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加法”之中显实效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 拓展实效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1A-0074-01
薄薄的教材。大大的空间。面对薄薄的数学教材,我们常常需要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如何开发教材,让教学更富有实效?我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时要善于做一些“加法”。
一、从草率行事走向“经验积累”
[素材呈现]
苏教版数学教材二上“乘法口诀(一)”单元第23页第11题。题意(图略):每包饼干4元,每个蛋糕3元,每盒巧克力6元,小明买了3包饼干,小亮买了5块蛋糕,小红买了2盒巧克力。三人各用了多少元?
[分析思考]
教学时,有的老师可能由于受教学时间的限制,习惯于简单地对待这题的教学,把它处理成一种单纯的技能训练。因此引导学生一起逐一列式计算出:4×3=12(元).3x5=15(元)。6x2=12(元)。然后立即进入下一环节的教学。
如果我们整体梳理一下苏教版教材,就会发现新教材没有把常见的数量关系单独设置成单元教学,而是分散融入到数的运算教学中,不总结、不提炼数量关系。这样,也曾导致我们在教学中对数量关系的关注“摇摆不定”:让学生掌握,担心回到传统应用题教学的老路上;不让学生掌握,又慢慢会降低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其实,分析数量关系永远是解决实际问题的核心,面对新教材的特点,学生分析数量关系的经验从伺而来?我们应该提前铺垫,扎实训练,帮助学生逐步积累,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从这样的角度来考虑,我们在教学上一题时就不能草率行事,而应把它作为初步感知数量关系的起点.为理性认识数量关系做好必要的经验积累。
[开发策略]
不妨这样来组织教学:出示题目后,学生根据题意独立列式计算;同桌交流为什么这样列式;全班汇报后教师针对算式“4x3=12(元)”追问:这里的4表示什么?3表示什么?12呢?引导:求小明用的钱数可以用“每包饼干的钱数×买的包数”来计算,并对应着算式板书相应的数量关系式:每包饼干的钱数×包数=小明用的钱数。接下来放手让学生模仿,说说怎样求小亮用的钱数和小红用的钱数。这样,往前多走了一步,既加深了对乘法意义的理解,又帮助学生直观感知了“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基本关系。
当然,在后续教学中我们要经常做这样的积累铺垫。当学生的感性经验不断丰富。理性经验的提升和概括就会水到渠成,从而实现积累基本数学活动经验。形成比较完整的数学认识过程,构建比较全面的数学现实。
二、从简单重复走向“透彻理解”
[素材呈现]
苏教版数学教材一上第68页“加减混合”例题后的“想想做做”第2题。题意(图略):原来有5个小朋友在打扫卫生。后来走了2个,又来了3个小朋友。现在有几个小朋友在打扫?根据图意填一填:5-2+口=口。
[分析思考]
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我们为了帮助学生直观理解和激发学习兴趣,一般在每次新授中都想方设法采用多媒体教学,在“加减混合”例题教学中同样也不例外。采用多媒体逐步展示加。减的全过程,学生根据事情的发展顺序可直观、形象地列出算式。所以在新授环节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容易。
但一旦离开了动态的画面,学生在实际练习中独立解答时就会错误百出。上题中由于算式中有提示的数据,而且有两个数据,学生能较容易把算式填对。其实,仅仅停留在让学生填对算式的层面上是不够的。仔细解读这一素材,发现在解答用图画表示的减法题目中,找出被减的总数应该是难点,尤其是在这样的加减混合中,困难就显得更大了。
[开发策略]
首先,把图下的算式改为5-口+口=口。
师:谁能说一说这幅图的意思吗?
生1:原来有5个人在打扫……
师:哎,老师怎么只看到一共有8个人,你怎么说原有5个人呢?
生1:因为在下面的算式中减号前面是5,所以原来有5个人。
师:是这样想的吗?(很惊讶)
生2:我们可以看图上,因为有2个人已经先走了。这2个人应该算原来的。而……
师:你看得真够仔细,谁愿意上来指一指原来有5个人是指……?(一生上来指)
师:我们一起再来指一指、数一数。好吗?(一起边数边理解被减数“5”)
师:那亭子里的这3个人又表示什么呢?
这道题由例题教学的直观演示变成了静止抽象的画面,但不需再次采用多媒体逐步呈现题意。为了让他们真正明白为什么原来有5个人在打扫,从而真正理解为什么要先减再加。像这样,多一点挖掘,在关注学生做题正确率的前提下,更应关注书本素材的内在价值及学生学习过程中思维的培养。通过教学,不仅掌握、巩固学过的新知,更要进一步完善、拓展新知,让学生理解得更为透彻。
许多实践证实了要做好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些“加法”,需要我们用智慧去面对数学教材!多一点挖掘,多一些追问,往前多走一步,学生的思考空间就会大一些,收获就会多一些。
(责编 罗永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