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警惕“微健康”里的“伪健康”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警惕“微健康”里的“伪健康”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时下微信盛行。人们为什么那么喜欢玩微信?无疑是因为自媒体的崛起,人人都可以成为一个信息平台。于是乎,微信“朋友圈”作为信息的“集散地”,各种信息横飞,尤其是各类健康提示信息,更是令人眼花缭乱。什么“空腹不喝牛奶”、“隔夜菜致癌”、“让双腿变瘦的7样绝好食物”……大致有防患于未然型、生活妙招型、疾病去除型和常识科普型,看似很贴心,但你怀疑过它们的可信度吗?又有多少科学道理?“微健康”到底靠谱不靠谱?

“微健康”关注度高,认知度低

您看到过朋友通过微信“朋友圈”发出的养生信息吗?答案是肯定的。

“微信科普的效果不容忽视。”山西大学一位社会学专家就表示,首先,它是在朋友和熟人圈里传播,依托朋友们多年建立起的信任,具有较强的可信度。其次,微信科普知识以较高的速率在传播,几乎每人都有几十个甚至上百个朋友,经过连续不断的转发,传播效应迅速放大。再次,微信科普贴近实际,大都是有关日常生活的内容。

据搜狐健康的一项调查,43.75%的人表示会通过网络获取健康资讯,但超过八成的人觉得网络资讯不那么可信。不过,很多人觉得,网络上传播的一些民间经验就算不够科学,也没有什么危害,所以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态。

调查发现,不少“微健康”的传播者本身对健康知识的认知度不高。盲从、随意地按下“发送键”,让一些“伪健康”的信息乘机泛滥。比如微博上曾流传甚广的“隔夜菜致癌”等说法,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早就进行了“辟谣”,但微信“朋友圈”里仍在流传。

在山西省太原市某市直单位工作的许女士是位手机微信达人。她表示,对那些“健康小贴士”、“怎么吃更健康”以及一些“健康小偏方”等信息,虽然有时也搞不准可信性,但抱着多注意总比不注意强的想法,“姑且看之,姑且传之”。

“这其实是一种纠结的传播。毕竟现在人们对健康都越来越重视了,对这方面的帖子转发量就大。”许女士说,有时,不知不觉就做了传播不靠谱“微健康”的“帮凶”。

甄别“微健康”,小心“伪健康”

细察这些微信的来源,不难发现,大部分内容还是来自互联网,不少人依据自己的经验判断,感觉有价值就立即转发。问题也恰恰出在这里,许多人在自己领域都是行家里手,但在健康科普价值的判断方面却不一定权威。

实际上,只要细究微信里的科普内容,就会发现有许多内容其实并不科学。例如,对微信圈里传播的“微波炉加热过的食物容易致癌”的内容,微信圈里具有物理专业知识的朋友就不以为然。

在新媒体的快节奏下,人们看见相关的信息,很多人都分享留用,同时进行了二次传播,这其中并未经过仔细辨别。那么,面对海量的健康信息,作为普通大众,如何甄别是贴心的“微健康”还是不靠谱的“伪健康”呢?

山西省疾控中心研究公共卫生的专家就表示,对于微信朋友圈里的各类健康信心,大众在按下“发送”键时,一定要慎重,特别是一些所谓的秘方、验方,宣称立即见效、包治百病的,不要偏听偏信,更不要盲目传播。“判断信息的可靠性,多问几个为什么。”专家表示,比如,谁说的?什么时候说的?他们怎么知道的?“信息源很重要。一条科学的健康信息一般都会标明信息出处、作者的身份与资质、信息时间等,对于那些不能判定信息来源、只是基于个人观点或别人经验的信息,不要轻易传播。”

此外,有不少专业人士和手机微信达人也表示,对于没有明确注明出处的“健康知识”最好不要相信。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健康上的禁忌也有很大差异,所以那些口气绝对、统一的说法通常是不科学的。

另外,专业人士还特别提醒,虽然对“微健康”要高度重视信息来源的权威性,但千万不要看到一些知名“大V”转发,就放松警惕。其实,最重要的是原始信息来源是否权威,而不是中间的“二传手”是否可靠。

科学传播提升“微健康”含金量

微信传播科学知识,优势在口碑式传播,渠道快捷;其劣势也在于口口相传,缺乏专业性,容易走偏。因此,如何在保护微信科普热情的同时,因势利导,利用这个高效的传播平台开展科学、正确的健康科普工作,应成为公共卫生部门和科技部门不容忽视的新课题。

当务之急是组织科普专家,按照微信传播的规律,筛选一批科普知识来“供给”微信平台,从源头上保证科普知识的准确性和权威性。同时也可以开展一些微信科普大赛等活动,将微信科普纳入各级科普活动,引导微信科普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为公民科学素养的提升发挥正效应。

此外,有专业人士表示,微友除应多订阅有专业资质的医生的微信,获取相对准确、严谨的健康信息和帮助外,政府还可以考虑和有关部门建立健康信息共享机制,加大健康知识传播力度。同时,建立科学的信息研判和舆情引导机制,以确保在某种错误信息流传时,科学权威的声音能够及时“发声”,以提升“微健康”的含金量。

“先兆”一个都不准

那么,“微健康”到底靠谱不靠谱?大家可能还缺少直观的认识。给大家举个例,近来,一则“癌症先兆对照表”在微信朋友圈中很是流行。按照表中的说法,“5年内没生小病或发过烧,是肝癌和肺癌的先兆”。理由是长时间没点小病,身体的免疫系统可能会懈怠。对此,专家表示,这没有科学依据。不过,“自我感觉身体健康的人往往没有机会去医院,主动体检或被动体检都没有,等到发现问题的时候,就晚了。”所以,即使自认为“体壮如牛”,也别忘了定期体检。

“两边不对称,易得乳腺癌”,让不少女性提心吊胆。但其实,专家表示,人体很多双器官,先天就是有不对称性的,最典型的就是“大小眼”。也是如此,如果长期都是不对称的状态,无需担心,但短时期内缩瘪或者肿大,就要引起重视了,建议去医院做个检查。

“长期便秘是肠癌的先兆”,在专家看来同样是无稽之谈。不过,长期便秘会对肠道造成机械性的损伤,毒素也不容易排出,建议在饮食上作出调整,并养成定时的排便习惯。如果还不行的话,可以遵医嘱借助药物解决。

专家“发声”解释的同时,你也应该明白,“微健康”不一定都科学、正确,一定要小心甄别“微健康”里的“伪健康”!

(摘自《人人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