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Life N.O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Life N.O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Web 2.0是用户创造内容,life 2.0是数码创造生活。Web 3.0的定义还在争吵声中被不断修正,Life n.o的时代早已悄无声息地展开。

Wii公开发售的当天,数万人在全球各地的发售现场排队抢购――根据Wii的特性,你可以在狭小的房间里用身体上几乎每个感官来体验高尔夫、网球、呼啦圈、钓鱼、跆拳道、剑术、箭术、射击等一系列麻烦而又昂贵的运动。

当年汽车技术风头正猛时所盛传的“车轮取代人腿”,那是取代论的基调。数码科技取代的只是旧技术、旧方法,人的体验与人的功能都还在,只是环绕人的环境被渐渐数码化了而已。

进化论

数码世界的进化正在左右着人类生活的进化。马尔库塞1964年的《单向度的人》,指出发达工业社会压制了人们内心中的否定性、批判性、超越性的向度,使这个社会成为单向度的社会,而生活于其中的人成了单向度的人。他们丧失了自由和创造力,不再想象或追求与现实生活不同的另一种生活。这个理论曾被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青年作为“叛逆教科书”,那么今天日益升级的数码生活,被作为“创意教科书”存在,重新恢复了多向度的生活方式。

那么,什么才是数码化的多向度生活方式?如果说旧的电器时代只是把生活变得更加单一、机械化,那么如今这个新数码时代则着力于对生活方式进行全面重组和整合。

“一”代表了一个品牌所具有的核心价值,通常凝聚了品牌的精华,它的排他性使得它与它的粉丝们建立了一种几乎是唯一的关系,如果说苹果的Apple TV还是专业人士和小众追捧的对象,那么Mac机就是具有向心力的核心产品。与此相关联,“多”就是这种核心价值在功能上的无限可延伸性,凭借这种延伸,苹果的粉丝完全可以用Mac来处理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需要,Mac机的Dashboard的应用迷你软件将各种信息进行分类管理,不必再在家里和办公室的各处贴满黄色便签,或者总是多此一举地通过搜索网站查询需要的信息,实时天气情况、股票报价、航班信息都即刻提供,涵盖了生活细节的方方面面。

当然,每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一”,你可能只玩任天堂的产品,只用诺基亚手机,专宠苹果的白色笔记本电脑,或者想方设法开发Wii手柄的最大功效,但他们又在这个“一”的基础上,拓展自己生活形态的“多”。如果你这样做了,那么,恭喜你,你已经成为数码全能时代的超级电子粉丝了。

骨牌论

数码进步推动下的生活升级,很难说是革命性的。可在这小碎步操控之下的多米诺骨牌效应,的确在把人类生活导向不能归纳、很难定义的Life N.O。那么是谁在扮演这一个个倒下的骨牌角色?

谁在消费和鼓吹iPod那数以万计的配件和装饰品?谁把Wii当成了运动方式?谁把PSP与DNS之争上升到了意识形态的冲突?谁在为了使用Black Berry的手机才开始频繁使用电子邮件?这些数码粉丝们绝对比歌迷们来得更像洪水猛兽。他们用无与伦比的热情、才情与财富,营造出整个社会对数码世界的直观想象,重塑了原本对科技敬而远之的大众市场。

他们不仅消费,也发明,不发明技术,而是依仗技术发明新的生活。电子涂鸦可以把肇事者的手绘投影在几条街区以外的大厦上,城管或者警察想抓都抓不到。手机短信成就了文化传播的新途径,或者,直接成就了一种文化新形态――拇指文化。围绕索尼、苹果与任天堂等品牌形成的小圈子就更不必说了,从观念与技术上来说,他们完全可以从主流社会中划出去成为独立的部落。

想象力带来了生产力。多米诺骨牌的层层倒下使得Life N.O中的未知数不断闪动。生活会去向何方,这是一个问题。

i式幻象与捆绑式销售

iPod VS Zune:“i人”拒绝“Zune力”时代

不久前苹果公司卖出了第一亿部iPod,但实际用户的人数并没有一亿个,因为CtlANEL掌门人拉格菲尔德一个人就拥有75部。有种矫情的说法是“MP3只是MP3,除非它是iPod”,那个被咬了一口的苹果成为一种生活态度的标签。选择iPod,就意味着选择了和拉大师一样的品位、趣味,或许还有财力。GLccI推出了200美元一个的iPod坤包,FENDI制作了价值1500美元可以放下12部iPod的手提箱。高明的跨界合作提升了这个数码小玩意的身价,也吸收了不少本是GUCCI、FENDI的粉丝转而成为“i人”。

作为MP3播放器,iPod的容量不是最大的,体积不是最小的,音质不是最好的,材料是最不环保的,可拥有的粉丝却是最多的。微软推出的Zune在新品体验会上,来捧场的人群颇为壮观,但微软却高兴不起来,因为差不多每个人脖子上都挂了一个iPod。Zune最突出的优势在于无线传输功能,可美国的一个少女就发明了专门用于iPod的无线传输配件,见到有人用iPod就可以上前交换歌曲,这不仅增强了“i人”们的身份认同感,还大大提高了异性之间搭讪的几率。这就是iPod粉丝的力量。

PS3 VS Wii:独乐乐还是众乐乐?

从PS2到PSP,PS3继承了庞大的粉丝群,尽管这款游戏机不那么轻巧,不那么便宜,但他们认定了PS系列唯美的制作和奢华的画面效果,为此多花上几百美元不是什么难事。PS3在日本开发一款游戏的成本在10亿日元以上,这对粉丝们来说无疑是一种保障品质的有力说明。新游戏《高达无双》发卖后的第一个星期,PS3的周销量就突破了4万台。

Wii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它革命性的感应手柄,从此挥拍击球不再只是按一下手柄上的按钮那么单调,玩家终于可以体验奋力挥臂的动感了。正是由于这种优势,Wii体育游戏必然会吸引许多对动作感应游戏方式有兴趣的玩家。借用著名游戏制作人小岛秀夫做的比喻:“PS3是电影院,而Wii是一台电视机。”前者奢华冷漠,适合一个人慢慢欣赏,后者平易近人,适合全家一起其乐融融。

诺基亚VS摩托罗拉:商务精英和摇滚少年的市场分化

有个段子说诺基亚刚进中国时在北京市场卖得特好,原因是北京人民那时候还有板砖情结,“急了拍了一板砖”,诺基亚掂在手里手感很熟悉。憨憨的外形曾经是诺基亚的标志之一,除此之外就是皮实不怕摔。有姑娘说嫁人就要嫁诺基亚这样的男人,憨厚、单纯、执着、结实。而现在,诺基亚的广告中几乎都是商务精英和单身贵族,当年姑娘要嫁的诺基亚男人已经转型。从憨厚蜕变为睿智,诺基亚的品牌形象得到了用户的认可,这几年一直稳稳占据着高端机型的市场。

摩托罗拉的广告则把重点放在80后身上。2006年邀请周杰伦担任形象大使,推出冠有周杰伦名字的MOTOROKR E2品牌手

机以及相关附件产品,并在MOTONIUSIC网络上为周杰伦创建了一个专有空间,其中有周杰伦的铃声、歌曲以及音乐视频、关于他的独家报道及采访。这个广告成功地把乌泱乌泱的“杰迷”变成了;IOTO的用户,纪念款的手机甚至引发了抢购。此外摩托罗拉还请来朴树、周迅、花儿乐队,从校园民谣到流行摇滚,各路齐下,争取把青少年一网打尽。

(文 王 璇)

一个“i人”的生活态度

Paul是一个典型的80后青年,直爽,我行我素。一个人在北京住一间装修很炫的公寓,家具都是从宜家买的,热爱所有和时尚有关的细节,旅行、摄影、摇滚都是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痴迷运动,没事的时候经常和一帮哥们儿泡酒吧。他热爱这样的一种生活状态,无法用语言叙述,可是得有“感觉”。

Paul是国家一级运动员,练了十年的手球,在中学和大学都是绝对的主力,发达的运动细胞使他经常看上去颇为自信、阳光,张扬着年轻的符号,他喜欢和周遭的人一起分享他的喜悦。

像很多年轻人一样,把玩各种数码产品已经成为Paul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曾经是一个忠实的“SONY迷”,如今成为苹果的铁杆粉丝,Paul说,这完全是缘于两年前和iPod Nano的一次偶然邂逅,“1Pod nano简约和时尚的风格第一眼就征服了我。”如果非要用一个阶层来定义,Paul就是典型的“i人”,目前在他的生活里,时时刻刻都会和以“i”打头的东西有关联。在Paul看来,苹果就是一种潮流的代表,他说:“苹果有共性,喜欢苹果的人一定都是能引领潮流的人,他们能真正地领悟到苹果的精髓所在,这种开放式的共享是普通PC机永远无法带来的。但是,苹果也是个性的体现,比如它的桌面,可以按分钟甚至按秒进行替换,你永远都可以是唯一的。”

“我这个Mac电脑里好玩的东西多的是。”提及Paul目前的最爱,他立刻如数家珍般滔滔不绝地说起了自己的苹果装备:MacBook pro笔记本、128MB独立显卡、80GB高速硬盘、千兆网卡、蓝牙2.0、DVD刻录、130万像素摄像头、最新的遥控器、15英寸宽屏、加了2GB的内存,路由器也是苹果的“小方盒子"Ai rport Express。用Paul自己的话来说,他“从小时候就开始玩数码”,SONY的CD、MD、DV一个不少,去年购置的一台佳能300单反相机再加上一台iPod更是他出行的必用装备。

苹果Ma c电脑里的iLif e软件包让Paul可以把自己天马行空的创意随兴把玩――使用GarageBand制作的自己乐队的音乐、iWeb制作的网站和博客,iPhoto更是将Paul喜欢的照片再加工后将他的创意表现得淋漓尽致……“Mac电脑完全没有人们想象的那样操作复杂,相反使用起来是非常方便的,许多原以为不可能的事情,在Mac上都只是点点鼠标就可以将你的想法变成现实。”

长期出差在外的Paul永远都背着一个大大的包,除了生活必需品,就是他所有的数码装备了,他说:“我想把我所有的生活都记录下来。DC、DV、iPod和Mac电脑帮我实现了这个心愿。DC、DV和相机可以把所有的片段和瞬间都完整地保留下来,iPod随时随地让我的生命可以自由地享受音乐,当然,Mac电脑更是功不可没,我所有的图片、视频包括音乐都是通过它来再加工,它帮我实现了和别人没有重复的数码人生。”

(文 林 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