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信息技术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信息技术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的实施,语文教育大讨论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展开,信息技术与中学语文教学课程的整合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从信息技术在中语文教学应用中所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建议着手,研究如何更好地运用信息技术,深化中学语文教学改革、完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信息技术 语文教学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97(2013)06-0017-02

一、信息技术应用于中学语文教学所取得的成绩

(一)实现了优质语文教学资源的信息共享

由于城乡之间信息基础设施差异较大,语文教师教学水平和信息素养参差不齐,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可以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信息共享。这一点,在朗读教学中体现得尤为明显。笔者读中学时,记忆特别深刻的是,课堂上播放男中音朗读的朱自清的《春》:“吹面不寒杨柳风,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母亲的细腻、温柔、千般怜惜、万般怜爱,尽在春风里,时至今日,只要沐浴在春风里,那个男中音的声音便穿越时空而至,让笔者在春风里、在春日风光里、在春日暖阳里,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与幸福。

(二)拓宽了语文课堂的教学时空

信息技术走进中学语文课堂,通过网络化的途径、多样化的手段、海量化的信息,扩展了师生教与学的途径,为师生教与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媒介,拓宽了语文课堂的教学时空,有利于学生接触到更多的优秀作品,丰富多方面的的阅读体验,加深其对生活的理解和认识,并通过微博、电子日志等记录自己的心得体悟,历练自己的文笔。

(三)有助于学生开展自主式学习、协作式学习、探究式学习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多媒体教学,除了可以通过图文声像在课堂上丰富直观地呈现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案例教学、分组讨论、启发式教学外,还可以利用网络对学生进行课外相关知识的拓展,引导学生利用专题学习网站进行学习,挖掘学习和生活中的语文问题并利用搜索引擎探索未知世界,找到开启智慧之门和悟性之门的钥匙,从而帮助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开展自主式学习、协作式学习、探究式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积极性与主动性。

二、信息技术应用于中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信息素养参差不齐

近年来,我国信息化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但由于不同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不同以及各地政府、教育部门和学校对教育信息化重视程度不一,学校间信息基础设施分布不均衡,伴随而来的,是教师信息素养的参差不齐。

(二)重视信息资源的叠加堆砌,忽视图文声像的拿捏取舍

在信息技术与中学语文教学整合的大教育背景下,有关于此的理论研究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但大部分研究往往重理论、轻实践,从而导致语文教师进行课程整合时无章可循,使部分教师出现了“用比不用好,用得多比用得少好”[1]的认识误区,在课件制作过程中,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特点和语文学科特性置之脑后,不管所搜集到的材料与所讲内容是否相关、在多大程度上相关,而一味进行文字、图形、声音、动画等信息资源的叠加堆砌,由于技术和观念所限,不会甚至不知道对材料进行拿捏取舍。

(三)重视多媒体课件,忽视师生情感交流

部分教师由于创新能力和课堂组织能力有限,再加上备课准备不够充分,因此把注意力过多地放在多媒体课件上,照本宣科的情况时有发生。教师过分关注多媒体,使师生之间的情感沟通大大减少,师生之间眼神交流被人机交互所取代。可是语文课堂本来应该是培养学生情感体验的地方,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师生间情感共鸣的场所,是学生畅所欲言、充分想象、让思维的触角抵达灵魂深处的殿堂。教师过分关注多媒体,不注意与学生的交流和互动,将会在一定程度上扼杀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降低语文课堂情感体验的满意度。

三、信息技术更好地应用于中学语文教学的对策

(一)切实提高全体语文教师的信息素养

在课程整合的大背景下,语文教师信息素养的高低,直接决定着语文课堂教学结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改革的成败。因此要通过各种途径,采取多种措施,切实提高全体语文教师的信息素养。

首先,为中学语文教师量身定制计算机软硬件常见问题解答指南和多媒体课件制作视频学习网站。

其次,中学语文教师要主动加强信息化方面的远程教育和终身学习。作为知识的传播者、学生情感的陶冶者和学生灵魂的塑造者,中学语文教师更要加强自身学习,相关部门可在重点师范大学试点针对中学语文教师的信息化远程教育,为教师的终身学习创设条件。

再次,加强中学语文教师信息化培训,尤其是上机指导。

(二)合理使用信息技术,适度加工多媒体资源

过分依赖多媒体资源,一方面,教师容易产生“拿来主义”的懒惰思想;另一方面,对各种资源生搬硬套、生拉硬扯而不经过自己的思考和加工,容易造成信息资源的泛滥,使语文课堂异化为电影院、美术室、广告公司,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这时,就需要中学语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结合语文学科的特性和学生的特点,遵循一定的教育学原理,运用信息技术和特定软件,对图文声像进行裁减组合、深度加工。信息资源之于中学语文教学,就像药引之于中药、食盐之于烹饪一样,要点到即止、适可而止。出色的中学语文教师,应拿捏好这个度,合理使用信息技术,对多媒体资源进行适度加工。只有这样,才符合课程整合的初衷,才能使信息技术最大限度地服务于中学语文教学。

(三)确立多媒体课件的辅地位,重视师生的情感共鸣

中学语文课堂是培养学生文学鉴赏力、丰富学生情感体验的地方,以语言为本、以学生为本是语文教学的本质特点,语文教育的本意是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对字词段篇章的细细把玩、用心体悟,对作者的心路历程、写作意图和所处环境的仔细揣摩、感同身受来提升学生对文字的敏感与悟性、来丰富学生的情感与阅历,从而加深对生活的理解与感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因此,任何时候,都要以学生为主,把学生的情感体验放在首位,重视师生的情感共鸣。这样才能让学生体验差异化教学、探究式教学,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未来教育面临的最大挑战不是技术, 不是资源, 而是教师的素质”[2]。中学语文教师只有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要求,结合语文学科的特性和学生的特点,适度运用信息技术,才能使信息技术最大限度地服务于中学语文教学,才能使以学生为本、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大语文教育观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 黄雪梅.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7.

[2] 曾起堂.远程教育教师信息化教育能力的培养[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2,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