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海峡两岸高科技产业合作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海峡两岸高科技产业合作的现状与发展趋势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高科技产业在中国大陆是新兴产业,面对国际竞争,需通过与外资企业合作,有效运用外商的资金、技术、管理及国际市场经验,促进产业的发展。中国大陆拥有广大市场、廉价生产要素及丰富的科研资源、软件技术和基础研究,正是台湾电子信息产业提升竞争力、突破发展局限性可运用的资源,两岸经济具有很强的互补性。

一、两岸高科技产业合作的互补性

经济互补是指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经济资源相互补偿和相互促进的关系,海峡两岸由于自然资源、劳动力、技术、资金、市场和管理等方面存在差异,经济上相互依赖和相互补偿显得十分重要,这种经济互补性是以两岸生产要素的丰缺为基础,由劳动地域分工的特性所决定的,并构成了两岸高科技产业分工与合作的前提。

(一)台湾地区的优劣势

台湾地区的优势包括充裕的资金与经营人才、成功的市场拓展与经营经验、商品化包装与整合能力、丰富的信息应用技术、优异的中小企业营运经验,充足的国际行销布局经验等。

台湾高科技产业的产品技术水平高于祖国大陆总体水平。我们以海峡两岸主导产业(电子信息业)的发展做具体分析:台湾高科技产业中的体积电路成为超过韩国而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的世界第三大产业;电脑及周边产业的发展最初由个人电脑起家逐步形成从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到市场行销的较完整的上、下游体系并延伸到电脑周边产业及零部件,在世界市场具有很强的竞争力。但是由于台湾长期采取代工生产策略。从事高科技产业的园区企业多为中小企业,研发力量有限,关键零组件和技术不能自己掌握,受美日的牵制影响较大。

因此,尽管岛内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由于高科技产业研发能力不足,在关键技术仍受美日的牵制,致使台湾高科技产业仍是“代工”模式,只是产品加工已转向半导体、集成电路与电脑为主的委托加工生产(OEM)与委托设计生产(ODM)。

台湾地区的劣势主要是人力资源短缺,工资成本高涨;技术发展迅速,同业竞争激烈,产品生命周期缩短;厂地取得困难、土地厂房成本高;政府重视程度较低、优惠措施诱因不强;内需市场不足、基础研究实力薄弱;外国企业投资不佳、生产研发成本较高。

(二)大陆的优劣势

大陆的优势包括政府政策重视程度强、多种优惠措施诱因高、科技基础研究实力佳、软件产业群聚现象形成、深具潜力的内销市场、大量技术人才、外国大型企业投资多、生产研发制造成本低等。

祖国大陆由于科研体系完整、精英荟萃,因此基础研究能力很强,自主开发能力远远超出台湾,高科技产业技术来源于自有技术和国内技术占绝大多数,形成了一批具有国内外领先水平和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然而祖国大陆科技与经济相互脱节的现象仍十分严重,科研经费匮乏,因此企业技术创新尤显不足,许多高科技成果无法及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大陆的弱势主要是,相对于世界大国,大陆信息技术产业基础相对薄弱,存在诸多问题和困难。从生产角度看,工艺设备和关键基础产品基本上依赖进口,信息技术产业停留在组装水平;从产品结构上看,大陆主要生产低档次的或的产品,高档次和核心的产品生产得少;从技术发展的角度看,自主研究开发和技术创新的能力弱,企业主要是生产型、经营型或生产经营型,研究、生产和经营一体化的少;从应用的角度看,技术和产品、装备的保障能力差,国民经济信息化建立在大量引进、重复引进和循环引进外国技术装备的基础上;从市场的角度看,外商公司已垄断了中国大陆信息技术几乎所有核心领域,集成电路进口额占集成电路大陆市场销售额的84%,卫星通信市场80%被美国、日本、加拿大、以色列等国公司占领。

从以上两岸高科技产业优劣势比较发现双方可取长补短,互惠互利。

二、两岸高科技产业合作的现状

高科技产业台商赴大陆投资,与传统产业相似,最大的差异是并未以台湾经营环境恶化作为理由,而把重点放在降低成本、开拓大陆市场商机、看好市场的发展前景、租税优惠、运用当地人才等因素,主要考量进入大陆市场以及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可能带来的长期效益。

(一)由降低成本转向占有大陆市场

随着大陆经济的快速成长,内需市场逐渐扩大,加工后转出口的区域分工型投资逐渐转向市场卡位型投资,尤其是国际间贸易保护主义倾向愈来愈严重,及早拓展和占有大陆市场成为台商赴大陆投资新趋势。另一方面,为了接近消费者,台湾地区信息电子产品进入大陆市场的层次也有向上提升的趋势,笔记本电脑及液晶显示器、集成电路等都已进入中国大陆市场投资。企业投资型态由早期单打独斗、个别办厂逐渐发展为水平整合、策略联盟等集体合作型态。产销活动、资金筹措和人才任用方面当地化的程度愈来愈高,而台商在中国大陆子公司的经营自主性也逐渐提升,并着力于研发活动。

随着台商对占有当地市场愈来愈重视,在投资地域上,台湾信息科技产业赴中国大陆投资已从初期的广东东莞、深圳一带扩展到长三角进而北移。更值得注意的是台湾高科技企业赴中国大陆投资所产生的“群聚效应”。随着台资信息科技产业厂商在苏州的快速发展,吸引了大批的中下游中小企业到苏州新区及其周边的昆山、吴江等地投资;于是以苏州新区为中心,在其周围形成一个完整的电子业上、中、下游的产业供应链。越来越多的台商改变最初以加工出口为主的投资形态,而逐渐发展为抢占和拓展当地市场为主,原先在祖国大陆投资的台商相继掀起了新一波的“增资热”,利用大陆丰富的原材料市场、产品销售市场和技术管理人才市场等有利因素,不断扩充生产规摸,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市场布局。

(二)投资主体由中小企业转向大型企业

90年代初,台商投资的主体由中小企业主导,但近年来已逐渐发展为由大型企业主导。特别是大型高科技企业在中国大陆投资逐渐增加,加速了台商投资规模大型化的趋势。台商投资的主导性角色正从劳动密集型为主的中小企业,逐步让位于资本与技术密集型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投资方式也以单打独斗为主转向集体合作,从单纯的委托加工变为邀请卫星工厂共同参与,联合相关产业配套进行,形成了大、中、小企业并重发展,上、中、下游产业相互关联的格局。2000年开始,台湾半导体产业投资中国大陆,从上游的IC设计,到中游的IC制造,到下游的封装测试,再到IC的通路模块,形成了完整产业链。在台湾高科技龙头企业“群聚效应”的影响下,大批相关企业也纷纷跟进,逐渐在大企业所处的地域建立起完整的产业供应链。投资主体的变化,使得台商投资规模大型化的趋势更加明显,岛内主要科技企业几乎都已在大陆投资。

台湾大型高科技企业赴大陆投资,是对全球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然反应。大陆成为“世界工厂”的地位逐渐成型。以专业代工角色崛起的台湾高科技产业,台商在依赖国外品牌买主订单之下,必须配合国际品牌伙伴的需求,提供低成本与快速交货能力,接近客户要求的交货地点。而且台湾厂商之间彼此有强烈的竞争关系,为了抢夺国际大厂的订单,厂商必须及早采取大陆投资的策略以抢占有利的时机。

(三)投资区域由珠三角转向长三角进而转向环渤海湾地区

台湾电子资讯制造业转移大陆最初是以减少成本,维持国际代工竞争力为出发点的。基于这个原因,在90年代中期,台湾电子资讯制造业的中小企业逐渐向珠江三角洲转移,东莞是一个拥有低廉的劳工和土地成本,又毗连香港、货畅全球的大陆边陲小城,发展国际代工有明显区位优势。这批中小型台资企业一二年内就在东莞形成了一个有明确分工和配套、互补的产业群体,并逐渐与台湾形成分工,使东莞成为低档资讯产品的生产重镇。

“东莞集群”的发展基础来自对国际产业转移的承接,“台湾接单,东莞生产,香港出口”,其最大的特点是更大范围、更大规模、更低成本地嫁接了台湾IT产业的发展模式,即透过企业间十分发达的网络化联系实现灵活的生产协作,大中小企业配合,上下游联动。出口加工贸易形态明显,是典型的成本推动型出口加工中心。

随着大陆消费能力快速增长,市场开拓型投资与成本驱动型投资,同时成为跨国公司大陆投资的两个并行目标。为了开拓大陆市场,东西南北市场辐射广阔的长江三角地区,正日益成为外资特别是跨国公司在大陆投资布局的战略重点。与跨国公司投资大陆的战略一致的是,在2000年之后,笔记本电脑、液晶显示器、手机等台湾电子资讯产业迅速在以上海及周边的苏南、浙东集聚,形成“长三角集群”,其产业层次明显高于“东莞集群”。“长三角集群”的产业链更长,上下游领域更广,展现了广阔的产业发展前景。

随着台商投资北移,环渤海湾地区也将成为台湾电子资讯业在大陆投资的一个集中地区。由于北京、天津地区具有丰富的科研资源(包括高等院校及政府研究机构),是大陆科技和教育发达地区之一,因此吸引了跨国公司前往投资,尤其是投资设立研发中心。台湾电子资讯业厂商在该地区的投资,主要为电脑周边及系统厂商,其次为笔记型电脑和软件设计等,但投资金额远不如华东和华南地区。

三、两岸高科技产业合作的发展趋势

通过两岸优势资源的合理配置,不仅可以充分利用各自现有的生产要素优势,而且还可以创造出新的比较优势,即动态的比较优势,生产出在世界范围内有竞争力的产品,从而带动两岸贸易及对外贸易的发展,两岸高科技产业合作的比较优势不仅限于资源禀赋优势互补,还有更丰富的内容。

(一)两岸“功能性”分工的格局将趋于明显

随着台湾信息科技产业大量转移至中国大陆,其层次也逐渐提高,台商在中国大陆的投资由单纯的生产制造业扩大到了采购、生产管理、研究开发(软硬件兼容)、销售和售后服务等,中国大陆基地的价值链层次也在不断提高。两岸比较利益的消长,会导致台湾产业在中国大陆投资分工布局逐渐发生变化,产业投资方式由单一形式转向上、中、下游关联产业的多元投资,在中国大陆已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和供应链体系,两岸产业分工格局是动态的。其所显示的意义,一是对产品技术发展已成熟的产业而言,其水平分工已很难在产品的低阶段或高阶段做区分,台商一旦外移,会很快使整个生产活动搬迁;二是在大陆投资的工厂或公司为了提高经营效益,逐渐朝向自立自主,扩大经营范围,投资初期所形成的产业分工格局不能被打破并重建。

现阶段,海峡两岸高科技产业分工互补的表现形式仍以垂直分工为主,水平分工为辅,同时出现两者交叉并存的所谓“功能性”分工现象。这种特殊的分工互补型态并非人为主观的设计或干预,而是由两岸经济的互补性及市场机制所决定的。一方面,对于技术发展已近成熟的高科技产业而言,其水平分工很难在产品的低阶段或高阶段同时并存。只要有厂商外移,就会产生连锁效应,使岛内高科技产业未移出部分无法完全与移出部分进行有效链接,造成相互高度关联的产业供应链失衡。另一方面,在大陆投资设厂的台资企业,为了提高综合效益,增强自身产业发展的自主性,原先投资格局中的产业分工型态就会相继被打破并重建。因此,为高科技企业提供原材料和半成品的厂商,要么在岛内实现产业转型或升级,建立新的更高层次的产业链;要么跟随先前外移的下游加工制造业者加速“出走”,在大陆重建生产体系。岛内高科技业者“蜂拥”般前往祖国大陆投资以求延续该产业的生命周期成为近年来越发普遍的现象。随着全球经济进入“无国界”时代,海峡两岸高科技产业分工互补的结构将愈加细化和复杂化,两岸“功能性”分工的格局将趋于明显。

(二)由单纯的生产模式转向了生产、研究开发并举的模式。

目前,许多主要领域的核心技术和高精尖技术均掌握在别人手中,大陆在许多关键技术一代又一代引进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改变。譬如,在信息技术产业,美国在数据库、芯片和操作系统三个领域处于垄断地位,其网络产品占有明显领先优势。日本则在数据压缩与存储技术、影像技术,笔记本电脑显示屏技术方面在全球居领先地位,在诸如显示器、硬盘、电源、软驱等设备的制造方面,新加坡、韩国和台湾地区最具竞争力。因此,大陆大量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政府也制定“以技术换市场”、“市场换市场”等限制措施来加大国外先进技术的引进力度。

跨国公司为适应全球化浪潮的到来和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以及企业全球竞争战略的实施,为尽快占领祖国大陆市场,愿意采取向大陆转让技术、出口技术和在大陆设立研究院等办法,加强自身的竞争优势。

大陆当地廉价的研发人才与充沛的科研资源,是吸引台商与跨国企业在大陆设置研发中心的原因,也加快了大陆的技术吸收与扩散速度。因此,台商将中国大陆当成生产腹地,在台湾本土保留研发中心的分工形式,正面临严峻的考验。特别是跨国企业已纷纷在大陆设立研发中心开展研发活动,如:1998年微软公司在北京宣布成立中国研究院;英特尔也在北京建立了研究机构,IBM、诺基亚、松下、惠普、摩托罗拉、富士通等也纷纷设立研发中心。台湾业者显然已无法忽视跨国企业进入的威胁,正加紧加入“研发当地化”的行列。

随着台商投资大陆的增多和深入,他们发现,大陆科研实力雄厚,科研成果丰硕。对于台湾产业研发能力不强的弱势具有极大的吸引力,他们非常希望和大陆的学术机构、科研机构进行合作,借助大陆的研发实力助其研发新技术、新产品。鉴于此,台商投资大陆的企业大举在大陆设立研发中心,企业的研发基地也迅速向大陆转移,掀起一股中国大陆研发热。例如以英业达集团和大众电脑为代表的100多家软件业者,就在上海、北京等大城市设立据点,聘用祖国大陆人才,成立软件研发中心,为台湾的软件产业发展寻找新的动力。为支撑高科技产业在祖国大陆的持续发展,台商势必进一步加强与扩大在大陆设立研发基地。

大陆具有学科门类齐全,基础研究队伍雄厚的优势,可以利用台湾应用研究比较发达以及国际销售网络较成熟的条件,与台湾高科技界、产业界联合共同研发新技术、新产品。现在正是海峡两岸高科技人才联手研发高科技,联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大好时机,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合作才能双赢。

参考文献:

曲维技、李志明:《2001-2002年电子信息产业经济运行状况与发展趋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

高长:1986年以来两岸高科技产业的合作与发展,《两岸经验20年》,台湾:天下远见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出版,2006年,216页。

袁鹤龄:《亚洲地区经济发展的契机与挑战》,若水堂股份有限公司出版(台中县),2003年。

王鹏:海峡两岸高科技产业的优劣势比较分析,《科技与经济》,2003年第6期。

叶明亮:入世后海峡两岸高科技产业合作的动态博弈研究,福州大学,2003年1月。

(作者单位: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