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静脉留置针在儿科的应用及护理体会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静脉留置针在儿科的应用及护理体会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的:通过使用166例留置针情况确认留置针在儿科应用具有的可行性。方法:使用苏州碧迪公司生产的留置针严格按无菌操作技术对新生儿、婴儿、幼儿及儿童进行静脉输液操作。结果: 留置针套管柔软,便于固定,保护血管。留置时间最长7天,最短1天,平均3天,均无感染发生。结论: 静脉留置针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便于抢救,适宜儿科应用

【关键词】留置针;临床应用;封管护理

【中国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44-5511(2011)11-0281-01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是以先进的生物材料制成,柔韧性好,可随血管的形状弯曲,对血管刺激性小,操作简单,减少了反复穿刺从而减轻患儿痛苦及家长焦虑,减轻护士的工作量,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在儿科已经广泛应用。现将我科使用留置针的体会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观察患者166例, 均为我院2009年8月~2010年8月收治的患儿,其中新生儿69例,婴儿48例,幼儿33例,儿童16例。一次穿刺成功121例,由于血管原因导致留置失败的23例,由于穿刺水平导致失败的11例,由于患者不配合导致失败的6例,患儿自行拔除5例。留置部位头皮静脉125例,上肢静脉32例,下肢静脉9例。保留时间最长7天,最短1天,平均3天。因导管堵塞拔针的18例,因液体外渗拔针的8例,患儿自行拔除5例,均无感染发生。

1.2选择合适的血管。根据不同的年龄、病情及血管情况选择适宜的穿刺部位。宜选用相对粗直、有弹性、长度适宜,容易固定的血管,避开神经、关节、静脉瓣、受伤、感染的静脉。小儿头皮静脉极为丰富,易于固定,方便小儿肢体活动,又便于保暖,故多数采用头皮静脉。头皮静脉可选额正中静脉、颞浅静脉、耳后静脉等;其他部位静脉可选择手背静脉、前臂静脉、下肢内踝大隐静脉、足背静脉等。一般情况下能扎上肢、不扎下肢;能扎健侧、不扎患侧。

1.3穿刺方法:先用注射器抽5ml生理盐水后接头皮针,直接插入套管针肝素帽中,排净空气备用。按常规消毒注射部位后,先旋转松动留置针外套管,以15°~30°角行静脉穿刺,进针速度宜慢,见回血后用右手拇指推外套管,用中指退针芯,边置入外套管边退针芯,直到外套管送入血管为止,拔出针芯,缓慢推注生理盐水,若推注顺畅无阻力,表示穿刺成功,贴好留置针配套敷贴,再用3M胶布加固,注明穿刺日期与时间,然后用胶布固定好头皮针针柄,取下注射器,将与所准备的输液器相连接,调节输液速度。

1.4封管:(1)选择生理盐水或肝素生理盐水进行封管。我科使用留置针患者大多数为危重或输液时间较近的患者,因此我们选择生理盐水进行封管。生理盐水能维持细胞外液容量和渗透压,对血管刺激性小,且具有范围广、不需要配液、免受污染等优点[1]。 患者也可以减少肝素钠的应用。(2)输液完毕用注射器抽取生理盐水,消毒肝素帽,将针头刺入肝素帽内,采取正压封管法,缓慢推注,边推封管液边退针,使留置针腔内充满封管液,快推注完毕后夹紧留置针活塞夹后拔针,留置针的活塞夹关闭位置一定要靠近留置针延长管的起始部,这样就不致使血管内血液倒流至留置针内引起堵塞。(3)抽取适量封管液推注速度宜慢,用生理盐水10ml封管封管能降低堵管率[2]。封管液剂量太少不能冲净套管针内药液,可引起局部血液凝集,用力过猛会使血管内部压力骤增,使血管壁通透性增加,从而引起局部血管疼痛、红肿等。

2护理体会

2.1注意事项:(1) 使用留置针进行输液时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进行皮肤消毒时应保证足够的消毒面积及时间,发现穿刺针眼处如有渗血、渗液时,应该立即重新消毒,更换敷贴。(2)再次输液时用安尔碘消毒肝素帽,每次推注5~10ml生理盐水冲管并抽得回血,证明通畅后再输液,连续输液者,应每日更换输液器1次。(3)输液时应先输高渗或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再输等渗或刺激性小的药物。当输入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时,应减慢输液速度,并在输注完毕后给予生理盐水冲管以减少对血管壁的刺激,同时有计划的更换穿刺部位。(4)输液过程中加强巡视,观察局部有无红肿、疼痛,血管弹性有无改变,输液是否通畅,防止液体渗入皮下组织。如发现上述现象,应立即拔针,重新建立通道。(5)留置针留置时间一般为3-5天,正确操作及严密观察护理可延长留管时间。

2.2并发症的预防:(1)导管堵塞 发生堵管时不能用注射器推注,以免将凝固的血栓推入血管,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回抽。预防导管堵塞应采取正确的封管方法,选择适宜的封管液并掌握封管液的维持时间。(2)液体渗漏 由于血管选择不适当,技术操作不熟练,患儿不配合,固定不好均可导致。轻者可出现局部肿胀,疼痛等刺激症状,重者可出现皮肤坏死。预防液体渗漏除加强业务水平外,还应该妥善固定留置针,输液过程中严密观察穿刺部位。(3)静脉炎是静脉留置针常见并发症,其发生原因与留置针留置时间过长、病人个体差异、输入药物的酸碱性、渗透压和细菌感染等有关[3]常表现为穿刺部位红、肿、热、痛,触诊时静脉较硬,无弹性,严重者局部针眼处可挤出脓性分泌物,并伴有发热症状。预防静脉炎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选择合适的静脉,输注刺激性强的药物要减慢滴速并有计划的更换血管。营养不良,免疫力低下的患儿应加强营养,增强机体对血管壁创伤的修复能力和局部抗炎能力。一旦发生静脉炎应立即拔除留置针停止在此处输液,24小时内冷敷,24小时后热敷,也可用25%硫酸镁热湿敷,以增加血液循环。

3小结

从护士角度来说,由于患儿年龄小, 不配合治疗,血管细,穿刺难度大;家长又要求护士输液时能"一针见血",因此护士职业压力很大。静脉留置针使用后,缓解了护士的心理压力,减少了工作量,有效缓解了护士因反复给患儿穿刺所致的与家长的冲突;对患儿而言,静脉留置针使用后,减少静脉穿刺次数,有效地保护了静脉血管,减轻患儿肉体上的痛苦及精神上的恐惧;对医院来讲,节省了人力资源和医院的成本。实践证明,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技术是一项值得提倡推广的技术。

参考文献

[1]张颖.神经外科病人静脉留置针应用体会[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9,28(2):264.

[2]刘淼,朱月琴,刘风青. 静脉留置针生理盐水封管液用量的临床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2007,22(19):1824.

[3]王江滨,李丽华,付薇.静脉留置针引发静脉炎的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J].护理研究,2006,20(9C):2453-2455.