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答读者关于语文教学的一些提问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洪镇涛,男,生于1937年,湖北新洲人。著名语文教育家,硕士生导师。1960年毕业于北师大中文系,先后在中央机关和部属中专工作,1965年调至武汉六中任教。1982年被评为湖北省特级教师,1993年被评为武汉市突出贡献专家,1994年被评为首批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000年被评为首届武汉市教育界“十大名师”,2008年《楚天都市报》在教师节前夕对他进行了《50年一堂课》的整版报道,2010年4月获得由中国教育会和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为表彰他30年来对中学语文教育事业的杰出贡献而颁发的“中学语文教育终身成就奖”。先后被《当代语文教育改革名家评介》《实用语文辞典》《中国当代学者大辞典》等工具书收入。他对我国语文教育做出了三大贡献:创立了语文教学本体论、构建了语文教学新体系、主编了开明版中小学语文新教材(含教参全套共计92本),其教学思想和改革成果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他被誉为“新世纪教改的旗帜”及“当代语文教学流派――语感派的创始人”。现兼任教育部教材审查委员、全国中语会学术委员、中学学习科学研究会副理事长、人民教育出版社和开明出版社特约编审等。
问:洪老师,听说您的语文教育思想可以用两个“变”字来概括,是吗?
答:有人说,我的语文教育思想可以用两个“变”字来概括,我认为是这样的。八十年代初,我提出了变“讲堂”为“学堂”的主张,实行课堂教学结构改革,解决教与学的关系问题。九十年代初,我又提出了变“研究语文”为“学习语言”的主张,实行语文教学本体改革,解决语文教学教什么,怎么教,学什么,怎么学的问题。前者带有各学科的共性,后者体现本学科的个性,两者有机结合,是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问:洪老师,您提出的变“讲堂”为“学堂”的主张,在全国产生了很大影响,为什么后来又提出变“研究语言”为“学习语言”的主张呢?
答:说来话长。变“讲堂”为“学堂”之后,我的语文教学思想出现了一个相对停滞同时也是苦苦探索的时期。八十年代末,我对新时期的语文教改作了认真回顾和深刻反思,我认识到,新时期语文教改成绩巨大,不容抹煞,但主要解决了一个“教”与“学”的关系问题,对语文教学本体还触及不深。为语文教学的性质、目的、任务究竟是什么,语文课究竟应该怎样教,还没有真正解决。我还对语文教学现状作了一定的考察,发现语文教学高耗低效的局面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观,其重要原因是,语文教学中存在着一个 长期性、全局性的失误,那就是以指导学生研究语言取代组织和指导学生学习语言,以对语言材料(包括内容和形式)的详尽剖析取代学生对语言材料的感悟和积累。可以说,我们至今还陷在这个误区中没有完全跳出来。于是在1992年,我提出了要学习语言而不是研究语言的主张。
问:“学习语言”和 “研究语言”有区别吗?
答:区别很大,所谓“学习语言”,主要是指通过感受、领悟、积累语言材料和运用语言来提高语文能力。所谓“研究语言”,指的是针对语言材料或语言现象,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揭示其规律。“学习语言”同“研究语言”在目的、途径、方法等方面都有根本性的区别。“学习语言”的目的是提高吸收和运用语言的能力,“研究语言”的目的是寻找语言规律。“学习语言”,要求大量接触语言材料并化为己有;“研究语言”只要求从语言材料中抽取或印证系统的语文知识。“学习语言”重感受、领悟和积累;“研究语言”重分析、比较和归纳。“学习语言”主要方法是语感培养,重视直觉思维;“研究语言”主要方法是理性分析,强调分析思维。
问:洪老师,历来都以“字、词、句、篇、语、修、逻、文”八个字来概括语文教学内容。我们且不说这种概括是否恰当,请您就这八个字说说“学习语言”和“研究语言”的区别,好吗?
答:好的。字,从学习语言的角度要求,应大量认字,记住字形、字音、字义;从研究语言的角度要求,要了解文字的形成、文字的分类、汉字的造字法、汉字的形体结构等等。词,从学习语言的角度要求,应大量接触、领悟、积累词语;从研究语言的角度要求,要了解词的构成、词的类别、词的造句功能等等。句,从学习语言的角度,应大量接触、领悟、积累各种语句;从研究语言的角度要求,则让学生分析句子结构,了解句子种类,分析复句类型及其内部关系等等。篇,从学习语言的角度要求,主要是感受、领悟、积累一些成套的语言材料(包括文段和文章);从研究语言的角度要求,则让学生了解文章的体式、文章的章法、文章的表述方式和写作技巧等等。至于语(语法)、修(修辞)、逻(逻辑)、文(文章),从学习语言的角度要求,只需要了解一点常识即可;从研究语言的角度要求,则让学生了解语、修、逻、文的系统知识。
问:洪老师,您说的“学习语言”和“研究语言”的区别,我好像有所领悟,但还是有些不明白的地方。一般都认为,知识是能力的基础,没有知识就没有能力,学习语文最重要的是学习语文知识,这难道不对吗 ?
答:“知识是能力的基础”,这说法并没有错,用在一些知识性的学科如数、理、化,也是正确的。但对语文学科却不适用,因为语文教学并非是一种知识体系,而是一种能力建构。语文知识是什么?语言知识是从语言中抽取出来的对语言这一事物的规律性认识。口头语言借助于声音,于是又了语音学;书面语言借助于文字,于是有了文字学;语言遵循一定的法则,于是有了语法学;语言追求表达的完善,于是有了修辞学;语言要求合乎事理,于是有了逻辑学;书面语言(文章)更有很多的讲究,于是有了文章学。这些知识,本来是“附着”在语言上面的,一旦被抽取出来,就是纯粹的“知识”,而不是语言本身了。学习这些知识同学习语言固然有一定的联系,但毕竟是两码事而不是一码事,正如学习开汽车与学习汽车学知识是两码事而不是一码事一样。补:实践证明,学习这些知识,对提高语言能力作用不大。凡有读写经验的人都知道,语言知识不能直接进入读写过程。人们在阅读时,根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考虑阅读材料是否合乎语法,运用了哪些修辞格,采用了怎样的写作方法等等;同样,人们在写作时,更不可能也没有必要考虑如何运用语法、修辞及写作方法。因此,语言知识不是建构语言能力的主要基础。许多作家并不钻研(甚至没有学过)什么语言学、文字学、语法学、修辞学、文章学,照样熟练地语言写出好作品来,就是明证。当然,语言知识是提高语言能力的必要的辅助手段,掌握一定的语言知识,可以赋予语言能力更多的理性观照。
问:洪老师,有人认为,学习语文最重要的是学习写作方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掌握了写作方法,自然就有了写作能力。这个说法对吗?
答:写作方法,也是从语言成品中抽取出来的,属于语言知识范畴。了解一定的写作方法,对掌握一些写作技巧是有一定帮助的。但写作能力包含着诸多因素,它与生活体验、认识水平、语言积累及写作经验有密切关系,并非是一种单纯的写作技巧。“授之以鱼,莫若授之以渔”,这说法没有错。如果这“渔”指的是自学的方法。“授之以渔”指的是教给学生自学方法,培养学生自学能力,那无疑是非常正确的。但如果这“渔”指的是写作方法,那就不对头了。补:不要以为学习语文,就是掌握窍门,似乎每个语文老师荷包里有那么几把开启知识宝库的钥匙……
问:洪老师,一般人都认为,学习语文的最终要求在于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语文教学要着力于讲解课文的思想内容。这种认识对吗?
答:正因为把课文教学的要求,主要定位在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所以我们的语文课教成了五花八门的课,就是不像语文课。比如,教《食物从何处来》,讲清楚了生物获取食物的途径有两种,一种是自养,一种是异养,生物界存在着一个食物链,还讲了保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性,以为任务完成了。请问,你这是一堂语文课吗?这不是一堂生物课或环保课吗?再比如教《看云识天气》,讲清楚了云彩的变化与气候的关系,还教学生学会看云识天气,以为任务完成了。请问,你这是一堂语文课吗?这不是一堂气象常识课吗?再比如教《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讲清楚了人的正确思想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人头脑里固有的,而是从社会实践中来的,任务完成了。请问,你这是一堂语文课吗?这不是一堂政治课或哲学课吗?我曾经开玩笑说,哪里去找学雷锋的模范?我们语文老师大都是学雷锋的模范,一心去种别人的田,就是荒了自己的地。自己的地是什么?语言啊!
问:洪老师,您是不是说,课文教学可以不管思想内容呢?
答:不是。课文教学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引导学生了解课文里写了些什么(了解思想内容),第二个层次引导学生把握作者是怎样组织材料的(把握思路),第三个层次,引导学生品味课文用什么样的语言来表达的(品味语言)。第一个层次是教学必经的步骤,但并非是教学目的。当前课文教学的通病,就是在这个层次上花费了太多的时间或者仅仅停留在这个层次上。第二和第三层次属于“学习语言”的范畴,相对来说,第三层次是真正深入到语言内部去学习语言,显得尤为重要。我们的课文教学要强化的正是这个层次。
问:洪老师,请你举个例子说明怎样教才是语文课,好吗?
答:好的。比如教《食物从何处来》,让学生整体感受把握思路之后,可以指导学生深入品味语言。第一个品味点,课文说,“食物就是一种能够构成躯体和供应能量的物质”,这个关于食物的定义,换成下面的说法,可以吗?A.食物是粮、油、肉、蛋、菜;B.食物是可以吃的东西;C.食物是赖以维持生命的东西。通过讨论,明确,第一种说法不准确,它不仅不能概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食物”,连人的食物也挂一漏万。第二种说法也不准确,因为植物不存在“吃”的问题。第三种说法,同样不准确,如水和矿物质是维持生命的物质,但不能供应能量,所以不能称之为“食物”。第二个品味点,课文中有这样一段话:“每一个根毛就是一个最基层的原料采购站,大力地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无机盐等原料,经过运输干线――茎,源源送入叶子里。叶子就是一个食品工厂。叶子上面有许多气孔。在阳光下,这些气孔一面排除出氧气和蒸腾水分,一面还吸入大量的二氧化碳。”把这段话简化为“每一个根毛大力地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无机盐等原料,经过茎,源源送入叶子里。叶子上面有许多气孔。在阳光下,这些气孔一面排出氧气和蒸腾水分,一面还吸入大量的二氧化碳。”这不是简洁得多吗?通过讨论,明确,课文用了“原料采集站、运输干线,食品工厂等比喻性的说法,既形象,又准确,便于人们理解,又增强了可读性。第三个品味点,课文中说,“另一种叫异养。所有的动物和大部分微生物都是这一类。它们自己不能制造食物,靠植物来生活。”把这段话改为“另一种叫异养。自己没本领制造食物,但却都长着一张要吃食物的嘴巴,如所有的动物和大部分微生物都是这一类。它们坐享其成,靠植物来生活。”这不是更形象化吗?通过讨论,明确,说明文要求客观地科学地说明事物,避免主观性和情绪化。改文中“自己没有本领制造食物,但却都长了一张食物的嘴巴”“坐享其成”等说法,不是对事物作客观的说明,而是带有浓厚的感彩,主观色彩,不符合说明文的要求。我想,像这样教,就有点语文课的味道了。
问:洪老师,很多人认为强调背诵是过时的落后的作法,我们要反对死记硬背。记忆要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只能要求学生记背一些理解透了的东西,不能让学生对一些没有理解透了的东西囫囵吞枣。您的意见呢?
答:学习语言,离不开对语言的直接吸收和积累,不让学生背诵一些典范的语言成品,学生的书面语言能力怎么能提高?对所谓的“死记硬背”要作具体分析,现实的语文教学中,为了应考,让学生背诵一些毫无用处的东西,如文章的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及练习答案等等。这种“死记硬背”我们是要反对的;至于说对典范的书面语言成品的背诵(即使所背诵的是并未充分理解的东西),我们不仅不反对,还要大力提倡。所谓的记忆要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也不尽然。能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当然好;但语文的“理解”却是个无底洞。一篇《狂人日记》,中学里学,大学中文系也学,什么时候才能透彻理解?其实“理解”并非是一次完成的。语文这东西,在不十分理解的情况下先吞进去,以后随着语言吸收和积累的增多,随着生活体验的丰富,随着知识面的扩大,通过不断“反刍”,可以不断加深理解。只有“吞”进去了,才可能化为自己的营养;一味地分析、研究而不“吞”进去,则永远不能化为自己的营养。因此,不要不加分析地反对“死记硬背”,不要一概地反对“囫囵吞枣”。学习语言,还少不了“囫囵吞枣”呢。我们就是 要利用 中小学生机械记忆力强的特点,尽量多地让学生背诵一些典范的语言成品。比如让学生“囫囵”地背诵一些唐诗宋词及经典名篇,对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及文化素养,是极为有益的,何乐而不为呢?
问:洪老师,我赞成您上面阐述的这些观点,感谢您澄清了语文教学领域中的一些模糊认识。我感到,您提出的学习语言论,又很强的现实针对性,是否也有很强的历史针对性呢?
答:是的。学习语言论,也称语文教学本体论,是针对语文教学百年来的失误提出来的。现代语文教学从1903年独立设科以来,已有100年了。百年来,语文教学犯了方向路线错误,以致长期处于少慢差费的尴尬境地。设科伊始,没有明确提出语文教学的核心是学习语言,也就是不明确语文教学的本体是什么,这就为后来语文教学逐渐偏离本体留下了隐患。“五四”运动提出“打倒孔家店”和实行大众化的主张,这在当时无疑使进步的革命的,但对语文教学的负面影响也很大。“打倒孔家店”的同时,彻底否定了以儒家学说 为正统的传统文化;实行大众化的同时,摒弃了大量承载着优秀文化的古汉语精品。从“人之初,性本善”到“大狗叫,小狗跳”,固然与生活贴近了,但从学习语言的角度来看,文化内涵弱了。语言水准低了,应该说是一种倒退。在20世纪20-30年代,在科学主义思潮的影响下,追求语文教学科学化成为时尚。人们有意识的让语文学科向数学、物理、化学等“科学”学科靠拢。如《国文百八课》以单元组织教学,内含文话、文选、文法(或 修辞)、习问四项。文话内容为“一般 文章理法”,即写作方法,以文话为纲组织单元。文话就是公式、定理;文选是用来印证文话的,是例题;习问是用来检验和巩固文话及文法(或修辞)的,是习题。这看起来确实科学多了,这种对科学性的追求也是难能可贵的。但是,《国文百八课》显然把语文教学的目的只要定位在语文知识(文话、文法、修辞)的传授和落实上,教学指导思想上是研究语言规律而不是学习语言本身。文选虽然选有语言精品,但主要是作为印证语文知识的“例子”,而没有作为学习的本体。解放后,搬来了凯洛夫的课堂教学结构模式,即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这套模式对以传授知识为主的认知性的课程是适用的,对以感悟为主 的语文教学并不适用,但照样搬进了语文课堂。后来又出现了“《红领巾》教学法”,形成了一套语文教学特有的模式,即介绍时代背景、分段并概括段意、归纳中心思想、分析写作特点。这套程式,以教师对语言材料的全面分析讲解,代替学生对语言材料的 感受和体悟,违背了母语教学规律。进入新时期,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语文教改热火朝天,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由于过于求助于科学主义的思维方法,忽视了母语教学的规律,许多改革在追求科学化的道路上陷入了误区,因而经不起时间的考验和实践的检验,以致语文教学的整体状况并未得到根本性的改观。纵观语文教学百年来的历史,语文教学高耗低效的根子,在于始终没有把握好语文教学的本体,没有遵循好母语教学的规律。
问:洪老师,通过以上谈话,我对您的学习语言论,即语文教学本体论又所认识了。请您再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一下语文教学本体论的基本观点,好吗?
答:好的。以语言为本体,以人的发展为本体的教学,是语文本体教学。语文教学本体论的基本观点是,语文教学的本体是语言,是人的发展,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是组织和指导学生学习语言,提高学生的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