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地理简答题的作答现状与解决对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地理简答题的作答现状与解决对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笔者结合多年来的高三地理教学实践,从学生在简答题做题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及提高简答题作答能力两个方面,谈谈自己的体会和做法。

关键词 地理简答题 现状 解决对策

一、简答题作答过程中的典型问题

(一)区域地理知识欠缺的情况较严重。虽然在新课标考试大纲中对区域地理没有明确要求,仅仅是在说明中写道:区域地理(中国地理、世界地理)是高中地理知识的载体。因此要考查高中理论知识,还是会以区域地理为背景,让学生再现对地理原理和基本规律的理解掌握程度,以及语言组织、规范表达的能力。要做到这些,首先是具备丰富的区域地理知识。如果学生不能够准确定位、没有把握区域特征,则很难进行问题的分析和推理,即使能套用平时老师构建的一些答题模板做出答案,但组织的答案往往是空洞无味的,不是根据某区域特征描述,就是针对某一类问题。这样也许可以得到一些分数,但是难以拿到高分。

(二)获取和解读有效信息的能力欠缺。在地理综合题中,信息的呈现方式一般是图表和文字描述。考生解题之前,都需要从试题中获取有效信息,并进行正确解读,再调动储备知识组织答案。如果在获取信息过程中出现漏洞,解读时出现偏差甚至错误,自然无法准确解答。

(三)逻辑推理能力欠缺,因果关系不明。近几年的高考综合题以成因分析、特征描述、区位因素分析为主要模式,尤其是成因分析题更为多见。这类题对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要求相对高,而对于文科大部分学生来说,这恰是他们的软肋。在答题时因未形成严密的推理思维,形成的答案前因后果倒置,或是根本不存在因果逻辑关系,使得这类题失分十分严重。例如这道模拟题:与我国同纬度东部地区相比,简述青海湖所在区域气温日、年较差特点,并分析原因。学生在分析这道题时,大多数人能从海拔高的特征出发分析到大气稀薄这一步,但是到此就会卡壳,或者只答出了大气稀薄使白天对太阳辐射削弱少,而没有推理到夜晚对地面的保温效应差这一环节,从而推导不出日温差大的特点。甚至只提到了海拔高气温低就没有下文了。在分析年温差小时,分析出了夏季气温低,但是没能分析出冬季并不寒冷的原因。大多数人不明白是由于海拔高和纬度较低的特点,使得冬季风与寒潮对该区影响小导致冬季并不寒冷。有的甚至直接说因为海拔高,所以冬夏季气温都低故年温差小。

(四)专业术语的运用和规范表达能力较差。规范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是高考要求的四大能力之一,该能力要求学生必须做到两点:一是对地理事物进行正确的定性概括,二是对地理事物的位置属性和数量属性进行定量表述。在考试时,学生不仅需要从繁杂的题干信息中提取有效信息,还要通过自己的分析、取舍、综合、归纳、概括,准确找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然后按题目设问要求进行规范准确地阐释。许多考生解读信息后也明白了知识和题目之间的联系,但是在表达时就随意性过大,如一道题目中涉及我国人口的性别比例失调引发的问题,学生作答是“导致男人娶不到老婆,抢亲”等;再比如作答水土流失的原因分析时把滥伐森林说成“砍木头”。诸如此类,都突出表现为专业术语的欠缺和表达能力不足的问题。

(五)答题不分要点,堆砌答案现象普遍。高考答案中虽然没有明确分要点,但是我们知道改卷时是看点给分。例如分析区位因素时,光照、温差、降水都属于气候这个因素,可是我们不少学生答题时,光照充足随后就出地形平坦,接着又是降水丰富等等,要点之间没有联系,东一榔头西一棒子,也没有排列序号、要点间没有分号相隔,让老师觉得完全是堆出来的,而不是经过严密的思考组织出来的。

二、提高简答题作答能力的措施

(一)课堂教学突出能力培养。随着新课标的实施及高考改革的不断深化,对学生能力的考查力度将会不断加大。为了适应这种趋势,在平时课堂教学中,结合学生答题中存在的问题,应加强如下能力培养:

1.获取和运用信息的能力。教学中多创设新的情境或引用经典的考题,进行学法指导,使学生把握方法。要使学生学会提取和解读信息的方法,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读文字材料和图像材料,让学生看图说话,说出有什么,然后教师总结及文字信息,做题时强调学生留下做题过程,注重信息勾画和解读,也是培养这方面能力的有效措施。

2.阐述地理事物的能力。在课堂提问中就要有意识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为了大面积提高这方面能力,可以采取学生自评、互评与老师点评相结合的方式,力争使每个学生都有表达的机会,长久下去学生的表达能力自然会有显著提高。在二轮复习时,进行简答题归类限时训练,然后四人一组同学间相互交流,相互评价,自己修改。接着小组代表发言,别的小组进行评价,老师总结归纳。通过这样的训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规范阐述地理事物的能力。

(二)构建地理主干知识框架。实行文综考试后,试题覆盖面明显缩小,高考不可能覆盖《考纲》中所罗列的全部内容,只能以抽查方式考查地理基础知识。而《考纲》中所列出的主干知识则是考查的重点。一轮复习重点抓基础知识的落实,要求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形成不同类别的知识结构图。并要采用多种形式巩固,如课前学生默写,每周小结,每章学习完后大总结等等形式,使学生理清知识脉络和联系,将地理知识内化为能力和素养,使自己碰到问题时都能从地理学角度进行思考形成独特的“地理眼”。

(三)建立答题模板,熟悉答题思路。在平时教学中,为了使学生清晰地把握答题思路,笔者要求每个同学准备一活页本,分为四个标签:成因分析题、特征描述题、差异比较题和区位因素分析题。然后分阶段整理习题,在高二进行区域地理复习时,同学们针对当天所学的区域中的综合题进行分类归纳。这样不断积累,学生的思维日益条理,语言日渐规范,思路自然越来越开阔,综合题的答题能力稳步提高。

讲评的不仅是答案,更重要的是思路和方法;规范的不是机械和呆板,而是学会的是灵活迁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