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信息化改变门诊流程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信息化改变门诊流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看病难、看病贵”作为医疗卫生体制的“顽疾”,一直为公众所诟病。随着城镇居民医保、职工医保、新农合等医保制度的逐步完善,“看病贵”的问题正在逐渐缓解。但是由于医疗资源过度集中等问题的存在,“看病难”的问题并未见太大改观。作为医疗卫生重要支撑的信息化建设,正在尝试给“看病难”开药方。

现实困境

“看病难”其实是相对而言的――在基层医疗机构,并不存在看病难的问题,正相反,一些社区医疗机构简直可以用门可罗雀来形容,真正“难”的是在大医院看病。既然如此,大量患者为何还迎“难”而上?“全国人民看协和”虽显夸张,但不无遗憾。

事实上,除了部分重病、疑难病患者真的需要找大医院的大专家看病外,更多人并没有非要看专家的必要。现实情况之所以恰恰相反,笔者认为,一是因为基层医疗机构的检查设备和手段没有大医院丰富,一是因为公众对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水平信任度不够。

“看病难”是大医院才有的一种现象。挂号时间长、收费时间长、取药时间长、看病时间短,著名的“三长一短”是过去患者就诊过程中最头疼的事。

首先是挂号难。为了一个大医院的专家号,彻夜排队的现象并不鲜见。就诊时间过度集中是造成“三长一短”的重要原因之一。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的一个课题组对样本医院门诊的调查统计显示,70%~80%的患者集中在上午8~11时这一时间段内就诊,其中挂号的峰值在8~9时。主要原因是因为挂号系统只提供当日挂号,患者不能预约就诊,无法合理安排就诊时间段。

其次是就诊难。一个完整的就医流程为:挂号-候诊-就医-(检查-获取检查结果-再次就医)-划价-取药,其中“检查”流程为可能的分支流程,“三长一短”中并没有包括“候诊”这个流程在内。实际上,挂号、收费、取药这三个流程并不是就诊流程的核心和关键流程,“挂号”是就诊的起始流程,收费、取药是就诊流程的终末环节,就医流程才是就诊的关键。但患者恰恰是在不关键的流程却花费了最长时间。

转变理念

因为医院的门诊流程基本是以医务人员为中心的工作流程,“患者围着医生转,检查围绕设备转,一切围着收费转”,流程设计没有反映“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从患者角度考虑较少,所以在给患者就诊带来诸多不便的同时也影响到了医院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因此,利用先进的业务流程优化与再造理论和卫生信息技术对医院门诊业务流程进行再设计有着重要的意义。

业务流程(Business Process)是指一组共同为顾客创造价值的逻辑相关的任务或活动。根据医院的特点,可以将医院业务流程划分为行政管理流程、医疗服务流程和后勤保障流程三个大类。行政管理流程是战略流程,医疗服务流程是核心流程,而后勤保障流程则是支持流程。门诊流程是医疗服务流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院的核心流程。

以患者为中心,以超越患者期望作为流程优化与再造的导向,对门诊医疗服务的各个环节作出科学的安排,重建面向患者的门诊业务流程。以服务质量和效率为目标,以减少患者在门诊的排队时间、院内往返时间和流程中间环节为突破口,通过减少环节、分流高峰、解除瓶颈,构建方便、快捷、优质、高效、低耗的门诊新流程。以人为本,包括患者和医务人员两个方面。门诊流程设计首先应方便患者,同时应便于医务人员有效地开展工作。医疗行为是非常严密和科学的,流程设计应考虑其有利于医学科学的规律。以卫生信息技术和医院信息系统为纽带,充分利用先进的卫生信息技术对现行门诊流程进行再造,高起点地优化和整合门诊服务流程。充分利用电子病历的各种优势来组织门诊服务流程,重组方案尽可能通过信息流动实现患者少跑路、少排队、少等待。

信息化手段解决挂号问题

信息化究竟能如何解决就诊问题?先从就诊流程的第一个环节――挂号说起,如何避免号源流失,让其更方便、更直接地到达真正需要的患者手上,各方都进行了相关的尝试。

除了现场挂号、电话挂号外,很多医院在自己的官网上推出了挂号服务,也有地方建立了市级网上挂号平台,统一管理区域内的号源。电商企业也进行了网上挂号服务的尝试。今年初,淘宝推出网上挂号,通过选择医院科室、填写就诊信息、手机验证等几个主要步骤即可挂号,每位用户的单次预约挂号用时不会超过5分钟。

北京、太原、广州、苏州等地都进行了与银行合作的尝试,相继推出了“银医一卡通”(以下简称“银医卡”)。银医卡是将银行的信息系统与医院的信息系统进行连接、以个人客户的银行卡作为交易介质、依托银行自助终端、网上银行等自助渠道为医院及患者提供的“一揽子”医疗服务解决方案。

2011年即已使用“银医卡”的中国人民总医院计算机室副主任刘敏超介绍,目前大约有1100多人次使用“银医卡”系统完成就诊过程。北京协和医院同样在2011年开始应用“银医卡”,该院计划未来进一步与银行合作,拓展银行卡、银医卡功能,如将银行卡从借记卡推广至信用卡,预约服务从北京推广至全国,两卡均可在自助终端实现自助交费、检查预约、检查检验结果与票据的打印、信息查询等功能。“银医卡”的功能将进一步拓展。

在福州总医院(以下简称“福州总医院”),患者只要在挂号大厅的排队机上,自己直接取一个号就能看病。这个动作可以实现:一是注册;二是收取挂号费;三是统计医生工作量;四是导诊。医生在门诊医生工作站上一个刷卡动作就解决了挂号的前三个功能,门诊大厅的导诊员解决了导诊问题,排队机保证了正常的就诊秩序。这样做,不仅患者免去了排队挂号的时间,而且,也解决了医生工作量的快速统计问题。

作为设计者,该院信息中心主任陈金雄最大的感触是,医院信息化要以人为本,即“以患者为中心”,“以医务人员为主体”,二者并行不悖,是个有机的统一体。这一主线清晰之后,医院的信息化过程就有了灵魂。

“一卡通”优化流程

除了挂号之外,就诊流程中的就医、检查、划价、收费、取药等环节也因信息化应用而大大提升了效率。

在2009年的中国IT价值峰会上,福州总医院信息中心主任陈金雄对其医院当时的门诊流程进行了介绍。

在福州总医院,患者的预付费卡可以与医院各种信息系统(挂号、收费、门诊、化验检验等临床信息系统、后台摆药系统等)全部连通,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一卡通,减少了患者在挂号、收费、化验、取药等多个环节的排队等待时间。譬如,患者化验不需要重新排队交费。原因是,化验室工作人员通过一个唯一的条形码号,就可以识别患者身份和检验的项目,同步完成患者样品采集和收费功能。而在以往,医生给患者开了化验单后,患者必须先去收费处排队交费,之后才能去抽血化验。不仅如此,患者也不需要花费精力去等待化验报告。因为各种化验结果、诊断数据,会在第一时间通过计算机网络直接传输给门诊医生,患者只要安心看病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