,就不能达到音色统一的效果,对歌曲起到破坏作用。要使儿童较熟练地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是不容易的,有时一两天不练就又变样了。因此,声乐教师要不厌其烦地、耐心地反复强调训练要求。如每次训练的第一首练声曲,最好用“u”音,“u”音是最稳定喉头的一个音,较容易把位置提到头腔共鸣,真声、“假声”运用也是最自如,也是控制“白声”的重要途径之一。经过长期反复训练,“u”音再慢慢地增加一些如:“o”“a”“i”等较难唱,又较容易“白”的元音,半音半音上移调。用以下练声曲可达到真声、“假声”自如的效果:

例如:

唱该曲时音量一定保持在mp,这样换声区才能很自然,做到“真”“假”统一。

二、气息的训练是真声、“假声”训练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一首曲子中,较高音或较低音,较快或较慢的音,较强或较弱的音,都是靠气息的运送和支撑。呼吸是生理中最自然的现象,但运用到练声或演唱中就会出现许多毛病,如耸肩、气短等,或单一用鼻子或口腔呼吸,这些都不能做到深呼吸。呼吸是发声与歌唱的动力,平时讲话时的呼吸是人们本能动作,而唱歌发音时靠的是气息的控制运用,并要与歌声的高低、强弱相适应,因此,它是一种有意识的、有控制的,带有一定强度的呼吸。在呼吸时肺、胸两肋、横膈膜、上腹、下腹都要起作用,吸气深,深入肺底,胸自然稍挺,两肋扩张,胸腔深处好像有一种吸气下沉的感觉。这些道理对初学儿童来说较抽象,就是成年人也往往难以捉摸,而笔者所训练的对象大都是6―12岁的未成年儿童,所以这就要求我们教学方法上尽可能把那些抽象性、概念性、理论性的发声原理,不容易被儿童直接感受、理解的发声要求结合孩子们能够感受到的生活现象,用浅显的语言,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通过正确的示范、比喻,启发儿童进行模仿、听辨等,让孩子们接受和掌握。笔者的方法是:深呼吸让孩子们体会鲜花的感觉,这样自然气吸深入肺的下叶,两肋自然扩张,孩子们耸肩、收脖的现象自然少了,气息也很自然、平稳,发出的声音也集中透明。为了形象的保持,气息下沉的效果,可一边示范演唱,一边用手势做出气息下沉和扩张的动作,这也是形象教学的一种。只要气息正确,换气时不露明显的痕迹,发出的声音也就自然连贯,有了较稳定的气息,真声、“假声”运用也就有了保障。如2009年的大型音乐歌舞《古丽美丽》和音乐剧《飞扬的队歌》,我们小歌手表演班的学生承担了全剧的录音工作,其中有合唱、独唱、重唱、三重唱。它的难度较大,音域较宽,强弱对比较大,声部音高上到小字二组a、下到小字组g。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首先在气息方面下了功夫,如《飞扬的队歌》中“炮声隆隆”这首曲子结尾一句。

这句音域较高,正在换声区,而且拖拍较长,需要强弱控制,如气息掌握不好,真声、“假声”运用就不统一,强弱就体现不出来。笔者首先给歌曲做了一点处理,“去呀去走”是结束语的过渡,过渡音唱不好,结束语也唱不好。唱得太响,后面就高不上去,笔者用一个弱收动作,然后提示一个呼吸动作,后面的“走”“啊”字由弱渐强,再做一个呼吸动作,让“船”字渐强,最后渐弱,这样对比突出,高音逐步增加“头声”,低音仍然保持高位置。这次演唱很成功,受到海峡两岸作曲家们极高的评价。

三、“轻”声练习也是混声唱法不可缺少的部分

“轻”的概念在有些人认为是小声歌唱,往往在排练中整首曲子全用“假声”演唱,这样就失去了儿童纯真甜美、明亮圆润的音色。而唱出的声音虚假、单薄。如何掌握“轻”声唱法,这是很重要的。“轻声”也是“头声”“假声”的运用,真声与讲话声音基本相同,人人都会,而“假声”要经过正确的发声方法和严格的声乐训练才可能获得。要想唱好“假声”,必须先轻声练习,才能体会到“假声”,才能使低声区与高声区统一,反之,大喊大叫是唱不好“假声”的,所以在练习“轻”声时,要用轻的音量pp来唱,如:

这条练习音的跨度较大,目的是真声、“假声”混合运用,使上下音色统一,上行时逐步增加“假声”“头声”,下行时则用轻声保持高位置,唱时先吸气,如打哈欠似的,打开喉头,使“声音”“气息”运用自如。上行逐步增加“假声”“头声”的比例,下行则运用较“轻”的比例,保持高位置,这样高低声区的音色既统一,又不虚。

以上是笔者几年来在音乐教学中的一点感觉和经验,总之,训练儿童歌唱,教师是关键。教师应在教学中不断研究,积累儿童声乐教学经验,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声乐人才。

作者单位:厦门市青少年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