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和管理存在问题剖析及其对策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和管理存在问题剖析及其对策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固定资产与日俱增,在日常核算管理工作中就暴露出很多管理不规范的现象,导致固定资产流失严重,大大阻碍了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本文从固定资产的管理制度不完善、会计核算不合理方面剖析了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对策。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 固定资产 核算

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是指价值标准在单位价值1000元、专用设备1500元以上,使用年限超过1年(不含1年),在使用过程中还基本维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在实际工作中,固定资产占较大的比例,是单位生产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固定资产的使用和管理情况对提高经济效益十分重要。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核算和管理,是保证国有资产完整性,深化财政改革的重要内容。

一、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完善,管理机制不到位

1.管理制度不健全,执法不严。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制度不完善,缺乏规范的购置、保管、使用制度。首先,购置固定资产手续不完备,挤占或挪用专项资金采购,开具假发票弄虚作假套取资金。其次,资产购置、领用没有记录,没有登记明细台账。对于增加、捐赠的固定资产记在账外,甚至将资产变现转入“小金库”。最后,在使用固定资产时,没有领用明细账,任意领用报废。

2.管理机构设置不明确,管理混乱。行政事业单位没有设置独立的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各部门之间协调不统一、权责不分明。固定资产管理部门承载着从预算、购置到领用等一系列工作,如果缺乏专门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就会造成岗位不相容、内部控制程序不规范等现象,不能真实的反映固定资产情况,使得固定资产管理混乱。

3.缺乏有效的监督监管机制,考评不到位。行政事业单位对于固定资产的监督机制形同虚设,监督力度不够。由于管理的监督机制未得到彻底落实,私下的违规交易就轻易地逃避了正常的监督、检查、惩罚,这样会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有的单位已构建相关管理制度,但没有评价体系,导致人们认为制度的执行与否无关紧要。

(二)账务处理不规范,会计核算不合理

1.财务会计信息不真实,固定资产账簿设置不完整。在实际会计处理上,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对购置、调入、捐赠资产不作入账处理,形成账外资产直接抵消单位福利费、招待费支出,这样财务部门对应收实收数无记录,导致账物脱节,会计信息失控。固定资产使用时不做减值准备,时间一长,净值与账面价值差距越来越大,虚增了单位的净资产;处置报废时,缺少相关会计资料,不能准确反映价值变动。

2.固定资产会计核算不准确、不及时。由于事业单位特殊,以往不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账面价值反映的是购买原值,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的损耗无法真实体现,反映不出固定资产新旧程度与实际价值。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已发生增减变化,而并未及时调整账务处理,导致账面数据与资产库存不符。

(三)领导对固定资产管理意识淡薄,会计人员业务素质不高

1.单位负责人观念落后,对固定资产管理不够重视。我国法律已明确规定,行政事业单位应对国有资产实行严格管理、账物登记、日常监督检查,发挥国有资产使用效益。但在实际工作中,单位负责人能够严格执行的却很少。管理层存在“重现金、重投入,轻实物、轻管理”观念,对固定资产的管理不够重视。购置固定资产时精力旺盛,盲目采购;投入使用后,忽视了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长此以往,就会造成资产长期闲置、资源浪费的现象。因此导致固定资产管理混乱,影响了单位的可持续性发展。

2.财务人员专业知识有限,业务能力不强。很多行政事业单位由财务人员兼顾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但财务人员专业有限,不能全面了解固定资产的属性,很难区分物品是否应计入固定资产,这样限制了管理制度的完善和效果的提高。另外财务人员业务能力不强、素质不高,有意无意的漏记固定资产的增加与报废,与其他的管理部门也缺乏沟通,使得固定资产管理秩序不规范。

二、研究固定资产核算和管理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化、专门化

1.完善管理制度,加强执法力度。根据单位的自身情况,从固定资产的购置、使用到处置、报废,都要严格执行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完善资产购置手续,各部门领用使用固定资产,按时登记卡片与明细账。为了保证其完整性,还要建立固定资产清查制度,定期进行盘点,经核实确认后,对盘亏或盘盈的资产,查明原因,报明情况。

2.建立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协调部门合作。设置专门的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建立从桌面走向网络的管理自动化系统,由专业人员负责购置工作,各个使用部门要遵循原则,领用固定资产时进行登记管理,这样固定资产管理部门与其他部门联手参与管理,明确了岗位责任制,保证了固定资产的有效管理。

3.健全监督机制,落实管理责任。为了全面的掌握固定资产情况,就必须建立完整的清查和监督制度。行政事业单位要定期进行一次全方位的清查核对,保证资产清查工作的经常化。另外要做好监督工作,购置前做好预算审批工作;使用中要做好记账工作,加强日常的监督,责任落实到个人;处置报废时填写固定资产报废单,及时在卡片上反映。

(二)固定资产管理规范化,合理化

1.规范管理程序,实现固定资产动态管理。固定资产核算和管理过程中,行政事业单位可采取虚提折旧的方法反映固定资产新旧程度,设置“累计折旧”科目,编制“固定资产折旧计算汇总表”,从购置、使用到损耗进行核算,结合资产与预算管理,周密安排预算、合理管理资产。根据本月折旧额编制转账凭证,借记“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科目,贷记“累计折旧”科目。

2.改进会计核算方法,做好日常管理工作。采用权责发生制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进行核算,在新制度下,事业单位主要采用工作量法、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工作量法是按照单位的实际工作量计提折旧,工作量折旧额是固定资产原始价值除以预计的总工作量,月折旧额是当月工作量乘以工作量折旧。

(三)固定资产管理科学化,技术化

1.强化管理意识,提高管理水平。提高管理层的法治管理意识,树立国有资产保护意识,灌输单位所有工作人员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意识,从思想上摆脱“重现金、重投入,轻实物、轻管理”的观念。

2.加大培训力度,提高业务素质。对单位财务人员进行业务和技能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和职业素质,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还要对新会计制度加强学习,严格按照新准则进行会计核算。除了关注财务人员的培训外,对管理人员也要渗透相关管理知识,以便更好的进行固定资产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张敏山.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3(02).

[2]冯玉玲.对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管理的一些思考.[J].经营管理者.2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