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宁波柔性引智的四大模式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宁波柔性引智的四大模式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柔性引智、用智是打造区域性人才高地的重要途径。目前宁波籍“两院”院士总数已超过100人,人数居全国各大城市之首。如何用好这些高端人才,大有文章可做。近年来,宁波市创新运用借壳引智、项目用智、平台聚智、文化融智四种模式,柔性引进院士高端智力,取得显著成效,得到了中央有关部门的肯定。

借壳引智模式:创设“院士专家宁波行”活动

所谓借壳引智,就是指宁波借中国科协“院士专家企业行”之壳,结合甬籍院士多的特点,开创常年性的“院士专家宁波行”系列活动。组织院士、专家为宁波企业开展技术诊断、技术咨询和技术攻关,柔性引进院士高端智力资源为当地服务。这一做法得到中国科协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邓楠的肯定,认为“宁波市把‘院士专家企业行’活动与科技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目标结合起来,形成了政府搭台、专家献智、企业受益的工作局面”,值得各地推行。

借壳引智模式取得显著成效。截止2011年底,以各种形式在宁波工作的院士已达49人。2007年至2010年底,宁波通过“院士专家宁波行”活动,共实施“院士企业行”活动16期,征集1500余项企业技术创新难题,邀请120多位院士、200多位高校和科研院所专家深入企业开展技术咨询、诊断和服务,为金属材料、纳米材料、电动车、化工、涂料防腐、铸造工艺、电池等多行业的相关企业解决技术难题一百多个,形成了甬籍院士、非甬籍院士共同集聚和服务宁波的良好态势。如2007年,宁波一举成为首批实施“院士专家企业行”活动的两个试点城市之一,第一期“院士专家宁波行”促成闻立时院士与中科院宁波材料所合作,联合为企业在碳基硬质功能薄膜方面开展研发和生产高科技产品。又如,2009年9月的“院士专家企业行”,汪槱生等13位院士深入9个县(市)区的40余家企业(科研院所)开展技术咨询和服务,实实在在地解决了企业的一大批技术难题,深受当地欢迎。

项目用智模式:放大“院士工作站”效用

所谓项目用智,就是依托“院士工作站”这一平台,以产学研合作项目为纽带,引导两院院士及其创新团队直接帮助企业解决科技创新中的实际问题,避免“引而不用”、“用而不实”等情况,收到了明显的成效。在实际运行中,宁波市形成了点对点和点对面的两种帮扶模式:其中“点对点”模式就是院士智力及其成果与企业创新需要求进行有效对接。例如宁波浙东精密铸造有限公司院士工作站、宁波东方集团有限公司院士工作站,以企业产学研项目为纽带,院士专家与企业的科研团队共同合作,推动企业自主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点对面”模式重点解决宁波产业战略发展和技术创新的重大问题,以区域为范围进行合作,例如宁波国家高新区研发园区院士工作站、慈溪出口加工区院士工作站,由院士领衔的创新团队注册成立实体,把更前沿、更高端的科技推广到整个宁波乃至华东地区。

这种方式的具体作用是:一方面项目用智主体日益壮大。到2010年底,全市23家院士工作站共引进34个院士创新团队,300多名高层次专家,引进和研发高端科技项目200多个,新申请50多项有关新材料、装备制造等方面的国家发明专利,引进2家国家级重点科研机构(国家城市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快速制造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并通过院士工作站带动建立了2家博士后工作站。另一方面,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得到提升。如宁波国家高新区院士工作站建站第一年,就签订合作合同53项,合同金额3280多万元,达成意向协议20余项,意向技术合同金额超过4000多万元;又如宁波东方集团有限公司院士工作站建成国内最大规模的“大长度、大截面高压电等级”的光电复合交联海底电缆研发基地,2009年光电复合交联海底电缆科技成果实现产值15个亿;再如宁波浙东精密铸造有限公司院士工作站,成功将中科院研发的“超高硬韧性耐磨铸钢研究与制造技术”等两个项目,应用于大型或特大型矿石机械的耐磨件生产上,生产规模达到中国第一、世界第二,打破了一些国家在工程机械大型耐磨件生产领域的垄断局面。

平台聚智模式:建立“一中心四大库”

所谓平台聚智,就是指通过建立院士专项服务机构和信息库,夯实院士服务宁波的基础保障,实现院士智力资源成果与企业、科研机构创新需求的对接合作,并推动产业化进程,进而集聚更多的高端智力资源服务宁波。“一中心四大库”开创国内院士工作之先河,提升了院士等高端智力资源与我市各个层面的相互合作和交流,深受社会各界、特别是企业的欢迎。

平台聚智模式,就是创设了“一中心四大库”。2008年,我市专门成立“宁波院士服务和咨询中心”,作为与院士的联络和有效开展院士企业行、院士论坛、院士工作站等系列智力服务活动的常设机构,为我市院士工作的常态化、规范化提供了组织保障。同时,为加强对院士智力资源和科技成果进行系统管理,建立“院士工作四大库”。其中,院士专家人才库是吸引高层次人才的“科技人员之家”,及时补充和引进一批新的院士专家等高级人才,并收集他们的专业方向、研究特长等信息;企业技术需求库通过整理征集宁波市各县(市)区企业技术需求,按行业分类并辅以快速查询、综合查询、图标统计等功能,实现技术需求的系统管理;科技成果库收集整理全国最前沿的科技成果,然后分门别类为企业提供技术信息;综合企业技术需求库将对口的科技成果与企业对接,实现产学研结合;院士工作站信息库及时整理更新宁波市大市范围内院士工作站的相关信息,对建站单位的项目进展情况进行跟踪服务。

文化融智模式:浓郁院士文化氛围

所谓文化融智,就是指通过开展学术和文化交流,建立与院士联系,在培育、孕育文化和乡情中加深与院士专家的感情。

举办“天一论坛”院士报告会。围绕宁波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热点与难点问题,结合宁波市学术大会、“院士专家宁波行”等活动,每年都举办8—10场的专题、科普和学术院士报告会。院士报告会为宁波科技人员与院士进行交流学习提供了有效载体,也为宁波有关单位加强与院士的联系与合作,充分发挥院士的作用创造了条件。

弘扬院士精神文化。一是市科协编辑出版《甬籍院士风采录》和大型画册——《院士情怀》,制作电视专题片《宁波——神奇的院士之乡》,忠实记录了82位甬籍院士的科研之路,把院士精神作为激励广大科技人员和广大年青学子奋发有为的强大精神动力。二是建设三处“院士林”,分别在月湖景区、宁波国家高新科技产业开发区和奉化滕头村,建立院士村;建设宁波“院士雕塑园”,86座甬籍院士青铜像,供人们观瞻;建设“院士路”,市科技园区专门将一条主干道命名为“院士路”,并制作了介绍甬籍院士事迹的灯箱路牌。

建立感情与工作联系。一方面,不断创新联络联谊方式,在甬籍院士主要居住城市,如北京、上海等地每年举办一次院士新春联谊会,逢年过节为甬籍院士和到过宁波的院士送上节日的祝福,为他们寄送《宁波晚报》、《宁波科协》等报刊杂志。另一方面,通过院士牵线搭桥,提升宁波科教水平。2003年,英国诺丁汉大学校长杨福家院士帮助建成了中国第一所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独立校舍的中外合作大学宁波诺丁汉大学,让中国孩子不出国门就能享受世界一流的优质教育资源。在中科院院长路甬祥院士的积极努力下,中国科学院与浙江省共同在宁波组建了中科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为提升浙江省工程技术水平创造了良好条件。

(作者单位:宁波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宁波市科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