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琐谈读书 第2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琐谈读书 第2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人之初,性本愚,只有读书才是开启智慧的终南捷径。但说到读书,古人、今人说千道万,却是各人受用不同。不过“白猫黑猫,能抓到老鼠就是好猫”,读得有效才是检验的唯一标准。以我之经验,最少要掌握这么几条:

首先,读书要有选择,不能抓到什么就读什么。因为多读一本没有价值的书,便丧失了可读一本有价值的书的时间和精力。现在书太多,一年出版新书20万种左右,不要说读不完,就是书名也读不完。面对书山书海,我们不但要有选择地读书,而且对所选择的书也不能平均用力。绝大部分书只能跳读(读章节、段落),一般的书或浏览或通读,极小部分的书才需要精读。一个人终生必读的书不外两种,一是当个世界公民必需的常识书,一是专业学习或做专门学问的书。获取常识,一般中学和大学一、二年级的课程,如果认真学习,也就够用。所谓认真学习,除了熟读讲义课本外,每科必须精选要籍三五种来仔细研读。常识课程不过十几科,选读要籍总共四五十部,要求不算过奢,一般读书人所读的书大半不止此数,之所以不能得实益,是因为他们对讲义课本只潦草滑过,没有熟读,更没有选择每科要籍进行精读,所以所得知识浮浅,流于一知半解,不能精进。专业学习与此也差不多,就是更专业一点,内容更深一点。至于做学问,除了基本的专业知识要更充实,功底要更深厚扎实外,还要充分掌握有关资料、讲究研究方法等等,这不是本文要讲的内容。

我们课余、业余要读什么书,不时有人会开出一大篇“必读书”之类的书目,这可以作为参考,但我从来没有见过有人根据这“必读书”而成为学者和作家的。业余读书要根据各人的不同目的、兴趣和爱好来选择书籍。但最简单的选择就是读名著,读名家经典。大师之所以为大师,其思想和见识自有常人不及之处。读那些名著,哪怕只是一瞬间,它都会使你从中感受到一部分生活的意义。名著都已经过了时间的筛选,是世界上亿万读者多少年来为从中得到特别启迪而阅读的书。经典名著都经得起反复读。你读完一遍后,如果很感兴趣,又不完全懂,那么立即重读一遍,你会发现更多的东西。如果几年前你读过一部名著并且喜欢它,就再读一遍。书里还有那么多的东西要告诉你,你简直不会相信这书曾经读过,你会觉得自己的灵魂深处被那些历史上最有天赋的作家的思想和洞察力鼓舞着。

读书并不在多,而要选得精,读得透。与其读10部无关轻重的书,不如以读10部书的时间和精力去读一部真正值得读的书;与其10部书都只泛览一遍,不如取一部书精读10遍。读书的兵法是,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一个人要找几本最爱读和最必读的书作为案头书,时时读,认真读、反复读,熟读、精读,其中有的甚至读到滚瓜烂熟,倒背如流。有这几本喜爱的书陪你一辈子,你的学问就有点与众不同了。对此,我主张“一本书主义”,即毕生专精一本书,把它彻底读通读透,能举一反三,弄不好还真能读出成果来。宋朝赵普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红学家周汝昌终生就研究一本《红楼梦》。其他如专研《论语》、《孟子》、《庄子》、《史记》……或某个历史人物、作家作品的,不乏其人,且皆有成果。

读书,讲的是一个“读”字,除了用心、用眼,还要用口、用耳。我们一般人读书大多停留在眼“看”――用心、用眼,却没有用口、用耳。看书与读书是不同的。曾国藩曾把“看”和“读”作了生动的区分:

“譬之求富居积,看书则在外贸易,获利三倍者也,读书则在家慎守,不轻花费者也;譬之兵家之战争,看书则攻城略地,开拓土宇者也,读书则深沟坚垒,得地能守者也。看书如子夏之‘日知所亡’相近,读书与‘无忘所能’相近,二者不可偏废。”(《曾国藩家书》)对于精读的书除了用心、用眼“看”以外,还要用口、用耳来“读”。古人读书喜欢吟哦,像唱歌一样,那是非常动听的,可惜我们现在轻易听不到这种美妙的书声了。中学生和许多大学生读书最易犯的错误就是流于泛览,只看不读,更没有熟读、精读。以语文为例,教科书里的文章大多是经过千挑万选的古今范文,是需要熟读加精读的。但现状是除上课听老师讲解外,课后再读两三遍的就少,读八遍十遍的百中无一。

现在书多,读书不易专精。我国古代学者因书籍难得,皓首穷年才能治一经。书虽读得少,却读一部是一部,口诵心惟,嚼得烂熟,透入身心,变成一种精神的原动力,一生受用不尽。现在的人读书喜欢贪多,但多而杂,浮光掠影,浅尝辄止,实是舍本逐末。不求本固,焉得枝荣?对于基本的书要熟读、精读。坡说:“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孔子读《易》至韦编三绝,不知翻阅了几千百遍。古人读书大多如此,因为古人读的多是经书,篇幅小,容量大,一部《老子》不过五千言,却是包罗万象,值得你读一辈子。所以郑板桥会说:“每读一书,必千百遍。舟中、马上、被底,或当食忘匕箸,或对客不听其语,并自忘其所语,皆记书默诵也。”(《板桥自叙》)温故可以知新。重温旧书,许多人不重视,感觉重复、乏味、不耐烦。其实,要玩新鲜,一书可以作几遍看,每一遍只着重某一方面,就会每遍都有新鲜感。坡的“八面受敌法”就是如此:

“少年为学者,每一书皆作数过尽之。书富如人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其所欲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如欲求古今兴亡治乱、圣贤作用,但作此意求之,勿生余念。又别作一次,求事迹故实、典章文物之类,亦如之。他皆仿此。此虽愚钝,而他日学成,八面受敌,与慕涉猎者不可同日而语也。”(《又答王庠书》)我们看小说也可以仿此,第一次但求故事结构,第二次但注意人物描写,第三次但求人物与故事的穿插,它如对话、词藻、社会背景、人生态度等等,皆可如此依次研求。马德说:“读书人有三格:初格读故事,再格读情感,高格读思想。”说的也是同一意思。

读书要讲究“背功”,就是要多多背书。读书读到精熟,而且能背诵,不但可在抑扬顿挫声中享受读书之乐,品味其意,而且能增强记忆,出口成章。据历史记载,曾国藩五岁即“受学于庭,诵读颖悟”,15岁能成篇背诵《周礼・仪礼》、《史记》、《昭明文选》等名著篇章。即使到了花甲之年,仍能成篇背诵《离骚》,能在行军途中背诵《上林赋》等名篇。所以曾国藩的文字功底相当扎实。我的古文功底较好,就得力于一部《古文观止》。里面有220篇散文,从周代到明代,有“传”、“记”、“序”、“书”、“表”、“铭”、“赋”、“论”、“祭文”等。这部书一直成为我的床头书,经常翻阅,很有一些名篇能够背诵。书读熟了,可以脱口背出来了,就能慢慢体会到它的好处,摸到文章的调子,古文的功底就打在心里了。读文科的、搞社会科学的,都应当背诵几部最基本的书或一些重要篇章“打底”,有了这个底子,你的基础就稳固了。我们现在读的书多是白话文,篇幅大,容量小,除了短篇作品便于阅读和背诵外,长的名篇名著就只能选择其中的精华段落背诵。当然,对于像《红楼梦》这样的经典名著,虽是大部头,如果能反复阅读,熟到能背诵,自然更好。这方面并不乏先例,如郑振铎能背诵《左传》,巴金能背诵《古文观止》,范文澜能背诵《文心雕龙》,茅盾能背诵《红楼梦》,那好处自是不待说的了。

读书还要有恒。有副对联:“贵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眠;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体现了对学贵有恒精神的称道。历史上的曾国藩是个非常有恒的人。他给诸弟写信,谈到自己每天必做的三件事:一是用楷书写日记一篇;二是读史书十页;三是记茶余饭后感想一则。我们看《曾国藩家书》,现存1400多篇,从道光20年到同治10年,历时31年,平均每月写家书三四封,其内容包括了修身、教子、持家、交友、用人、处世、理财、治学、治军、为政等方面,这些家书真实而又细密,平常而又深入,是一部真实而又生动的生活宝鉴,即使在我们当代,亦值得一读。要是换我们,有几人能做到?

现在的年轻人喜欢上网,但上网不等于读书。互联网使我们的读书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再也不必像过去那样为了寻求一本书而四处奔走。无数的书,包括许多梦寐以求、用钱买不到的珍本秘籍都可以从网络上下载阅读,这实在是读书人的幸事。但网络读书往往趋于浮躁,一目十行,心不在焉。因为铺天盖地的网络文化早已让人眼花缭乱,初涉世的年轻人上网,猎奇的多,打游戏的多,看视频的多,且往往易为风起云涌的各种歪理邪说所迷惑。互联网上的媒体语言多嫌浅薄,那些半通不通、不知所云或矫情造作的文章以及文化垃圾铺天盖地,但他们还是一往情深地投入这些低劣的文化产品所营造的粗俗氛围之中,似乎鬼使神差。人们已无力捧读一本高雅严肃的书籍,连大学里的那些学子,也被那些花花绿绿的东西所吸引。所以我要在这里郑重疾呼一声:静下心来精读几部好书吧,莫等闲错过了读书的大好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