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我国银行业操作风险管理尚有较大差距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我国银行业操作风险管理尚有较大差距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2004年6月,巴塞尔银行监督管理委员会(BIS)颁布了最新的《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根据巴塞尔委员会的定义,操作风险是指由于不完善或失灵的内部程序、人员、系统或外部事件导致损失的风险。按照导致风险的因素不同,操作风险可分为四类:人员因素导致的操作风险(如操作失误)、流程因素导致的操作风险(如流程执行不严格)、系统因素导致的操作风险(如系统失灵)和外部事件导致的操作风险(如外部欺诈、突发事件)。其中,人员、流程和系统导致的操作风险为内部因素导致的操作风险,而外部事件导致的操作风险属于外部因素导致的操作风险。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彻底摒弃了过去“操作风险无法计量,因而不能为其分配资本”的观念,首次明确提出应对操作风险计提资本金,并介绍了三种计算操作风险资本金的方法,分别在复杂性和风险敏感度方面渐次加强,即基本指标法、标准法和高级计量法(AMA)。基本指标法较为简单,它采用前三年各年收益乘以一个固定比例(规定是15%)后加总的平均值;在标准法中,银行业务分为若干个产品线,其中收入分别与资本金要求有一个对应比例关系,总资本金即为各产品线监管资本按年简单加总后取三年的平均值;高级计量法较为复杂,简而言之是指银行采取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标准,通过内部操作风险计量系统计算监管资本要求。

由于种种原因,国内银行业与国外同行相比,在风险管理观念、风险管理技术水平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尽管近几年国内银行在信用风险、市场风险管理方面初步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操作风险管理问题上还存在着诸多不足:

一是风险管理观念落后。不少商业银行将操作风险理解为操作中的风险,或者说是操作性风险,甚至与金融犯罪混为一谈。这就导致在操作风险管理上重事后管理,轻事前防范;重个案查处,轻全面分析;重审计稽核,轻全面管理。因此,对操作风险管理定义的内涵和外延要有正确的认识和合适的把握,更新现有观念,充分认识操作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二是缺乏健全的操作风险管理架构。健全的风险管理架构是实现全面风险管理的前提。国外银行通过风险管理委员会来统筹操作风险管理政策的执行和协调,而国内银行大多还未建立类似的管理架构,在风险管理方面管理职责分散,不同类型的操作风险由不同的部门负责,缺少一个协调部门。这种分散管理的做法,使得银行系统缺乏统一的操作风险管理战略和政策,高层管理者更是无法清楚了解银行面临的操作风险整体状况。同时,分散管理还使得有些操作风险因无人管理而陷入真空状态。

三是操作风险管理手法单一。 随着科学技术和金融业的交互发展,国外银行业操作风险管理的手法也日益完善,从早先的定性管理到现在的定量管理,从原来的手工管理到现在的电子化运作。相比之下,国内银行业在这方面的差距十分明显,几乎是全部依赖内部审计部门,而这些部门又往往人力薄弱,很难担此重任。同时,对操作风险的管理又缺乏有效的技术手段,这一点与国外同行的差距尤为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