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光谷”之光因何熄灭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光谷”之光因何熄灭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作为全国六大老工业基地之一的重庆,我们的GDP一直偏“重”、偏“老”――主要依靠重工业、传统工业,高新技术产业一直是重庆的短腿。且不说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就是在西部地区,我们的高新技术产业也早已被西安、成都等抛在身后。原因何在?让我们一起来触摸高新技术产业之疼――

重庆打造西部光谷的梦想破灭了。

提起这事,中国工程院院士、重庆大学光电工程学院教授黄尚廉至今仍难以释怀,因为“重庆光谷”是他一生的追求和梦想。

这位72岁的智者,这位引领重庆光电发展潮流的先行者,曾无数次地审视重庆光电产业搁浅的原因。他说,和其他一些无疾而终的高新技术产业一样,重庆的光电产业也陷入了一个宿命――醒得早,起得晚,行动慢。

■ 一份报告催生“光谷”之梦

2000年7月14日,黄尚廉向市委提交了一份题为《发展重庆光电产业,建设重庆光谷》的报告。

“可以这么说,20世纪,是微电子时代,硅谷创造了奇迹;21世纪,是光电子时代,光谷将独领。”黄尚廉认为,在光电子技术领域,我国与发达国家几乎同时起步,但国际上光电子产业已进入加速发展阶段,留给中国的时间只有3―5年。时不我待,他感慨地说:“光电子产业是上帝留给中国赶上世界先进潮流的最后一次机会,关键就看我们抓不抓得住。”

黄尚廉提这份报告是有充分依据的。重庆是国内公认的三大光电研发基地之一,早在上世纪60年代初就开始进入这一领域,拥有在业界赫赫有名的信息产业部第44所、第26所,重庆大学、重庆邮电学院等科研院所,以及一大批光电企业。重庆大学光电工程学院更有着培训光电领域人才的“黄埔军校”的美誉。

“要技术有技术,要人才有人才。但是这些优势资源一直没有得到有效整合,重庆等于‘抱着金砖睡大觉’。”黄尚廉是重庆大学光电工程学院的创建者之一,他认为自己有责任向政府建言,将科研院所的光电科研成果产业化,在重庆打造西部光谷,建立起以光电子技术为主导的高科技产业集群。

与此同时,武汉、长春、深圳、北京、上海等一些城市,也先后亮出了建设光谷的旗帜。

黄院士的建议引起了市领导的高度重视。2000年9月初,重庆市成立光电产业专家组,由黄尚廉任组长。2000年底,重庆市出台《重庆光电产业发展纲要》,明确提出要在北部新区建设光电产业园区,打造“重庆光谷”。根据规划,“重庆光谷”从2001年动工修建,在2005年前实现年销售额300亿元以上,成为长江上游和西部地区最大的光电产品生产基地和研发中心。“重庆光谷”甚至还把规划做到了10年后,要培养3―5家本地光电巨头,并培育成上市公司。

■ 一个光电企业的两次折翼

当时,“重庆光谷”采用的是由政府投资的全资公司负责基础设施建设,以光电企业为主体的产业化运作模式。在这种架构下,官方的任务是提供优越的发展条件,鼓励和支持企业超常规发展。

“但政府部门干预过多!去掉他们骨子里的本地情结、‘恋公(公有制)情结’,重庆的经济发展才能真正放开脚步。”338厂(现重庆珠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两次与机会擦肩而过,让黄尚廉很是愤然。

在光电园建立之初,重庆光电产业最强的还是生产元器件,尤其以338厂实力最雄厚。

2001年,国家开始大力发展数码相机项目。当时,黄尚廉作为专家出席了国家计委(现发改委)召开的一次论证会,他力荐让338厂去参加答辩。在他的支持下,国家将338厂作为CCD数码相机的研发基地。

虽然338厂被定为国家研发基地,但研发经费要求企业自行筹集。当时338厂正在民,包袱重,厂长为了200万元科研经费急得直跺脚。银行不贷款,他又跑到当时的市计委、经委、科委去求爹爹告奶奶,最后资金还是没有到位。那位厂长至今还很后悔:“要是能贷给我们200万元,这个项目就搞起来了。”

就在338厂打报告、等批示到处筹款的时候,美国、日本、香港等商人闻讯赶来,纷纷要求与338厂合作,提供资金、技术,参与CCD数码相机产业化项目。但当时有些政府部门的领导觉得,这么重大的项目,只有交给国有企业、本地企业才能放心,于是他们拒绝外来资金的注入,致使这一项目最终胎死腹中。

第二次机会又接踵而至。随着企业改制,338厂被建设厂兼并后,又看中了一个项目――LED。

LED是发光二极管的英文缩写。它是一种通过控制半导体发光二极管的显示方式,用来显示文字、图形、图像、动画等各种信息的显示屏幕。最初,LED只是作为微型指示灯,在计算机、音响和录像机等高档设备中应用,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LED显示器产业正在迅速崛起,近年来逐渐扩展到证券行情股票机、数码相机以及手机等领域。

说起这个项目,黄尚廉至今仍然十分兴奋:“这是1906年爱迪生以钨丝为灯丝发明电灯泡以来,光电产业的第二次革命。普通灯泡只能用1年左右,但LED寿命长达10年,而且比普通灯泡节能80%。”

黄尚廉非常看好这个项目,他曾联合10多名院士建议发展固态光源,国家发改委和国家科委也非常重视。这个项目后来由重庆市科委牵头,想让338厂作为龙头企业来抓,但由于国有企业固有的体制、机制问题,此事未能遂愿。

“由于没有一个龙头企业来抓LED项目,目前重庆企业只能做LED下游产品。虽然做LED的企业已从最初的17家发展到40多家,年产值上亿,但总量上不去,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黄尚廉非常痛心,“为什么政府就不能放手让一些有实力的民营企业来当龙头?”

■ “重庆光谷”夭折引发的反思

重庆市发改委高新技术产业处的杨博曾经是“重庆光电产业工作办公室”的成员。光电办成立于2000年,市政府为了配合黄尚廉等光电产业专家的调研规划工作,抽调现发改委和信产局的人员,组建了这个官方性质的工作机构,牵头调研并制定规划。2004年,重庆在制订“十一五”规划时,光电办的牌子被摘了下来,换上时髦的“高新技术产业化工作办公室”。

“光电办成立后,做了一些基础工作,比如调研、规划,为企业做一些诊断服务,但效果不明显。后来政府的兴奋点转移了,把信息产业作为重大产业,光电产业作为其中的一个支点,依旧处于培育阶段。”杨博解释了牌子更替的原因。与此同时,以前规划的5平方公里的“光电园”,也慢慢变成了现在的“高新园”。

按照杨博的说法,重庆光电园长不大的原因除了产业基础薄弱,没有形成产业链外,原因还在于政府将承担产业转化的重任交给国有企业,但国有企业又受固有的观念和体制束缚,很难在贷款上有所突破。而一旦资金链断裂,许多项目只能不了了之。

此情可待成追忆,再回首已是百年身。黄尚廉认为,重庆光电产业的现状依然是亮点多,但没有形成线和面,这只能算是初级阶段,离整体的光电子产业配套链还比较遥远。让黄尚廉纳闷的是,在北碚一些不起眼的地方,居然冒出了上百个生产望远镜和光学仪器的小企业。其中有些企业生产的产品百分之百出口,其出口量竟占全国望远镜出口量的40%。

“这个例子说明,有需求就会有发展,有坚持就会有优势。”黄尚廉说,“高新技术产业不能搞短平快,不能急功近利。事实证明,重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有实力的,但我们没有坚持下来,常常一换领导,思路就变了,规划变成了‘鬼话’,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怎么能搞好高新技术产业?”这位德高望重的院士告诫说,中国光谷的发展,一定要“制度创新先于技术创新”,任何一个想要光谷的地方,都必须考虑怎样创建适合的创业环境。

8年来,杨博以一个政府部门工作人员的角色,见证了“重庆光谷”从豪情满怀到逐渐冷却的过程,他感叹地说,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含量高、投入大,风险也大,政府必须要有足够的风险意识,要有允许失败的气度,更要有开放的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