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三个女人一个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问题女儿
我怎么也想不到,有一天,我的女儿会成为问题少女。李果然十七岁,高二,她的班主任打电话告诉我,她把外班一个女生打了,让我快点去一趟学校。她坐在办公室的沙发上,也不抬头,挑染成一绺红一绺黄的头发格外扎眼。她懒得搭理我,正如我看到她,心里就会格外烦乱。她上高中后,我就频繁出入她班主任的办公室。我常常会不好意思,可是没办法,李果然没有爸爸,老师请家长自然请的是我。我客气地向班主任问好,老师皱着眉头说:“你家李果然太不像话了,竟然找人去打人……”“不是我找人打的。”李果然辩解。“老师批评时不要狡辩。”我皱着眉打断李果然,又对老师说,“老师您放心,我把李果然领回家好好教育。”我低声下气地说,老师又开始一一数落果然的不
是:吸烟、早恋、逃课、对老师不礼貌。我的脸一阵白一阵红,不知道说了多少声对不起。李果然成为今天这个样子,让我有非常强的挫败感,我时常会被噩梦惊醒,我特担心有一天李果然回到家,对我说,妈,我怀孕了。也想过学杂志上讲的那样,在女儿包里塞上一盒“杜蕾丝”,可是李果然的书包,我连碰都碰不着,她从来是紧紧地护着。有的话题,比如性教育方面,我也曾试着和她沟通,可我还没有张口,她就撇撇嘴,顶我一句:“妈妈,你别老土了,您觉得我们这一代,还用性教育吗?”这是我闺女,我常常回忆起十七年前,我把她抱在怀里,看着她粉嫩嫩的脸蛋,内心无比柔软,她好像是世界上最纯最真最经不起伤害的小东西。可是现在,这个小东西,常常会让我束手无策。
三个女人的家
我和果然的爸爸三年前离了婚,当时我经营着一家服装公司。四十多岁的女人,虽然事业也小有成就,可是到底还是惶恐不安。那段时期,我只有更疯狂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可是当我回过味来的时候,以前乖巧的果然,仿佛变了个人。第二次老师把我叫到学校是因为果然彻夜未回宿舍,那时我真的知道了什么叫心力交瘁。问她去哪了。她无所谓地说:“去网吧上网了。”一副爱信不信的样子。那阵子我沮丧得想自杀,我开始失眠,想到果然就会头疼。我得了抑郁症。妈妈是这个时候搬来和我们同住的。65,43,17,是这个家庭三个女人的岁数。公司的事我暂时交别人打理,我整天窝在家里,妈妈则开始帮我们做饭、洗衣、料理家务。果然被我接到家里,我申请了不让她住校,这样我至少不用担心她会夜不归宿,也不用担心她偷偷抽烟。得抑郁症的女儿和一个总是被请家长的外孙女,妈妈的处境有多难,我并没有想太多,我只觉得自己像一根马上被风吹断的草,丝丝缕缕全是痛。妈妈有早起锻炼的习惯,很快,她认识了一帮老太太,并且组建了老年舞蹈队,她是队长。妈妈对果然说:“你有空跟姥姥学跳舞吧,女孩子学跳舞才有气质,才会有更多的人追你。”我在一旁只有冷笑,果肯跟她去学那帮老太太跳舞才怪。果然当然不肯去。可是妈妈却不死心,她借了个DV,让果然去给她们舞蹈队拍一段视频,还让果然帮她们建个博客,天天更新。果然这下痛快地答应了,在果然的帮助下,她的博客竟然红红火火地开起来了。一老一少常常坐在电脑前欣赏她们的“杰作”。因为那个舞蹈队,果然突然忙起来,放了学就拿着DV去拍摄。我远远地看着她们对着视频又说又笑,突然松了一口气。
有妈妈,不怕
果然脸上的笑容逐渐多起来,她不再整天钻在自己的“私人空间”里,而是开始和妈妈在沙发上叽叽咕咕地聊哪个男生帅,哪个女生和某个男生在交往,两个人不时笑成一团。在一旁无聊按着遥控器的我有点嫉妒,果然从来不和我说这些。渐渐地,妈妈把这个家理顺了。果然不再偷偷吸烟,不再逃课,月考竟然进了前二十名,我的抑郁症也好些了,我开始上班。我有点暗暗感激妈妈,她悄悄帮我摆平了一切。可是,果然和我之间,好像依然有一条跨不过的鸿沟,我们无法和对方更近一些。日子风平浪静地过了半年,一天中午,突然接到老师的电话,果然在教室吸烟。我以为果然又变回了老样子,火一下就上来了。赶到学校时,妈妈也在,果然正在争辩:“我真的没有吸烟,那个烟头是别人扔的。”“老师还能冤枉你?”我大吼一声。妈妈拉住果然的手,和声细语地问:“告诉姥姥,有没有吸烟?你说什么,姥姥都相信你。”果然摇摇头,然后我就听到妈妈理直气壮地对班主任说:“请老师还是先调查清楚再叫家长吧。”然后我又看到果然的手被妈妈紧紧地握住,果然很放心地站在妈妈一旁,仿佛妈妈是一座可以依靠的大山。我突然明白些什么了。后来才知道,妈妈是对的,有个同学和果然有过节,便冤枉果然吸烟。我犹豫着要不要向果然道歉,妈妈却告诉了我一些事情:我离婚后,一心扑在工作上,忽视了果然。果然一些叛逆的举动只是想引起我的注意,可是我却用自己的武断和自以为是,将她从我身边推开了,而且越推越远。“哪个孩子想成为坏孩子呢?只不过想让你多注意一些罢了。给小丫头道个歉,放下你的臭架子,好好和她谈谈。对果然来说,你不是什么事业成功的女人,你只是一个妈妈。”妈妈看着我的眼睛说。我点点头,我需要说的,仅仅是对女儿说一声“对不起”吗?我还要对妈妈说一声“谢谢”呀。以后,我也要像妈妈那样,对果然说:“有妈妈,不怕。”正如妈妈无数次对我说的那样。
(摘自《37度女人》2010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