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人能弘道 第2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人能弘道 第2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年轻时,有人提问:“如果一生只能读一本书,你会读什么?”我还在苦苦思索时,别人就已经给出了答案:“当然是《论语》了!”

钱穆先生九十二岁时,说他每年至少重读一遍《论语》,并且总能得到一些新的启发。如此看来,无论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无论是平凡人还是大学者,《论语》都是一本必读且必须不断重读的经典。

如果读书要分季节的话,那么《论语》是春天的首选,因为书中充满了成长的希望与动力。孔子原是个平凡的孩子,经由立志学习而开发潜能,在知、情、意方面都达到了很高的境界,体现出君子、贤者、圣者的气象。

我最早学习《论语》,是在上初中的时候,目的是为了考试与升学。上了大学,必须要研究儒家思想,我才第一次主动而认真地把这本经典通读一遍。

当时触动我的,并不是孔子的哲学高见,而是他生活中的一些小事。譬如,孔子听到家里马厩失火,他只问:“有人受伤吗?”孔子真是见人不见马啊!他听说朋友过世无人料理丧事,就挺身而出负责一切。朋友馈赠祭肉,他作揖拜谢;朋友送他车马,他则不拜。拜祭肉,是为了表示对朋友祖先的尊重,可见孔子重视人的精神价值远远超过了物质。

我潜心研究《论语》二十余年,采取西方哲学训练的方法,依诠释学原则,对每一句话进行深入的思考:它究竟在说什么?它想要说什么?它能够说什么?它应该说什么?接着再设法整理出一贯的系统。

譬如,“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概念。一个“仁”字,涵盖了人生的三大问题:第一,仁是“人之性”,人只要真诚,就会体察到内心有向善的自我要求;第二,仁是“人之道”,人生的正路在于择善而固执之;第三,仁是“人之成”,亦即止于至善,必要时还要“杀身成仁”。

孔子在生平自述中提及“五十而知天命”一语,这代表五十岁是他一生的转折点。如果孔子不是五十岁时出来从政,并且在五十五岁时周游列国,那么他的思想与人格又如何在艰难的磨炼中放出耀眼的光彩?他的见解又如何被后人称为人类普遍的智慧呢?

那么“天”又是什么?孔子既要“知天命”,又要“畏天命”及“顺天命”,可见“天”是个主宰,赋予人类使命,这个使命就是要人实践向善之性,并止于至善。

人若真诚,就会体察到内心有要求自己行善的力量,而“善”是我与别人之间适当关系之实现。此处,“别人”指的是由亲到疏、由近到远的每一个人。所以孔子的志向是:“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这十二个字从古至今都未曾有人实现,将来也不太可能实现。但是若无此志,则人生又岂有方向可言?人类又岂有光明的未来?孔子对人类最大的贡献,就在于他指出了人性与天命之间的这种关系。

我从《论语》中得到的启发太多了,迄今为止,我一共出版了十种以上的图书,五种以上的音像制品。这一切都是逐字逐句梳理《论语》的心得。“以孔子为师,与孔子为友”,这是每一个人都可以做到的,也是人生中最美好的事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