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低成本体验DLG(上)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低成本体验DLG(上)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DLG是一种低碳环保、平均飞行成本低廉的无动力航模运动项目。操纵手须将模型手掷抛出并遥控其飞行,比赛以留空时间和降落地点的精准度作为判定成绩的依据。由于性能良好的DLG商品机多为全复合材料制作,售价较高,因此许多经济不宽裕的模友只能望“机”兴叹。

经笔者实践,爱好者其实可通过网购原材料和工具的方式,自己动手打造一架低成本的DLG复合材料模型飞机。本文即对通过这种方式制作的一架DLG“追风号”,做一较全面的介绍,并配以图片说明,清楚地展现“追风号”从设计、制作、组装到飞行的点点滴滴。相较高手们的作品,“追风号”的手工比较简陋,性能也不拔尖,却是一条以低成本体验dlg飞行的可行之道。同时,文章也可让模友粗略了解复合材料模型的基本加工工艺流程。

制作前的准备工作

“追风号”虽未严格按照某一份图纸进行制作,但在很大程度上参照了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马克·德拉(Mark Drela)教授于2003年设计的SuperGeeⅡ模型滑翔机的整体气动外形(图1)。SuperGeeⅡ是目前诸多竞赛级DLG的参考机型,也是许多模友自制DLG的参考机型。这是因为设计者充分考虑了爱好者的条件,优化了模型的结构使之更适合DIY。

“追风号”的机翼翼型从翼根到翼尖分别是“AG455ct”(图2)、“AG46ct”和“AG47ct”,都可在专业翼型设计分析软件Profili中找到。这组翼型被广泛用于1.5m翼展的DLG(包括商品机)。

需要准备的材料有:E51环氧树脂及其配套固化剂(用前须试用以确定其流动性好坏、固化时间等参数);厚度为0.03mm、0.06mm和0.1mm的玻璃布适量(每平米价格8~10元);12K碳纤维,用于机翼等部件的加强;密度为30~35kg/m3的挤塑板,用于制作内核;厚度为0.1~0.2mm的PVC膜,用作脱模片;用硬纸板、铝板等耐火材料做的翼型模板等。

廉价碳纤维的制取

在网上购买时,碳纤维片每平米200元的价格令笔者难以承受,因此开始寻找替代材料。之前,笔者曾多次从钓鱼竿上剥离出碳纤片,并将之直接胶粘在木质模型上起加强局部的作用。但若将此法用于复合材料模型飞机,由于剥离得到的碳纤片为宽度5mm的不规则片,且形状已定,因此难以用来搭建加强机翼的网格。而若贸然使用二次成型技术,加工难度也不小。

一次偶然的机会,笔者发现废旧碳纤维片经燃烧会变得十分柔软,且仍呈现碳纤维丝的性能和形状。这不正是日思夜想的廉价碳纤维吗?但是已成型的碳纤维烧软后直接用,会不会影响它的强度、韧性等性能指标?笔者带着这个疑问咨询了专业人士,得到的答复是“碳纤维本身非常稳定,燃烧产生的温度不会影响其性能,只会让树脂分解掉”。由此看来,用“废旧燃烧法”制取廉价碳纤维的途径可行(图3)。

此法的优点是:来源广,废旧碳纤维鱼竿等都可作原材料;成本低,原材料都是回收物;易操作,只需对硬质碳纤维制品做燃烧处理。当然,也有一些不足之处,如在燃烧过程中,树脂等材料分解时会产生有毒物质,故建议一定要在通风的环境里进行制取。

在用鱼竿制取廉价碳纤维时,因为竿身中空,所以如果直接点燃燃烧会不完全,导致树脂残余量过高,无法得到较高质量的碳丝。但只要事先将鱼竿对半劈开,便能解决这个问题。

用此法制得的碳纤维丝并不是完全柔软,沿碳丝方向仍有残余韧性,不过不会影响DLG的制作。较大直径的鱼竿,由于缠绕其上的碳纤维多一些,因此燃烧后可得到多层碳纤维丝(图4)。燃烧物中类似“碳布”的纺织物,其实是不同碳纤维层间夹着的玻纤布,需区分开来。一般采用中间层的碳纤维丝来做模型飞机的机翼主梁,因为它的树脂残余物含量最低,品质最好。

上述廉价碳纤维材料的制取方法专为经济能力有限的模友准备。如果资金充裕,直接购进高品质的原材料当然更好,不仅省事,而且在其他工艺水平相同的情况下,做出的模型性能更高。

回收碳纤维的妙用

很多DLG爱好者曾尝试制作3K网格的机翼。这种机翼的强度和刚度虽然非常好,但其繁琐的制作工序却令不少人望而却步。商品机如果要采用3K网格,制作时应先在模具上拉好碳纤维丝,直到玻璃布的胶刷好后再将其放上机翼。碳纤维丝非常柔软,需要将其拉直后严丝合缝地贴在机翼上,但只有在固化后才能看出是否被拉直。若不直,就会影响机翼的性能和美观。也有爱好者不惜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一点点地铺设碳丝,如网友“hehehe”的作品——“祥云”的机翼网格(图5),就是纯手工铺设的,堪称完美。

如果使用回收的碳纤维,因其沿碳丝方向仍有残余韧性不会拉不直,反而更适合网格机翼的制作。制作时沿着碳丝方向,裁成宽3~5mm的长条碳纤片(丝),便可用于模型部件的加强。笔者在加强尾翼组时就用了回收碳纤维(图6),效果非常好,故此向大家推荐。

模型尾翼组的制作

尾翼组是DLG整机制作中难度最小的部分,因此从尾翼组开始几乎成为DIY模型的惯例。尾翼组的制作虽然较为简单,但仍使用了复合材料的制作工艺,这里简单介绍一下过程。

先用挤塑板做一个精准的平尾内核(图7)。如果翼胚是热切割加工出来的,那么在使用前要仔细打磨一遍,否则加工过程中融化的一部分挤塑板会覆盖在翼型表面,影响玻璃布与其之间的粘接,造成成品有类似“脱皮”现象(胶层与基层分离),导致整个结构强度锐减。此外,尽量把翼型后缘打磨得薄一些,以便其与后缘玻璃布的粘合。

然后在平尾内核合适位置嵌一片厚0.3mm、宽5mm的碳纤维(图8)并用轻木做好局部加强(图9)。再用细吸管做2个定位孔和扭簧安装孔(图10)。裁切用作脱模片的PVC胶片,注意前缘与内核前缘相似,后缘留出5~10mm的余量(图11)。如果在胶片上涂凡士林,脱模效果更佳。

接着按照使用说明调配E51环氧树脂及其配套固化剂并搅拌均匀(图12)。将厚度为0.03mm的玻璃布覆在PVC胶片上,均匀涂胶至浸透玻璃布(图13)。用刮板刮除多余胶水(图14),这样可增加蒙皮的纤维比重,提高平尾的强度。待玻璃布完全贴合平尾内核时,在其前缘和后缘适当补胶——用滚轮稍稍滚一遍即可(图15)。涂完胶后上下垫几层报纸,将部件放入真空袋中抽真空。耐心等待其固化。固化后平尾已基本完成,但还须进一步处理。

在平尾的升降舵位置开一个3mm宽的细槽。先轻轻划一刀,力求只划破上面的玻璃布而不伤及另一面。接着小心剥离划痕内的填充物(图17)。然后在升降舵中线位置安装钢丝扭簧(图18)作为舵角,点入502胶。之所以直接用钢丝弯出舵角(图19):一是简化制作;二是舵面作用力由扭簧来传递更可靠;三是末端的“V”形结构更便于设置拉线(经多次试飞,模型从未发生拉线脱落的情况,可见该舵角的设计可靠)。平尾被做成可拆卸式,依靠中间的螺丝与翼台连接,通过前后2个碳杆插销定位(图20)。此时平尾制作全部完成。

垂尾的制作工艺与平尾类似。为将其做成插接式(图21),须在制作内核时提前埋入一根直径合适的薄壁碳杆,并在插接处露出长约20mm的一段。与不可拆卸式垂尾相比,使用了插接式垂尾的模型重量基本不变,但在一定程度上可减少其受损的概率。特别当着陆航线与地面不平行时,插接式垂尾会自动保持与平尾相同的偏转角,从而减少硬性碰撞的能量。(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