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少腹逐瘀汤治疗血瘀性痛经临床观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少腹逐瘀汤治疗血瘀性痛经临床观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作者单位:116401 辽宁省庄河市徐岭镇卫生院

通讯作者:于邦寅

【摘要】 目的 观察少腹逐瘀汤口服治疗血瘀性痛经的疗效。方法 40例门诊就诊患者口服少腹逐瘀汤,水煎汤剂由本院煎药室代煎。每剂2袋,每袋100 ml。每次l袋,每日2次口服。经行前l周开始至经行结束为一疗程,连服3个疗程。结果 40例患者,痊愈15例(占37.5%),显效14例(占35%),有效8例(占20%),无效3例(占7.5%),总有效率为92.5%。结论 少腹逐瘀汤治疗血瘀性痛经疗效良好。

【关键词】 痛经; 中医药疗法; 少腹逐瘀汤

痛经是妇科常见病之一,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痛经。现代医学认为,痛经的发生主要与月经时子宫内膜合成和释放膜前列腺素(PG)含量增高,引起子宫过强收缩甚至痉挛性收缩有关,同时与精神过度紧张、遗传因素亦有关[1]。临床上常以止痛对症处理为主,存在治标不治本、经行复发的弊病,痛经常在女性月经期或者经期前后出现,呈痉挛性,周期性下腹疼痛,有时会出现乏力、头晕、恶心、呕吐、腹泻、腹胀、腰腿痛等症状。笔者应用自拟少腹逐瘀汤治疗40例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效果颇佳,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40例痛经患者均为2009年9月~2010年6月来笔者所在医院门诊就诊患者。病程最短5个月~8年,年龄24~35岁。其中有性生活者10例,无性生活者30例。按疼痛程度分为重度痛经者5例,中度痛经5例,轻度痛经者30例。

1.2 治疗方法 自拟少腹逐瘀汤方剂组成小茴香、川芎、干姜、延胡索、吴茱萸、炙没药、乌药、苍术、茯苓、牛膝、莪术、当归、蒲黄、赤芍、肉桂、五灵脂。水煎汤剂由本院煎药室代煎。每剂加水400 ml,煎至200 ml取汁,每袋100 ml分装两袋。每日2剂,经前l周开始服用,连服至经行结束为一个疗程, 连续服用3 个月经周期。服药期间禁服其它止痛药,忌食生冷及刺激性物。分别于疗程结束后第1个月经周期和停药后3个月共2次对症状评分,以此判定疗效。

1.3 疗效评价 痊愈:治疗后积分恢复至0分,腹痛及其他症状消失,停药3个月经周期未复发者;显效:治疗积分降低至治疗前积分的1/2以下,腹痛明显减轻,其症状明显好转,不服止痛药能坚持工作;有效:治疗后积分低至治疗前积分的1/2~3/4,腹痛减轻,其余症状好转,能坚持工作;无效:腹痛及其症状无改变者。

2 结果

40例患者,痊愈15例(37.5%),显效14例(35%),有效8例(20%),无效3例(7.5%),总有效率为92.5%。

3 典型病例

患者,女,17岁,学生。2009年10月12日经期腹部剧痛来本院就诊。主诉:患者于14岁月经初潮,每次经期均出现腹痛,经量少,色暗紫夹血块,经期腹痛3年。初诊时为经期第1天。查体:面色苍白,舌质紫黯,有瘀点,腹痛拒按,胸胁,胀痛,脉弦涩,本病病因病机为气滞血瘀,瘀滞冲任,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治宜行气活血,祛瘀止痛,方以少腹逐瘀汤,药用:小茴香、干姜、延胡索、苍术、炙没药、吴茱萸、肉桂各6 g,乌药、茯苓、牛膝、莪术、牛膝、当归、赤芍、川芎、蒲黄、五灵脂各10 g,连续服用3个月经周期,2010年1月8日来院复诊,患者自述经期腹痛完全消失,2010年4月10日随访疼痛未复发。

4 讨论

中医学认为,痛经病位在子宫、冲任,以“不通则痛”或者“不荣而通”为主要病机。痛经的发生,主要是寒凝经脉,冲任瘀阻,使气血运行不畅,胞宫经血流通受阻。如果经期经前感受寒邪,或过食寒凉生冷,寒客冲任,与血相搏,导致冲任气血失畅。从临床来看, 绝大多数年轻妇女,平时不避寒凉,经前、经期冒雨、涉水、游泳或久居湿地,感受寒湿所致,故痛经多以寒湿凝滞型最为多见。

少腹逐瘀汤具有温经散寒,化瘀止痛的作用,寒散血行,冲任子宫血气调和流畅,疼痛自止[2]。方中肉桂、小茴香、吴茱萸、干姜温经通络,通调气血,赤药、炙没药、五灵脂、当归、蒲黄、川芎、活血化瘀,乌药、延胡索理气止痛,全方有温经散寒、化瘀通经止痛之功效。本研究对少腹逐瘀汤治疗血瘀性痛经进行临床治疗观察,收到良好疗效。

参 考 文 献

[1] 乐杰.妇产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18.

[2] 包诗杰,李凤玲,李成文.王清任应用活血化瘀法识要.河南中医,2006,26(9):19- 20.

(收稿日期:2011-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