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郝蕾:孑然恒河边,听佛陀说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郝蕾:孑然恒河边,听佛陀说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在50度的高温里,郝蕾与畏冰于佛陀成佛讲经的地方,用镜头聆听寂静,用舞裳感知自己与内心的距离,无言地行走在这婆娑世界中,寻觅真我。这不仅仅是一次拍摄,更是一次心灵的朝圣。“如是”对于郝蕾来说是“借由一个名字、一副皮囊行走在此世。”

“如是我闻,如是我观,如是我思,如是我行”。

影展开幕那天,北京的风很大,798有些萧索,路上的行人被吹得东倒西歪,广告牌在街道旁呼呼作响,只透过咖啡屋的玻璃窗看到温暖的灯光下坐着躲风的人时,才能感到些许暖意。不过这终究是不太寻常的下午,再过一会儿,这个现在只有三两工人忙碌的画廊便会极度热闹起来。

画廊室内有一缕萦萦女音在流淌,面目清晰、眉清目朗的女人坐在临街的窗边,阳光下她的端正面容泛着光辉。窗外行人在风里匆匆走过,偶然有惊醒的人认出了她,徘徊窗边,端详良久再继续行路。回想入门听到那女音,断定必是曾溯水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的她无疑。这个趟过恒河的女人,十五日佛国高温中的行走早已结束,可一段经历将一段时空永固,那些不凡的日与夜,必在身中回环、在今日与来日间长此往复。坐在偏安一隅的画廊中,郝蕾仍似身处清明无尘,月色如银的印度之夜,细雨咽咽地将故事语与此岸人知。

白色幕墙的展厅已布置好,大尺幅的影响记录片段式地把时间空置——这样一个身着薄纱的人,没人知道她从哪来,将要往哪去。像是一段无法定义的显影,虚空到不被记住,不被探求。剥去浮名浮利,虚苦劳神的身份,亦无三千烦恼丝,郝蕾孑然一身。不是开始,也并非了断,如果非要谈发生,那就是一场自然与佛境的偶遇。

苦行的国度

2010年6月,郝蕾终于到达印度,40多度的热浪炙烤着脚下的土地,满街各种交通工具横行。没有孔雀般艳丽的纱丽、流浪的大篷车、随时起舞的人们或踽踽独行的僧侣;植物在烈日下垂头丧气;“杂技演员”在追赶没有门且还在行进中的公共汽车;电三轮上挤着十几个印度人,拧着眉毛,眼神中满塞的焦愁,让人无法放松。这个传说中诸佛栖息的国度,满眼望去却遍地是简陋污浊的棚屋和瞪着眼睛茫然无知看着世界的孩子。

那一年走了不少佛教圣地,郝蕾却原来越不明白,佛的家乡为何依然处处行苦、坏苦、苦苦?似乎更接近释迦牟尼在世时的世界,与理想极乐之境相去甚远。然而正是这种落差,令她意识到心灵的修行的重要,明白为何要反观自心,降伏其心。

郝蕾曾写下:菩提心发醉生花,从多年前对佛教一无所知时,她就对‘菩提’二字有亲昵和好感。但当真正站在释迦牟尼成佛的菩提树下时,她却甚感疏远,“这是那2500年前的树吗,怎么没想象中茂盛?这是当时的那个地点吗,还是移植过来的?”人为痕迹太重,层层铁栏杆拦住了她的崇拜感,“眼前的真实不如视觉外的虚幻”。

面对未曾料到的心中之佛境与现实之境的距离,郝蕾心百味杂陈,“无论如何,这只是一棵树,佛不是一定要在这棵树下才能参透生死,修行者也不是一定要崇拜菩提树才能追随释迦牟尼。倘若有人相信这棵菩提树拥有神通,相信释迦牟尼的成佛之地就是净土,那他必然会大失所望。”

来自世界各地的佛教徒,忍受着40多度的高温,踩着能把脚煮熟的地热,顶礼膜拜盘坐诵经,这土地已并非化佛遗址那形式上的表面留存,而成为很多人的精神家园,外在不过是肉体暂驻搁置的承载空间。尽管有不断飘飞的思绪,郝蕾依然会虔诚地触摸佛的大脚印。

此时的她与众人诉说着鹿野苑,“这片土地上当年的精舍已经塌毁殆尽,只剩下被大火烧红的矮墙和瓦砾”,彼时她突然异常感动,想起《释迦牟尼佛传》里形容鹿野苑最昌盛时候的场景,走在前面的人,抵达的常是不毛之地,“他第一次坐在这里讲经,会有多少反对的声音,多少疑惑,但是这些如今都像浮云般消失无迹,被烧尽,被吹散,什么都没留下,但是几千年后,这个名字还存在我的心里,这就是佛祖的伟大。”

酒斟时,须满十分

在印度的第12日,郝蕾想家了,“还有40几个小时,就能回到祖国。要求不太高,吃个火锅庆祝‘心之旅’圆满完成。”她重情,不仅如同人们印象中那般对艺术疯狂执着,感情上也常常大鸣大放抒发十分,激烈得让人爱上瘾。

房子是自己赚的,舒服就行;车子是自己喜欢的保时捷,一辆足矣——可是她的贪嗔痴并止于此,“我贪情!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因为有情。爱本身是自私的,是不要爱情还是不要自私?”大家总是用“沙子抓得越紧流失得就越多”来形容太过用力的情感,她却很反感, “不见得你执著就要抓得很紧。心里爱着一个人,却可以几年不见人不联系。”

真正让她无力的是,爱情是一种信仰,可现在大家却已经不需要这种信仰。

这也许是人们觉得郝蕾敏感、激烈的原因。“其他人不是不敏感,只不过没有拿出来示于众人,而是用很重很厚的壳罩住自己,我却不愿意。人生已经这么累,何必再添负担?”

回头看当年,郝蕾习惯于看心不看脸,“那时候那个苍白的没有厚度的小孩子,太锐利突出,不够宽广圆融。”

记得在《恋爱的犀牛里》像要把自己掏空的她,声声坠入心头的喊与交付生命的撕咬。她现在不这样了吗?当然不是,有一种激流叫暗涌。

影像中郝蕾身边有一个男童,目光纯净,听说是拍摄途中遇到的热心的印度孩子,一直跟着看着,有需要时就帮忙,没有要求,没有发问。也许在他看来,与“如是我闻”的交集是浑然天成的,这际会对他来说偶发又淡然,因为是孩子,没有对遇到的事产生俗世的定位与预期,来了就容易融入,走了也许很快忘记——我们在修行,修行什么?回到本真的自己:人生的源头,生命的源头。

坦荡、洁净,圆满

光头的郝蕾看起来像清秀的男子。若未曾见到真人,大概会用世俗眼光体察照片中的她:胖了点,没有想象中僧侣的矍铄,是个有酒有肉的出家人。可再度近距离解读,却越发觉得这清辉下的僧人洁净如许,如满月下乘风的佛陀,圆满如空。

这并不是一次表演。她曾唱歌,羡慕歌者,觉得演员是假以身份的扮演,而歌者却是对自己直截了当的剖白。在摄影展的一段视频里,展现了郝蕾从落发到选择出镜服装的过程。观众或许稍有失望,因为想象中的摄影展是以纯记录的方式记录修行的过程,但视频呈现的却是“有表现目的”的艺术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