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苦工低酬的灰色岁月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越南著名英文新闻网“越南网桥”(VietNamNet Bridge)的记者向灵忠第一出口加工区内的千禧年电子公司,以及胡志明市郊区宋然工业区内的大发食品公司提交了申请,并且被录用,成为了生产线上的工人。记者们在这两家公司工作了10天,深入了解了越南工业区内工人们的生活状态。
日夜劳作
晚上9点半,宋然工业区内,许多公司的大门打开了。结束了一整天的工作后,成千上万筋疲力尽的工人拥出工厂。
阿芳是大发食品公司的一名女工,她骑自行车回租赁的木板房,因为过度劳累,皱纹早早爬上了她年轻的脸庞。她告诉记者,对于她和同事们来说,加班是家常便饭,以至于哪天被允许早回家,她甚至觉得“不习惯”。
阿芳租的屋子在4楼。除了前任租客留下的“工人的生活太可悲了”、“我受够了”之类的潦草涂鸦外,冰冷的墙上空无一物。阿芳很快就睡着了,她每天要从清晨6点工作到晚上9点或者10点,因此必须为下一个工作日积蓄体力。
“工业区里其他工人的生活跟我基本一样。”阿芳表示,“既然选择了离开家谋生,就不得不像牛马一样工作。我知道每天长时间加班对健康不好,但是如果不这么做,除去房租伙食,我就剩不下什么钱寄回家了。”
阿芳告诉记者,由于劳作时间过长,许多工人经常晕倒在工作岗位上。
宋然烘焙食品工厂内,“隆隆”的机器声轰鸣不止,酵母的刺鼻味道挥之不去。每一个工人都在高速作业,每双手都把面团揉成块状,扔到传送带上。
“阿姐,你怎么了?天哪!她昏过去了!”所有人转过身来,看见一个高个子女孩倒在地上,脸色铁青。
“晕倒在车间已经司空见惯了,你在工业区工作,就要习惯这个事实。”在胡志明市附近的灵忠出口加工区工作的阿草说。
为保证高生产效率,所有工人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只有完成配额,他们才能拿到全额工资。如果达不到要求,就会被克扣工资。
不过最令他们感到糟糕的,是生产线的班组长或巡视员为达到公司标准和最后期限,长期向他们施加压力。
边和第二工业区的工人阿鸾说,她曾经多次被组长骂得失声痛哭:“她没有大声骂,可是说话尖酸刻薄,感觉像拿锤子使劲打我一样,我感觉很累,很痛苦。”
为了达到配额,很多工人不得不在吃饭时间加班。阿鸾说,睡觉的时候,她甚至还能听见组长尖声催促她:“快点!再快点!”
清汤寡水
新员工对工厂的第一顿工作餐一般都记忆犹新。每个人都可以从公司厨房领到一盘包括米饭、粥和开胃菜在内的食物,但饭菜是冷的,都是廉价原料做成的。粥里没有一片完整的菜叶,由于煮得过久,一点香味也没有。尽管你可以把整盘食物都吞下去,但是一点饱的感觉也没有。
DH制鞋公司的一位名叫阿玄的工人解释道:“他们在市场上买最便宜的鱼,用一点点酱油或者鱼露煮。猪肉和酸竹笋一起煮,看上去很恐怖,碰过以后三天都洗不掉手上的臭味。”阿玄补充说,“他们提供米饭和鱼干,我们怎么能吃得下硬邦邦的米饭鱼干和寡然无味的清汤?我们相互转告不要吃这些东西,但即使我们罢吃,他们也不会换菜单。”
《越南青年报》(Tuoi Tre)日前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工业区的企业一般会承诺工人一餐的标准是8千到1万越盾,但是扣除了各项费用后,一餐的真正价值只有4千到5千越盾,相当于25美分。
对比一下越南的物价水平,就能清楚地知道这个数字是多么贫瘠。在越南,买1千克大米要1万越盾,1千克猪肉5.5万越盾,1千克牛肉10万越盾,一捆青菜3千越盾。
越南平阳省(Binh Duong)的食品卫生和安全部对辖区内20个工业区的企业进行了调查,发现这些企业提供的工作餐质量差得可怜,缺少蔬菜,缺少肉类和蛋白质。事实上,这些定量配给的工作餐远远不能满足工人加班时所需要的热量和营养。
“工作餐的质量已经到了‘红色警报’水平,一顿饭的实际标准不足5千越盾,但是,工人的工作时间要多于一天8个小时。这么差的饭菜,无法满足工人的需求。我在社会事务部门工作了多年,从未见过比这更差的情况。”平阳省人民委员会的Nguyen Ngoc Son表示。一般而言,企业按照每个工人一餐9千越盾的标准支付给承包人费用,但是9成以上的承包人表示,他们必须要支付附加税、运输和保险费用,给厨师付工资,还要拿出一部分钱进行贿赂。按照现在的物价水平,扣除各项费用后,他们无法保证工作餐有足够的营养含量。
除了营养匮乏外,食物中毒也是工作餐带来的重大威胁。2009年,平阳省公开记录在案的工人食物中毒案件就有十几起。
事实上,不仅工作餐的质量接近了警戒线,工人在自己住处的就餐情况也不容乐观。由于收入水平低,而物价不断飙升,工人们不得不经常在流动市场购买便宜的食物。
工人们往往清晨5点起床准备早饭,加点蔬菜的方便面、前一天的剩饭经常是他们的早餐选择。很多工人就是从晚饭中省出一点米饭来加点大蒜盐(大蒜粉、盐和淀粉的混合物)做第二天的早饭。有时候,几个工人共同“分享”一盆米饭和一盆蔬菜汤。
“上个月,我花了3千越盾买电,2千越盾买水,房租上涨到了5万越盾,食物价格也在不断升高,必须仔细计算每一笔支出。”胡志明市一个工业区的工人Phuong Dung表示。
每天下午,Dung要在一个临时市场给她自己和3位室友买食物。她经常花6千越盾买3个土豆,1.7万越盾买一小块鱼,3千越盾买一点菠菜。算上调料、米和煤气,她和室友每顿晚餐的花费平均为一个人8千越盾。
在毫无光彩的生活中找寻梦想
每天下午,数百万工人离开工业区。“摩托车对我们这样的穷工人来说是奢侈品,”在边和Amata工业区工作的阿花说,“有时候,我们聊天会聊到要去什么地方逛逛,可我们只有自行车。有些工人连破烂的自行车也没有,所以我们一般就在工厂附近租来的简陋木板房子里打发时间。”
阿花房里最贵重的东西是台老电视机,她笑着说:“要拍一下才会动。”可有时候使劲拍也不行,室友们只好去邻近的屋里看电视。可是这也有问题,阿花的朋友阿娴解释说:“他们(另一间屋的)刚结婚,不好意思常去打扰他们。这个时候我就很想家。”
尽管在胡志明工作了多年,许多工人的生活毫无光彩,除了上班几乎不离开住处。他们日复一日穿梭于工厂和木板屋,精神逐渐委靡。
工人们极少甚至从没有晚间娱乐活动或者出去游玩。他们每年放一次假回老家探亲,有闲钱就带点东西回去,其他时间都在工作。如果不加班或者看电视,他们唯一的娱乐就是和室友聊天,或者早早睡觉。
“我们就是这么过日子的!无聊透了!”阿花说。为了“改变一下气氛”,阿花和室友们时不时会想象一顿美餐:“吃青菜的时候就假装在吃鸡腿猪肉或者吃鱼,这样常常会让我们好过一些。”
工业区工人们的梦想不仅仅局限于“想象中的大餐”,事实上他们重返学校和改善生活的梦想并没有熄灭。
早上四点半,文氏玉娘开始了她的一天。复习功课后,阿娘到Mtex工厂上一整天班,下午五点,她匆匆赶到胡志明市人文社科大学在职英语班。
“为了准时上课,有时不得不空着肚子来。”她说。工人的薪水不足以支付学费和日常开支,阿娘不得不向朋友借钱交学费。可工人们都很穷,这对阿娘来说是个难题。
阿娘回到家已经10点,吃了碗早上留下的饭,直到午夜才睡下。她解释道:“我没有什么时间,所以要抓紧赶上其他人。我想我能找到一份好工作,现在我只想学完课程。”
阮福江是越南公司的钢铁锻铸工人。“这份工作有害健康,不能作为生活手段,”他说,“我要学点设备维修为将来做准备。”与阿娘一样,阿江每天晚上10点钟下课,学习到半夜。“我复习完功课才睡得着,学习是为了以后过得更好。”阿江简短地说。这是夜校里的很多工人学习的激情所在。
工业区里的许多工人希望能逃离“工人生活”。他们坚信,生产线上的苦力劳作让他们懂得“只有读书才能改变生活,脱离贫困”。灵忠出口加工区的一位工人阿水说道:“当了一年工人我才知道没有学历的代价,真为以前浪费的时间后悔。”
对于常常需要加班的工业区工人来说,保证学习时间是很难的事情。是辞工还是辍学?这些年轻工人很难抉择。他们要工作求生存,可也无法中止学习,因为教育是改良生活的唯一出路。因此,他们二者都选。
冯云根据越南VietNamNet Bridge多篇报道综合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