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解读《故乡》中的闰土形象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解读《故乡》中的闰土形象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故乡》是一篇取材于作者亲身经历的小说,鲁迅曾于1919年回故乡绍兴接母亲前去北平,亲眼看到故乡的破旧不堪和农民生活的贫困,这次回乡作者还见到儿时的朋友章运水(闰土的原型),面对一切,鲁迅百感交集,思绪万千。1920年就以此次经历为素材,创作小说《故乡》。

“故乡”是中国人的精神的反应――从孩子的纯真、有生气到成年人的麻木、愚钝,表现了中国普通民众的生命活力怎样被扼杀。

文章关于闺土的描写集中在两个时期,少年闺土及中年闺土。

少年闺土:

这个部分的核心是我与闺土的交往,“我”与“闺土”的交往从身份看是有隔阂的,“我”是家景很好人家的少爷,“闺土”是我家请来的“忙月”的孩子,是来做工的。

“我”与“闺土”的心灵交往是没有距离的。文中开始记叙我和闺土的交往,叙述的笔法就发生了变化,采用儿童的口吻,天真、活泼而又饱含“真诚”。文中这样写道“我于是日日盼望新年,新年到,闺土也就到了。好容易到了年末,……我便飞跑地去看。”对闺土的期盼成了“我”当时生活的一个核心,“好容易”这完全是少年口吻,把那种急不可待的盼望之情写得活灵活现,正因为这份急切,才有下文“飞跑”(要知道“我”是成年后,历经沧桑再回忆这份生活),对闺土的渴盼期望,实乃“未成曲调先有情”,见到闺土,出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个极具江南乡村特点(小毡帽,银项圈)健壮(紫色的圆脸)可爱的少年,他纯朴(见人很怕羞),天真(只是不怕我,没有旁人时,便和我说话,于是不到半日,我们便熟识了),我们的交往没有任何障碍。具体写到两个人的交往,很有意思,“我”这个素有语言天份的人,只是闺土的忠实听者和“粉丝”。

少年的交往,那样鲜活,那样富有动感,这一切,却并不是建立在相交动感的交往上,而重在对闺土的叙述。通常情况,和人物的交往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作家往往会选择动作描写刻画人物,但本文恰恰选择语言的记叙,几乎全是闰土的原话,只是偶尔插入“我”的感受及问句。这样写是有深意的,闰土没上过学,更没有经过专门的语言训练,言为心声,他的语言是不会做假的,是他的生活及思维的真实反应,少年的他没有什么捆绑他的思想,生活经验丰富,说话脱口而出,滔滔不绝,绘声绘色,充满活力,生命得以张扬。

少年闺土的叙述可用三个画面来概括:雪地捕鸟、月夜刺猹、海滩奇遇。

雪地捕鸟:

雪地捕鸟在小孩子眼里是那样神奇、复杂、不可思议的事情,经闺土口出,再现神奇,去掉复杂,简单明了,似乎觉得捕鸟有什么难的,就那么简单!这使我们想到了“庖丁解牛”这个典故,闺土叙述捕鸟,就那么几个动词“下、扫、支、撒、缚、拉、罩”,OK,就有了一大堆的鸟成了俘虏,注意:这里“稻鸡,角鸡,鹁鸪,蓝背……”不是用顿号,而是逗号,外加一个省略号,可想见闺土那份神气、自豪……这段叙述除了准确使用动词外,这段叙述多符合人物的能干,那样干净、利落。读到这里,我们不得不佩服闺土,他的聪慧,他的能干,小小年纪的他思维那样清晰,他的表达像成人那样干练,又不失儿童的稚气、天真(一个逗号)。按照常理,日后的闰土应有所作为,生活幸福。

作为“粉丝”的“我”,作者很惜墨,一句话“于是我又很盼望下雪”,岂只我盼望,每个读者似乎都想跃跃欲试。

月夜刺猹:

如果说雪地捕鸟是一件很富有美感,对儿童来说有趣的事情,那么夏夜守瓜恐怕就不是那么好玩的事情了。漫漫长夜,在野外的瓜地,小孩不要说怕不怕,固然有父亲在身旁,单就要战胜困意与虫子的叮咬就不简单,何况还有野兽的侵袭。(解读文本,有时必须还原生活的本来面貌,再结合文本对比阅读。)但是,这一切在闺土的眼中是那样美丽、鲜活又富有动感。

夏天是鲜丽的,有深蓝的天空,金黄的圆月,碧绿的海水、西瓜地,有五彩的贝壳,有漂亮伶俐的小动物……

夏天的夜晚,是宁静的,更是动感的。有一个神奇的小英雄:“月亮地下,你听,啦啦地响了,猹在咬瓜了。”一个机警、生活经验丰富的闺土出现在我们眼前,“你便捏了胡叉,轻轻地走去……”勇敢、轻捷的闺土,“你便刺”。勇猛、刚健的闰土,但刺猹不是目的,闺土不会去追猹,并不要置猹于死地。守瓜才是目的,那“油一般的皮毛”、“向你奔来,反从胯下窜了”,勾起听者无穷的想象,漂亮机警的动物与我们的小英雄相互衬托,更显人物的可爱。守瓜的日子在闺土眼里是那样有趣,好玩。一个“伶俐”反映出闺土居然喜爱对瓜产生威胁的动物,可见人物那份单纯、天真、善良可爱。从这段我们更可见闺土语言表现力极强,闺土这段语言采用极其简短的句式,“你听……便捏了……轻轻地走去……看见猹了,你便刺……”极富动感,我们感到洋溢在少年闺土身上的灵气、活力、朝气……一个极富朝气,极富生命力的少年闺土。

海滩奇遇:

就那么一句话,“我们沙地里,潮讯要来的时候,就有许多的跳鱼儿只是跳,都有青蛙似的两脚……”单是跳鱼儿就有趣,而且还在跳,再加上许多,更有奇特的形状“青蛙似的两只脚”,这会勾起你无限的憧憬与向往,所以“我”感慨,对闺土多知及丰富的生活经验发出由衷的赞叹。

在闺土的叙述中,每一个阶段都是“省略号”收笔,少年闺土语言不仅表现力极强,而且滔滔不绝,他知道得太多,他的思维活跃敏捷,他对生活那样饱含热情,这世上有太多有趣有味的事情等着他去做。他整个人都散发着朝气,放射着活力,他的生命力不仅照亮了他自己,也感染着“我”,他处处勾起“我”的向往,“我”的佩服,“我”的赞叹……

少年闺土与少年的“我”两颗纯真自然的心灵融合,情感交流畅通无阻。

中年闺土:

少年闺土是在作者急切的盼望之下相见,在“哭”中别离。几十年后的相见又该是多么令人憧憬欣喜的事情!事实上,“我”是在惊慌之中再见闺土,现实总跟我们期待想象有距离,有时甚至相差甚远。“我看时,不由的吃惊,慌忙站起身,迎着走去。”只有一个“迎着”符合我们的想象,闺土已不再是回忆中的闺土,岁月在他身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身材增加一倍”,“脸色很黄,很深的皱纹”,“眼睛红肿”,“手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我们不难想象到闺土的勤劳、艰辛及生活的贫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