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课程改革的探索尝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课程改革的探索尝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现在课程改革的浪潮已经全面到来。河北省作为最后一批课改的省份,今年高一也已经全面推行。面对新课改,笔者通过一段时间的摸索,认为必须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探寻知识的兴趣,才能将课改落实到位。为此,我开始探索新的课改模式。

一、树立“抓行为,养习惯,促学习”的科学理念

课堂要想有高效率,最重要的是学生有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学生刚从初中上高中,面对知识大容量的课堂,有的学生感到无所适从。为此,我先培养学生的预习、复习及听说读写习惯。

这些习惯的养成大约要手把手教一个月的时间,但是却为后来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探寻“以问题为主线,四个五”的课堂模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怎样调动学生的兴趣,我们探寻出了“四个五”的课堂模式。

连续讲课不超过五分钟。当然五分钟为一个概数,一个理念,不是精确的五分钟。这样做是为了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

课堂设计五个有价值的问题。即在讲课之间讲到重点或难点时,为调动学生的思维而精心设计的问题。这种问题应该是承上启下,又能最大限度激发学生兴趣与调动主动精神的问题。问题为课堂的主线,时时让问题牵着学生的思维,保持课堂的高效。

课堂有五句鼓励性的语言。教无定法,赏识教育是其中的一种。任何思维的火花都有其价值,要充分肯定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课堂最后五分钟留给学生。让学生整理笔记,发散思维,讨论或问问题。

三、实施“低起点、小步子,多活动、快反馈”的策略

课堂改革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课堂也是一门永远追求的艺术。因此在改革的初期,我们属于探索阶段,步子迈的不大,也不会将原有的模式彻底抛开。

为此,我尝试从学生的兴趣培养出发,让学生多活动,快反馈。

例如:精练习题,在典型例题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最新的学术观点,激发学生的探寻欲望,拓宽知识面与学生的认识水平。课堂编说故事,通过生生合作的方法,分组负责某一部分特定的情景,最后组合成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如学完明朝的历史后,我出了这样一道思考题:“明末天启年间,广东学子苏望三从广州出发,沿内河赴京赶考。请问沿途经过哪些地方?会了解到明末社会的哪些情况?会碰到哪些奇闻趣事?请展开合理想象,写成几个小故事”(要求:故事要真实、典型地反映明末社会各方面的状况)。

此题首先要同学们搞清“内河”的概念,秦、隋、元运河起止、与什么水相沟通及沿革。第二步,搞清路线:确定路线离不开地图,通过仔细查阅历史地图才能得知。锻炼学生的读图能力。第三步,编写故事。通过编写,既考查了学生的基础知识,还能训练学生的语言组织与表达能力。学生编写的小故事主要可归纳为以下六个情节:

(1)广州看外贸。(故事情节反映广州是明对外贸易港口)

(2)岭南访农家。(到岭南农村看望舅舅。舅舅家已种了三季稻,还从美洲引进玉米、甘薯、马铃薯。穿的是自己织的棉布。苏望三还把带来的《农政全书》送给舅舅。)

(3)扬州逛市场,商人们用白银进行交易。

(4)拜访老朋友。(听老朋友施复讲他从一个只有一张织机的“小户儿”成为开起三四十张织机的“大机户”的发家史,反映资本主义萌芽情况。)

(5)旅店遇凶险。(旅店夜饮时,苏望三看到一人酒酣大骂魏忠贤,被东厂特务剥皮碎尸。)

(6)京城应科考。(到京城殿试,写八股文章,名落孙山。旅费耗尽,借宿寺庙,言谈之中得知同室一老者竟是苏望三之父苏梦甲。老苏离家二十年,进京科考,屡试不中,父子相见竟不识。父子俩抱头痛哭,郁郁返乡。夜航船中,听人说同乡范进中了举,竟高兴得发了疯,等等)

这样的课堂活动,对学生来说自始至终都是在一种兴趣中进行,并通过特定的有趣的情节融入记忆信息,使记忆不再成为一种负担。

四、构建“两全三动一参与”的课堂

课堂教学时,我先将设计的问题写在黑板上,一些问题让学生小组集体完成,一些重点、难点由六个学习小组共同查漏补缺来完成,这样的编排可以让学生的思维在不断的碰撞中迸发出智慧的火花,从而实现各层次的教学目标。还能使优进生帮扶落后生,从而使教学面向全体学生。

这是我在课改方面的一些尝试,效果还算可以。当然,课堂教学是一门永远值得我们探索的艺术,俗话说“没有最好的,只有更好的”。怎样使教法更灵活、学法自然、课堂有活力,有效果,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体性,这永远是我们课改追求的方向。我还要为此做出更大的努力,探索出一条适合新时代要求的路。

作者单位:河北省衡水市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